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老生畅谈 于 2016-1-12 11:44 编辑
随着2015(16?)规则的推出,网上关于闪击犯规的讨论很活跃,下面粘贴洛阳老关和军旗老师的两个帖子:
洛阳老关老师的帖子:
闪击成功的标准是超过10厘米,(注意:小于或等于10厘米都不行了),这个10厘米是动态中?还是静止时呢?如果是动态中的10厘米,显然谁都无法测量,只有靠目测判断,如果规则这样模糊定义,不管你如何解释,必然还是争吵。举例:被闪击的球移动距离一共13米,在移动至8米时,自球脱离了击球员脚的控制,问:本次闪击是成功?还是失败?
新规则关于闪击成功的定义是:踩住自球,被闪击的他球移动超过10厘米。
有人说,这是废话,不踩住自球,咋闪击他球。
殊不知,这样理解不对,应理解为:在闪击他球的过程中,要保持自球不脱脚,踩住自球。
在被闪击的球移动多远距离,或者呈现什么状态时,才算闪击成功?
很多人回答说:超过10厘米;
问:是静止后的10厘米?还是移动中的10厘米?
众多人都会说:不知道。
哪怎么办?等等吧,还是等专家老师解释吧。
军旗老师的帖子:
例:2球在二门前距二线一米处,用1球闪带一号位压线的7球,1、7都出界后,自球脱脚,怎么判?
一、闪击成功,(1、7出界)
二、犯规(1、7移动无效),
三、闪击成功,(1、7的移动在犯规前)
以下是我在军旗老师贴下的跟帖:
老师的题出的不严谨,或者说没有描述清楚当时的状况。
因为1、7球距离边线太近,仅仅说1、7球出界“后”,并不能说明2球脱脚是不是由于闪击的动作造成的。这个“后”是多久?1秒后是“后”,0.1秒后也是“后”,但此“后”和彼“后”大不相同。
应该说闪击“后”才脱脚是肯定的,是基本的常识。当然没有敲击时也有脱脚的的现象,但很少,也很好判定,不存在矛盾。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
经常造成矛盾的是敲击后脱脚。判断闪击脱脚犯规(我不用闪击犯规)到底以什么为依据?从我以上对“后”的分析来说,我认为以被“后”来判断是不准确的,不管是他出界后还是10厘米后,还是他球出脚后,都不准确。正确的判断标准应该是“敲击力造成自球脱脚”。以此标准来判断闪击脱脚犯规,清晰明确,没有模糊地带。
我们知道,规则规定:闪击时球在脚下移动而未脱脚,为不犯规。在比赛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闪击时由于敲击力度过大或敲击不当,造成自球在脚下大范围移动,但由于人为控制的好,自球没有离开脚下,这种情况按照规则肯定不犯规。但也有敲击后自球当时没有出脚,但击球员已经很难控制,击球员反复努力最终也没有能够控制住自球,使自球脱离脚的控制的情况。这种情况,虽然被闪击球已经超过10厘米或出界,但是我们看,造成自球脱脚的原因是什么?仍然是闪击时的敲击力,如果此时我们以他球超过10厘米或者出界来判断,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与规则的精神也就是所要达成的目的极为不符。
所以,我们平时说“双飞”是判断闪击犯规的标准,是不准确的。因为场上情况并不都是很标准的一击之下双球飞出,我上边举得例子并不少见,很多情况是,他球去了,自球挣扎了一下很不情愿的也出去了。怎么出去的?就是因为由于敲击使得自球没有控制好,这种情况判闪击犯规一点都不冤枉。
即使我们经常说的“双飞”,严格来说也绝对不是“双飞”,由于闪击时自球他球的摆放是一前一后,那么飞出去时也肯定是一前一后,显而易见的也是绝对有时间上的差异的,如果都以“后”来判断,狡辩之徒说“是他球出去之后自球才脱脚的”,你能说他错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