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5-4 11: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北飘逸 于 2017-5-4 17:25 编辑
硒都老师,我原来的观点和你一样,认为他球只要超过10厘米或以上,自球才滑脱(即没有踩住),他球的移动应该是有效的。
后来看了关键老师所发的有关闪击成功的帖子后,才明白自己的理解有偏差,思维仍在2011规则没有跳出来。
现在终于明白,“闪击成功”的两个要素(前面已经多次提到):1、踩住自球;2、他球移动超过10厘米。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其中韵味还是蛮深的,也就是说,这两个要素说缺一不可的;1、你踩住了自球,他球移动未超过10厘米,为闪击不成功(闪击失败);2、他球移动超过了10厘米,但是这个时候自球滑脱了,即未踩住自球(不是抬脚原因移位),那也属于闪击不成功(闪击失败)。
这就是2015规则与2011规则关于“闪击成功”的不同之处。
既然第1个我们容易理解为闪击犯规(闪击失败),为什么第2个就不认同是闪击失败呢?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我在前面的回帖中也说过,其实判断是否“闪击成功”很简单:
1、闪击后由于踩球原因造成的自球滑脱,肯定就是闪击不成功(闪击失败),取消续击权,他球移动一律无效,还原放球位置,自球拿出界外。
2、闪击后由于抬脚原因造成的自球移动,他球移动超过10厘米都是有效的(抬脚时不一定要求他球已经静止或者过门、撞柱,移动都是有效的),属于“击球犯规”,自球不拿出界外,复位即可(如果被闪他球在界内尚未停止,而抬脚时造成自球脱离原位,则自球拿出界外,他球移动仍然有效),取消续击权。
只要分清楚了踩球和抬脚的关系,对类似闪击犯规就很好判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