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打门球(六) ——Y姿势刨打跳球 本人前面讲的都是门球的平面运动,而跳球是门球的立体运动,这是门球技术的最高层次。 Y姿势即本人前面所说“身体对称姿势”——两臂绷直双手抱握球杆尾端——两臂与球杆呈Y形;两脚左右分开同肩宽,两腿与躯干呈倒Y形。 跳球分为跃顶球、擦顶球、分顶球三类。 跃顶球——刨打自球,迫使自球作拋物线运动,从前方他球顶上跃过,落地后继续滚动到达目的地,或过门、撞柱、撞击。(用于他球梗阻的情况下。) 擦顶球——刨打自球,迫使自球作拋物线运动,从前方他球顶部擦撞而过,落地后继续直线滚动到达目的地。 分顶球——刨打自球,迫使自球作拋物线运动,从前方他球侧顶部擦撞而过,落地后成角度继续滚动到达目的地。 擦顶球是跃顶球、分顶球的基础,本人正在练习,只能谈点粗浅体会。 . 一.站位:(以自他球中心距40CM为例),背向自球前进方向,以两球中心线为对称轴,双脚分开同肩宽,跨在对称轴上,两脚尖连线与对称轴相互垂直平分,。 二.瞄准:1.建立瞄准面概念——过自他球中心线的垂直面。2.槌头放在自球一侧2CM处地面上(在自球前比划易触球犯规),击球端平自球前缘,槌头前端上翘7.5CM(一球高度)形成刨打角(倾角),3.两臂绷直,锁定腕、肘关节,握紧球杆,固定槌头倾角;4.深呼吸,借以挺腰带起槌头离地2CM,5.以双肩关节为轴上举球棒,使槌头中心线移到两球中心线垂直面(瞄准面)上,到适当高度; 三.击球:眼盯自球、槌头,.两臂绷直,锁定腕、肘关节,握紧球杆,.以双肩关节为轴,在两球中心线垂直面上,按需要力度向下匀加速刨打自球。自球受击后即可作拋物线运动,擦撞他球顶部后翻过,落地后继续直线滚动到达目的地。(球槌在垂直面上的弧线运动不影响击球方向) 说明: 1.使用这种姿势,倾角的调整是依靠双脚前后调整站位和手腕; 2.自球受击后即可作拋物线运动,应以拋物线上升将至最高点前擦撞为佳。 3.本人 是在沙土场地上练习。 擦顶球的最大优点是:自、他球沿同一直线运动,不必担心他球出界,自球可以最长线奔袭,如对角远袭可达25M。这是擦球不可能作到的。擦顶球的最大缺点是:对配合球要求准确到位,难度很大。 本人认为:擦顶球和擦球的完美结合是门球技术的最高境界! 但是擦顶球的使用还很少,这门技术是新课题,应广泛研究普及。本人学不了那些难度大的单手侧身背向打法,正向打法,笨人笨办法,自创了这种打法,覚得简单易学,看得见,能比划,也希望和我一样的人一齐研究,进一步发挥其作用。但尚有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如:不同球距的刨打角;切过他球最上端时的刨打角;球距的极限;沙土场地、人造草坪不同场地的不同结果……尚待摸索,也希望有条件的门友进行实验,为大家提供准确数据,共同推进门球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