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查看: 6330|回复: 19

门球位移 数量控制法 内蒙 余辅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1 20: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了使球停到一定位置,运用力度的办法,不可靠。又无法度量。有没有可以用数量控制的办法达到
目的的办法?有,下面提供这样的办法:大家知道门球的运动是遵循物理学运动定律。假设使4号球停在预
想的位置。只要控制它的运动方向和位移大小就可以了,而4号球,在方向一定的条件下,位移的大小取决
于球的初始速度。而球的初始速度是由球棒加载的。那么控制好球棒击打4号球的瞬间速度(球棒的末速度
)。根据动量传递原理,就可以控制球的初始速度。如何控制球棒的末速度呢?大家知道:后撤球棒,使球
向前移动,是使球棒作加速运动。同样遵循运动学规律。可以计算:球棒运动一定位移后使其达到一定的末
速度,这样只要掌握球棒位移的数值就可以了。总结:球棒向前移动的位移——球棒击打4号球——4号球得
到初始速度——4号球作减速运动——4号球在预想的位置停下。简言之。控制球棒位移的大小。转换成球的
位移大小。即根据4号球运动的位移。来选择球棒的位移的数值。这个方法用起来有效。好掌握,便于交流
。球友们可以研究。比如在场地一定条件下。根据每个人的臂力条件。定一个换算表。比如:球棒移动15公
分对应球移动20米。可操作性多强
发表于 2012-3-11 21: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上是可以的。
发表于 2012-3-11 2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的场地决定了一个场地一个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8: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卯金刀 发表于 2012-3-11 21:17
理论上是可以的。

理论指导实践。他的这个办法的实质概括为“运棒距离决定球的滚动距离”。而切是线性关系:比如假设运棒距离10公分,球滚动距离为10米。那么运棒距离15公分,球的滚动距离就是15米。以此类推。这个推论的前提有两个,场地一定,人的臂力一定。您不妨试一试看。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08: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门球的灵性 发表于 2012-3-11 21:21
门球的场地决定了一个场地一个力量。

任何结论的得出都是有条件的。这个办法的前提条件是场地条件(如平整度,沙粒大小,沙子厚薄,风阻等)已知,人的力量一定。
发表于 2012-3-12 19: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可以试一试。
发表于 2012-3-12 21: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如此简单,门球也就没有乐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7: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琴之优雅 发表于 2012-3-12 19:23
有道理,可以试一试。

提供一个试验办法:找场内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推棒距离试验,例如推棒距离设定为10公分,观察击打自球滚动距离,假设是10米,根据推棒距离和自球滚动距离的线性关系:如果推棒距离是15公分,那么自球滚动距离应该是15米。以此类推。
发表于 2012-3-14 08: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帖学习!
发表于 2012-3-14 19: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有实用价值{:soso_e179:}
发表于 2012-3-14 19: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试一试。{:soso_e181:}
发表于 2012-3-14 20: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soso_e179:}
发表于 2012-3-15 15: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这么简单,球的运行速度除了击球的力量,还有场地、风速等等因素的影响,人的臂力不知道像机械一样固定不变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8: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595025148 发表于 2012-3-15 15:14
不是这么简单,球的运行速度除了击球的力量,还有场地、风速等等因素的影响,人的臂力不知道像机械一样固定 ...

您说的很对。人的臂力不像机械一样固定。他受身体状况 精神状态的影响。保持身体好 精神好。不仅是打门球的目的。也是打好门球的要求。任何体育项目。在大赛前的体能储备。精神状态的调整,是必须的。就是在状态好的时候,也存在误差。其中包括方法本身的误差。本人的观点是:接受直观简单方法。不受“力度”的桎枯,把精力投入到创新 发现中去。使门球技术简单化。数量化。可操作性强。仅供参考,请批评。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08: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千里冰封ZHSR 于 2012-3-23 11:07 编辑


球的运动分析:球由于球棒的作用获得初速度(球棒和球间的能量(比如是动量传递)),开始运动,之后在滚动摩擦力作用下,作减速运动,直至停下。全过程可用S=1/2At2(t的平方)描述。本人认为运动过程,能量传递机理并不重要(它涉及力学理论)我们只要记住结论并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完善,发展,提出新方法,新方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