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922|回复: 39

我对新规的疑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30 14: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规修改的内容已发布网上。看后有两点疑惑,谈出来,供网友斧正。
         1,关于限制一边倒。2011规则首次提出,这次也在两处提到防止一边倒。
        任何竞技体育都有输有赢。当然也有大输大赢。本是很正常的现象。而我们中国门球却要限制一边倒。我理解,这项规定是说,比赛可以赢,但不能大赢。为防止大赢就要采取措施。那么,一边倒的定义是什么?也就是,赢多少不算一边倒,赢多少算一边倒?到现在也不明确,当然也没防止住,比赛中的大比分照样出现。因为输赢多少由技战术决定的,怎能主观人为去防止呢?
         2,关于限双杆。理由是,为了提高技术含量,防止一边倒。大家想想,这两条放一起限制双杆是否矛盾?
         认为双杆球没有技术含量而限制,又因为防止一边倒而限制。没有技术含量就不起什么作用,怎么会造成一边倒呢。所以,按第一条,就不用限制,技术含量低,不起大作用,更不能造成一边倒。所以因此限双杆,有些牵强。
          我的看法,双杆球有技术含量,制造、打成,都有一定难度。不管是角度双杆,还是门前门后双杆,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是打不成的。它是门球比赛中的重要技战术手段。而且,门球的偶然性很大,一旦比分落后,双杆球是最后翻盘的有力手段。有了双干球,才使比赛能常常出乎意外,惊天逆转,增强观赏性。因此,限制双杆失去了一种技战术手段,得不偿失。

点评

支持!赞一个!  发表于 2015-12-30 16:58
发表于 2015-12-30 15: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海雷霆 于 2015-12-30 15:58 编辑

      我认为楼主说得好,限制一边倒方法确实存在偏颇。篮球不因为投3分球高手多而限制投3分次数,欧美排球运动员高抛发球有力,使亚洲人常常接球失误而限制高抛发球。如果门球竞赛规则总是想限制一边倒,那么门球竞赛规则就要永远不停地修改,没有完善的时候。      事实上,门球比赛存在一边倒,不是竞赛规则的某一项规定的存在而造成的。门球比赛存在一边倒,常常因为两队技战术存在差别造成,若两队技战术差别小,一边倒的现象很少很少。

点评

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15-12-31 1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0 16: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这番论述有根有据,分析透彻,也是经验之谈。赞一个!{: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点评

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15-12-31 13:54
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15-12-31 1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0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析“一边倒”

                 

     门球比赛的“一边倒”的相关问题,国际、国内的认识并不一致,急需澄清。比如,什么是一边倒,它是怎么形成的,到底是技术问题,还是规则问题,它存在的合理性,它的存在对门球运动所起的作用是负面的,还是积极的,有没有改变的必要和可能等等这些问题,都存在不同或相反的认识。现就相关问题,做一浅析,请指正。

  • 定义。“一边倒”是指比赛过程中,出现较长时段双方界内球数量失衡,连续3个、4个,甚至5个6个或更多的回合,只是一方打,另一方没有还手权力的现象。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还手的“权力”,不是还手的质量和效果。没有还手的权力,是规则规定的,还手的质量和效果,才与技术有关。
  • 成因。单方在同一时段,大部或全部球连续、反复出界,是“一边倒”现象的成因和指证。而界外球的出现,规则的因素占95%以上,且比赛双方的技术水平越高,掌控本方球不出界和将对方球打出界的能力则越强,这一比例就越大;技术因素所占比例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把“一边倒”现象的出现,归结为技不如人的认识,是片面的、肤浅的,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一边倒”是规则问题,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与技术高低关系不大。因为界外球的形成,主要是被对方闪出、带出、顶出的,本方失误送出和自球出界的极少,在同一个轮次,因本方失误造成两个球出界的都少见。高水平比赛更少。所以,大量界外球的形成,主要是那条不成文的“规定”——允许、鼓励将对方球打出界外。
  • 独有。“一边倒”现象,是古今中外所有体育竞赛项目所没有,而门球独有的。“一边倒”的问题不解决,门球就不配称其为体育项目。有人辩称斯诺克就是一方打,另一方看。这不是无知就是诡辩,斯诺克只是双方轮换上场的周期,不是进一个球,更没有论及另一方上场后,没权利得分的规定。双方最终得分多少,决定于技术高低,而不是其他。有人故意涂黑斯诺克合理的运行机制,无非就是想给门球的“一边倒”,“找个伴儿”,让错误的门球规则设计理念得以维护。门球独有的、上不得台面的“丑陋现象”,不仅此一项,像双方轮流上场,而时间三方共用,裁判员默记10秒(不可能公正、准确、权威),主动放弃得分,甚至主动“送”对方2分的“战术怪胎”等均属此列。
  • 危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观赏性差,“一边倒”是病态。在体育竞技中,是不允许存在“一边倒”现象的。所谓“竞技”,必须是你出招,我还招;你进攻,我防守。双方在出招还招,进攻防守中,展现技术的高低。这是球类和大部分体育项目比赛的基本运行模式。对方球都失去进攻得分的权利,这比赛还怎么进行?假如象棋比赛,若允许一方连续出几招,不许对方还招,那会是什么样子?门球比赛没有观赏性,“一边倒”的贡献率80%以上。奇怪的是,有人说一边倒“有特殊的观赏性”,谁觉得没有观赏性,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学会观赏一边倒比赛”。而这些奇谈怪论竟然上了刊物,并给以奖励。二是,双方都追逐场上局势“倒”向自己一方,就是常说的“控势”。战术设计,不能以得分为主,场上常见的就是打打杀杀,躲躲闪闪,不是球频繁出界,就是不敢进一门,甚至出现决赛场,前25分钟只有1、2号两球进场的尴尬局面,如此乱象丛生,能说是体育比赛吗。

