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8-25 18: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利川晨曲 于 2017-8-25 19:21 编辑
赞成花甲子的意见。
很多回复本身虽然没什么实质性意义,但也代表了回复者对此贴的态度,或对发帖者的鼓励。而发帖者,也可能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参与,使观点更准确更完美,消解疑惑;也可能是在向网友展示自己的能力,希望能得到网友的肯定。如果把专栏纯理论化,恐怕关注的人就不多了。因为网上很多人对一般性常识都懂,既然不能表态,就没必要去关注了!再则,往往一个观点刚出来,就被别人抢先解答了,后面只是重复而已,那么重复也就是多余的了。既然朋友并不知道有人关注,又何必去关注呢?
裁判专栏可以这样管。那么技术专栏,战术专栏等都可以效仿,这样下去门球网就只剩下几个理论家了。初学者搞不清门网的结构,往往病急乱投医,弄几下感觉冷冰冰莫名其妙,结果就只好分道扬镳了。老网友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半路出家,只是对“网”这个新鲜玩意儿感到好奇,把“网”当成了交朋结友,信息沟通的平台。没几个在理论上观点上有创新的能力。门网人员千千万,能写锦绣文章的并不多?
我充分理解泰虎老师的心情,老师是想提高版块质量,使有价值的论点更集中,避免浪费关注者的时间和精力,但也不能离开当前的客观现实。门球网不仅推动了门球的发展,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网络爱好者,这应该是一大功劳。门球界大多是退休老同志,电脑这玩意儿对他们来说很神秘,就是因为门球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免费实验基地,就是因为门球网有一大批宽厚仁慈的网友,给他们指导,给他们鼓励,给他们温暖,让他们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是一种“情”把他们和“网”绑在了一起,这就是门网久经不衰的根源。
站在泰虎的立场上我建议:非理论性文章,尽量在自己所在地区的版块上发表,这样有利于技术性版块的专业化,有利于观点的集中和整理,过套性回复可在“点评”中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