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之举 感动书记
重庆门球缔造者向可卿老师,为发展中国门球事业,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轰动了国内门坛!
初次认识这位门坛名人的她,尚在2007年的第2届全市运动会门球赛上;继在2010年的市门协裁教人员培训班上,当她知晓我的门球1报1刊特约撰稿人身份后,她点名介绍,并号召大家积极投身门球宣传工作;这以后,我多次在门球报刊上,看到了有关她呕心沥血于门球的报导;2012年2月15日,上午9时,在参加市门协秘书长工作会上,我又一睹了她年近8旬、依然精神矍烁神采奕奕奋战在门球第一线的风采。
会议结束以后,向可卿老师按照事先预约,接受了我的采访。她先拿出了两张弥足珍贵的资料递给我,1张是她写给市委书记的信。信写得很短,了了数语,却情真意切。信中说:
“敬爱的书记:您好!请您在百忙之中务必看看我们的汇报材料和照片。作为一个退休近20年的老体育工作者,能默默耕耘在大众喜爱的门球工作普及和发展事业中,在为‘五个重庆’建设做贡献而感到自豪和幸福!这次代表国家率队出席国际比赛获此殊荣,感到有责任向市委、市政府报捷。此致,敬礼!——重庆市门球协会常务副主席向可卿 2011年9月28日”。另1张,则是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的“书记批示打印件”,上书批示时间:2011年10月9日,批示内容:“祝贺!门球是项很受欢迎的运动。”接着,她神采飞扬,侃侃而谈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自去年率队出国比赛获得殊荣载誉归来以后,她决定激流勇退,趁门协换届之机退居二线。与此同时,她深深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一方面,尤其是去年,重庆门球取得了有史以来国际国内分别2块金牌等最为辉煌的战绩。而自己苦心经营门球20多年,历尽艰辛,情况熟知。于公,也应在退前责无旁贷地将重庆门球推广普及、取得显著成绩的情况向市里报告。一定要引起市领导对门球的重视,为后来者营造一个很好的发展门球环境;另一方面,她作为曾任秘书长及常务副主席,为门球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奋斗了20多年,于私,也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余生所从事所喜爱的事业,也应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从一个篮球运动员,再到篮球教练员出身的她,身强体壮,生就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敢作敢当的军人性格。为了门球场地,她可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为了门球推广,她可以在成千上万人众目睽睽之下,在场地中央以她粗旷的嗓音,高歌一曲“门球人之歌”!
终于,胆识过人的她,一个成熟的方案产生了,而且也得到了门协领导班子成员一致的同意和高度赞赏。紧接着,她又亲自动手,仅一两天功夫,给市里的报告就出台了。可是,当她急忙忙兴冲冲赶去主管部门,恳切地向领导陈情时,对方一席话,犹如一瓢冷水浇了她一个透心凉:啥?国计民生,国家大事,就够日理万机的领导忙的了,咋可能有空看你区区一个民间群体社团的长篇报告?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生性一贯要强的她,也深知人家无论从国之常情,还是从人之常情,说的都很有道理。万般无奈之下,只有怏怏不乐而归。但是,平生从不服输的她,考虑去考虑来,斟酌再三,一个更大胆的举动就此产生了——直接写信向书记恳求!写毕,她又急匆匆赶去,对主管部门机要秘书千叮万嘱,巴不得人家立马就将报告和信放在市领导案头!可刚好,那时正碰上国庆长假。那期间她一直心神不宁,忐忑不安,在焦虑中盼望,在盼望中煎熬,真不知道那几天是怎样过来的。
10号那天,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令向可卿老师一个激凌从沙发上弹起,急忙抓起电话。当电话那头书记已批示的喜讯传来,她高兴,她激动,她兴奋得几乎不能自持,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是真的!很久,很久,当平静下来,确认这是活生生的事实以后,她的心里就象打翻了调料瓶,真是悲喜交集,五味杂陈。两行热泪,情不自禁地潸然而下……
笔者在此,发自内心地希望,为重庆门球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向老师,您多多保重,一生平安!
图1钟旭秋主席讲话

图2神采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