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天下一家人 ——老江湖 2016.08 一、东方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去年11月份,奉老伴“懿旨”,移驾海南过冬,地点为东方市。 经查,东方市原为八所镇,是海南新建成的第三大城市,位于海岛西部,北部湾东岸。 这些,对我并不重要,要命的是刚学打门球4个多月,正在兴头上,怎么办? “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接旨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那里有没有门球场,能不能打球。 网上搜吧,什么谷歌、百度、搜狗,最后还真查到了,位于市中心有一块球场,属于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管理。另一方面,有球友老师通过海南庄子游老师了解到,这是2014年挂牌的一块场地,去打球没有问题。后来又找到了电话号码,说明情况后,接电话的陈老师爽快的答应,过来玩儿吧,没有问题。呀,真爽! 到东方安顿下来之后,带着球杆来到活动中心,拜见了陈老师,还有中心的许主任,然后进入球场。 这块球场位于市中心三角公园南侧,进入老干部活动中心大门右手便是。球场单独大门,四周有铁网围绕,硬件设施那是杠杠滴,平整的人造草坪,不锈钢翻扣式记分牌……还有那顶棚,风雨无碍。 每天基本上有十几位球友打球,也包括几位外地球友。对于远方的来客,他们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使我非常感动。经过交流,慢慢的和大家熟悉起来了。 东方还有几块球场,包括航运局,不过都是沙土地。来这里打球的,大多数是东方门协的会员,代表东方队。 教练员黎大姐,也是一级裁判员,70多岁了,走路一阵风,不但打球凌厉,而且指挥果断、合理,北京良乡北潞园球队的王瑞教练(也在此打球)对她非常佩服。老家在山西运城的赵老师,昵称“东方怪侠”,高高个子,弯腰纵打、闪带,一般8米10米很少失手。对于技术方面,他(她)们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对此真的非常感谢。 中心领导对门球活动非常支持,有时还派队到外地参加比赛。在那里打球的一段时间里,他们还专门组织了一场和我们这些外地候鸟球友的友谊比赛,赛后还一起看录像进行交流。 球场离我的住地约5公里,由于东方市没有几辆公交车,且发车间隔时间长,所以后来改成骑车。为此我还专门买了一辆自行车,骑车一般要25分钟左右。 要说不习惯,主要是球场每天7点半之前开门,当地队员到场后打3场球,一般9点半之前就会锁门走人,而且双休日也不开门,这对于我们喜欢泡在球场练习的人来说非常不过瘾。虽然后来同意我们自己带球,多打一会,但还需要请中心门卫帮助锁门,感觉有些不便。自从找到了新的球场,后来我就基本上不去那里打球了。 不过,在回京之前,我专程去球场向东方的球友告别,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也欢迎他们有机会到北京地坛打球。队长范老师希望我下次到东方长住时能够参加她们球队训练、参赛,我表示非常感谢。 二、山海湾门球协会 “一个海南岛,九个山海湾”,这是在海南震耳欲聋的广告词。据说山海湾的9个楼盘,还没有完全建成,不过东方市的山海湾,大概是已经交付使用的旗舰项目了。 山海湾竟然有门球场,这是刚到东方时不知道的。我住的鸿坤物业与山海湾只隔一条马路,到球场步行不超过10分钟。更吸引我的是空空场地,一个人也没有。 不过,这块场地只能说是一块简单场地,虽然也是人造草坪,但据说是人造足球场用的,草很长且粗,整个场地连接接缝很大。一开始只有我一个人打球,不但球不走直线,而且打起来全身用力也不容易出界。不锈钢的球门,门框很粗,中柱更是奇葩,大概5公分粗吧,大家开玩笑说想不撞柱都困难。更有甚者的是没有边线,没有记分牌,场地满打满算刚够标准,以至于后来画边线时,只能四边向内侧各缩进80公分,所以实际球场要小很多了。 尽管如此,这里成了我们门球候鸟的乐园。 从我一个人开始,人就日渐增加,到今年五一前我离开时,最多时有近30人在此打球。为此,大家自发组织成立了民间的山海湾门球协会,由黑龙江北安市的隋振勇老师担任会长(他也是一级裁判员),哈尔滨的姚继林为副会长,北京的王瑞、浙江的袁根娣担任教练员;至于我,虽然是租房户(绝大部分都是业主),倒混得个秘书长头衔,带领新学员练习基础技术。 虽然大家来自天南海北,但“门球天下一家人”的理念把大家联系在一起,每天打球、交流,欢欣鼓舞,真的是四海皆家。后来我们还建立了微信群,至今大家仍然不时地交流、问候。 我怀念在东方的日子,想念在东方的球友,希望我们还能相聚、一起打球。 三角公园球场
山海湾门球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