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134|回复: 20

界外球多是门球比赛观赏性差的主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9 19: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门球比赛的观赏性差,朋友们大概不会有异议吧,就是全国顶尖的赛事,连参赛者也是“不出线就走人”,到闭幕式时,只剩下获奖的几个队,冷清、尴尬、难堪,这是不争的事实。
“没看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说就在规则,就是这种游戏方法有问题。中国门球人多年来曾为此不断追寻、探讨、改革:最早是“限三”,即三轮不进一门,该号记0分,其目的是限制一门留球,借此增加“看头”,结果以失败告终;其后就是“限双”,以为一边倒是“没看头”的根源,而一边倒是双杆造成的,于是《99规则》出台了“限双”的规定,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于是《2011规则》又秉承国际规则的“减双”规定,并大胆规定“得分不封顶”,想以此“鼓励”抢先进一门、进二门,三门,创高分球,少留球。结果,虽然此规定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拥护,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纵观全国一些顶尖赛事,大多数高手们仍然是小心翼翼,额外谨慎,频频留球,不敢在“前线”,投入太多的兵力,这也难怪,按现在的规则,一次进攻一旦失败,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影响全场的胜负。
以上这些改革,只是“小打小闹”,只触及了“皮毛”,没有动摇规则弊端的根本。规则根本的缺陷是什么?我认为是整个比赛中,界外球过多,时间过长,“待遇”过低。有的球全场“终身界外”,有时还不止一个球。“一方打,一方看”的时间过多,不能形成快速攻防转换的“拉锯战”,主动被动的转换周期过长。我们平时玩球,经常在被动时,就任命“值班压边者”,其他四人就去一边聊天,这像比赛吗。这样的比赛,花钱雇恐怕也难顾到观众。
解决的办法,大量减少界外球,增加界内球,提高界外球“待遇”。
1、撞击对方球后,只能“发配”,不能“处决”,即只能将其闪送到对对方不利的位置,不能闪出界外,一旦闪击对方球出界,为闪击犯规,停杆,他球放回出界处界内压线;
2、减少犯规自球放界外的条款,只保留触移动球犯规、重复撞击和闪击时他球没出脚(即不足10厘米)三项,其余均做停杆处理或规定不犯规,如界外球进场犯规、闪击时手没离开自球、放界外闪击、没击到球只击到脚等,均从犯规条款中删掉;
3、提高界外球待遇,规定界外球进场撞击球不犯规,且形成的局面有效,这样,它就可以将附近的对方球顶出界外或不利位置。理由是它进场后,应该是有效移动,这完全讲的通。这样对界外球也要“小心”,它不再是死的了。
这样规定后,界外球的形成有:击球员击打自球出界;闪送本方球出界;因犯规放界外;被顶出或闪带出界,(用对方球闪带,只要弹球触及靶球,形成的局面有效;若弹球没能触及靶球,视为闪击犯规,停杆,他球放回界内压线)
我不敢说这样改了,门球比赛的观赏性就立马高起来,因为还必须有其他配套改革,如大量减少犯规条款,加快比赛节奏,裁判员阳光下执裁等。但我敢说现在这样的规定,若永远延续下去,门球比赛就肯定永远“没看头”!
发表于 2012-12-9 19: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报道!
发表于 2012-12-9 19: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不错,执行起来却不容易。
发表于 2012-12-9 20: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执行恐怕有难度。
发表于 2012-12-9 20: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胆改革,不防平时玩得时候试试看。

点评

大胆改革,不防平时玩得时候试试看。 我们试过3天,没有一个人说不好的,打球胆子打了,因为进攻失败代价小了,“回回有球打”,野蛮闪击没有了,挡球墙几乎可以不要了,裁判员免去了满场追球的麻烦,逢闪必带的毛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07:5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07: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1伊犁河 发表于 2012-12-9 20:50
大胆改革,不防平时玩得时候试试看。

