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夕韵风采 于 2012-8-13 17:26 编辑
热帖启示录 近期,笔者在网上发了两个帖子,一个是2月20日发的“门球创始人惊人之举,感动市委书记"http://www.menqiu.com/thread-17845-1-1.html,另一个是3月5日发的“开县门球人的幸运与幸福”http://www.menqiu.com/thread-19186-1-1.html,受到网友高度关注,好评如潮。有些网友表示“羡慕妒嫉恨”的,也能理解。
虽然,这是一个看似平常的现象,网友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但仔细一推敲,也自有它不平常之处。因从中折射出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说明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门球真正要得到普及和发展,关键在于一方面要引起地方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各级各地门协要有所作为,领导要敢作敢为!
门球自引进国内近30年,发展至今,其现状存在以下不争的事实: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门球发展滞后。甚而至于随着时间的推移,门球因初期那一批离退休老干部的退出,而淡化而萎缩;有的乡镇门球因老球员纷纷离去而消亡。有的地方,因多种原因所致,门球发展举步维艰!此外,还存在门球人口老化、后继乏人的普遍问题。
众所周知,要搞好门球,必备几个条件:完善的设施,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必要的经费保证,健全的制度,管理规范和市民的参与度等等。此外,门球要走与市场结合之路,搞俱乐部制,也只有普及发展了,群众广泛参与了,才会有雄厚的基础。
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完全在于地方重视和门协本身要有作为。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首先,说说地方重视问题,这是首要条件。当前,举国上下,一方面着力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也十分重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在这种大环境下,无疑是门球普及发展的大好时机。如果争取到了地方的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必定会迎刃而解。重庆市自薄熙来书记批示门球以后,地方重视的大环境逐步形成。市门协换届,领导班子成员大都为体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在职领导担任,势必加强了门球普及发展力度;有关领导态度鲜明地表态,大幅增加门球国外夺冠的奖金;更有非正式消息传来,门球将纳入全市中小学体育课!等等,这些无不说明,地方重视是门球普及发展的首要前提条件。
其次,再说说门协自身要有所作为的问题。地方重视与门协自身有作为,是个双边问题。要争取地方重视,必须自身要有所作为——有为才有位,地方才会重视!尤其是当前地方领导,日理万机抓大事,怎可有暇独独顾及你一介民间社团的门球;有的对门球一无所知,还局限在“门球无外乎几个老头老太在玩儿”的概念中;有的又顾虑在众多的群体组织中厚此薄彼,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若门协自身无所作为,不能在众多的群体组织中脱颖而出一枝独秀,咋能获得地方的青睐?请试想一下,向可卿老师固然有为了门球,敢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过人胆识,若重庆门球没有显著的普及发展业绩,没有国内外夺冠的赫赫战功,她能有直面上书市委主要领导的底气么?
所以,若你能经常在大赛中夺魁,为地方争光;若你能成为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织之一;若你能搭起台来,让旅游唱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若你能将门协打理成组织最庞大、赛事最丰富、管理最规范、竞技水平大为提升的群体组织……地方能不重视你吗?!
此外,门协领导特别是掌门人,应该学习向可卿老师那种无私无畏、敢作敢为、敢于直言的精神。向可卿老师以她惊人之举,感动了薄书记;有个网友说得好:“现在的门球界,就需要王明治老师这样的,在关键场所对关键领导敢直言的人物!真乃一语千金啊!”(王明治老先生真的不错:门球元老;门球和社会工作兼职7、8项的老黄牛;德高望重,年逾古稀,身体倍儿棒!)。因为你们多是从各级各部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见过大世面;现在搞门球,发挥余热无私奉献门球事业,也最容易接近地方领导。只要对门球普及发展有利,只要陈述的理由充分,只要有机会,就应该挺身而出,敢于直言!
最后,笔者须再说一点。因网上多有网友抱怨,地方和门协领导少有上门球网看看的。就这点,各地门协领导也应该向向可卿老师学习。因采访得知,她过去也不上网,而现在上了,并经常关注网上门球信息。
至于地方官员么?我的看法,只要他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多上网。只是他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反映地方社情民意的重要信息。但我深信,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搞好门球,将其打造为地方上的一张名片,一定会感动上苍,感动地方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