大胆改革,不防平时玩得时候试试看。
我们试过3天,没有一个人说不好的,打球胆子打了,因为进攻失败代价小了,“回回有球打”,野蛮闪击没有了,挡球墙几乎可以不要了,裁判员免去了满场追球的麻烦,逢闪必带的毛病不治自愈。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不要迷信东洋规。没接轨之前,中国的规定很多都比他们的好。
发表于 2012-12-10 08: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早就试过撞击对方球不允许开出界外,如将对方球开出界外,自球也要拿出界外挺好的。
发表于 2012-12-10 09: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军旗这一次真要在门球史上留名了。
我支持他的想法,我认为一个游戏规则最差劲的是处处出现补丁,在一般规律之上做修正。显得规则的不成熟。
现有规则里有:
* 撞击一个球会有一次续击的机会,是一般规律,但是撞两个没有两次。
* 双杆球打成,就可以兑现,但是多了打成也没有用。
* 球场现象及时针对处理,不追溯过去,是一般规律。但是,过一门后出界,过一门无效。门后撞击他球也无效。
*同样是门,过一门的特殊规定一大堆。
军旗的建议如果能导致修正限双的两项规定(品种和次数)的取消,对提高门球规则的品味、简化和推广力度犹大贡献。

发表于 2012-12-10 10: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军旗对规则的修改:

1、撞击对方球后,只能“发配”,不能“处决”,即只能将其闪送到对对方不利的位置,不能闪出界外,一旦闪击对方球出界,为闪击犯规,停杆,他球放回出界处界内压线;
2、减少犯规自球放界外的条款,只保留触移动球犯规、重复撞击和闪击时他球没出脚(即不足10厘米)三项,其余均做停杆处理或规定不犯规,如界外球进场犯规、闪击时手没离开自球、放界外闪击、没击到球只击到脚等,均从犯规条款中删掉;
3、提高界外球待遇,规定界外球进场撞击球不犯规,且形成的局面有效,这样,它就可以将附近的对方球顶出界外或不利位置。理由是它进场后,应该是有效移动,这完全讲的通。这样对界外球也要“小心”,它不再是死的了。

打球胆子打了,因为进攻失败代价小了,“回回有球打”,野蛮闪击没有了,挡球墙几乎可以不要了,裁判员免去了满场追球的麻烦,逢闪必带的毛病不治自愈。

1,问界外球和压线球有没有区别?自己出线,被撞击出线和闪击出界有区别吗?
2,闪击时手没离开自球、动作不规范,放界外闪击为犯规、也合理,两者球场上也少见,放一条生路么意义。
3,逢闪必带的毛病不治自愈
。“逢闪必带”不是毛病,是门球的有看头的技术。取消了可惜!要斟酌。
裁判员不用追球,只要让那9个闲人动动手就可以解决。裁判员只要监督就可以。

支持试验,从中找出问题!完善你的设想。可惜我只能纸上谈兵。

点评

我们也只能“纸上谈兵”或叫“网上瞎嗡嗡”,不一定起什么作用,但有看法不吐不快。现在还可劲向所谓国际规则上靠呢,哪能有这大动作呀。这可是根本性的改变,实践已经证明,什么限三、限双、不封顶,都解决不了根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18:56
发表于 2012-12-10 12: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赞同军旗老师的观点,一旦-方被清場,连运动员也成为了观众,门球比赛是沒啥看头,有必要改变规则.
发表于 2012-12-10 12: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创意!实施困难。可以先试试!不断完善嘛
发表于 2012-12-10 12: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撞击它球后不仅不能闪出界,如果闪出界了击球员还应停杆,它球放闪击处.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0 18: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烨鹤 发表于 2012-12-10 10:07
评论军旗对规则的修改:

1、撞击对方球后,只能“发配”,不能“处决”,即只能将其闪送到对对方不利的位 ...

我们也只能“纸上谈兵”或叫“网上瞎嗡嗡”,不一定起什么作用,但有看法不吐不快。现在还可劲向所谓国际规则上靠呢,哪能有这大动作呀。这可是根本性的改变,实践已经证明,什么限三、限双、不封顶,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发表于 2012-12-10 19: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1. 3、提高界外球待遇,规定界外球进场撞击球不犯规,且形成的局面有效,这样,它就可以将附近的对方球顶出界外或不利位置。理由是它进场后,应该是有效移动,这完全讲的通。这样对界外球也要“小心”,它不再是死的了。
复制代码
楼主的建议不敢苟同。其它的修改暂且不说了,就拿第3条来说,界外球竟然可以“搞破坏”,而且破坏后场上形成的局面有效,这是修的哪门子的规则?例如:我1号本来给3号做好了双杆球,结果2号界外一杆把这种局面破坏了,你说这种球还有看头吗?是不是场上这样的破坏球越多越有看头?这不是瞎扯吗。
发表于 2012-12-10 19: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照楼主的理论,界外球无人敢碰,但界外球却可以为所欲为地搞破坏。这样,大家都想要成为界外球,结果,界外球反而越来越多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