改革。要解决一边倒的问题,只有改革,彻底解决界外球过多的问题。然而,要改革非常之难。国际、国内的阻力都非常大。日本为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利用其独揽世界门联的权利,极力反对修改规则。国内也难破出日本的阻挠。

点评

赞同军旗老师的观点,出现‘一边倒’现象除了技术因素外主要是规则所造成。如果规则改为“闪带成功一律按界外球处理;如单独将对方球闪出界外,该号球可立即从闪出处返回场内“”这样一来场上的情形是否会好些?  发表于 2016-1-1 13:17
。界外球就成为死球,对双方都是公平的 界外球成为死球的规定,正是一边倒的根源。对规则设计的要求,只达到对双方是“公平”的,那是远远不够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31 16:55
如果没有界外球,门球比赛如何定输赢。大多球类(除台球、乒乓球都有出界球。而且球出界就把球权判给对方。门球是十人十球,有其特殊性。界外球就成为死球,对双方都是公平的。  发表于 2015-12-31 14: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31 16: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旗 发表于 2015-12-30 17:20
浅析“一边倒”
                 
     门球比赛的“一边倒”的相关问题,国际、国内的认识并不一致, ...

。界外球就成为死球,对双方都是公平的
界外球成为死球的规定,正是一边倒的根源。对规则设计的要求,只达到对双方是“公平”的,那是远远不够的。

点评

赞同军旗老师的评论!如果按照此法运作,就很少有界外球出现了,打球的机会就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1 08: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 08: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旗 发表于 2015-12-31 16:55
。界外球就成为死球,对双方都是公平的
界外球成为死球的规定,正是一边倒的根源。对规则设计的要求,只 ...

赞同军旗老师的评论!如果按照此法运作,就很少有界外球出现了,打球的机会就多了。

点评

你说得对,我的意思是在场内打球的机会多。  发表于 2016-1-3 18:09
30十分钟,10人共享 打球的机会平均3分钟,这个平均数不会改变,所以打球的机会不会增多,如果不一边倒,可以平均化一点。或说弱势方打球机会多一点,优势方打球机会少一点,才对。  发表于 2016-1-3 16: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 10: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支持球场轻风老师观点的第1点。我对观点的二点有不同看法:就双杆而言,角度双杆的难度大大超过门前门后的双杆。其理由如下:除对方偶尔失误为你方摆成角度双杆球外,绝大多数是靠己方队员为己方下号球员摆角度双杆。这首先要承担被对方远吊球的风险,另外还要考验本队下号球员击打角度双杆的技术。而门前门后双杆,绝大多数没有多大技术含量,而更多是靠的是运气。得分不封顶后,往往进一门冲二门的俱多,冲不进门而卡在门柱上的也不在少数,这就给下号的对方队员造成了打双杆球的机会,只要他有一定的基本功,加上他运气不错双杆必得很多网友呼吁取消双杆或只保留角度双杆的理由就在于此。当否请斧正。

点评

谢谢友情回复。  发表于 2016-1-10 09:11
对!门前门后的双杆要比球球双杆容易的多,杀伤力也大得多。彻底取消双杆,看来还是一个难题?!  发表于 2016-1-10 06:25
偶然俱多,必然甚少。这是共识。  发表于 2016-1-2 20:13
谢谢您的参与!角度双杆难造,这是共识,双杆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门前门后双杆有时也须己方制造,也有难度,并非全是偶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 1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13: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声嘹亮 发表于 2016-1-2 10:05
大力支持球场轻风老师观点的第1点。我对观点的二点有不同看法:就双杆而言,角度双杆的难度大大超过门前门 ...

   谢谢您的参与!角度双杆难造,这是共识,双杆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门前门后双杆有时也须己方制造,也有难度,并非全是偶然。

点评

偶然俱多,必然甚少,这是共识。  发表于 2016-1-2 2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 20: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然俱多,必然甚少,这是共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 07: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军旗老师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 11: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 关于限双杆。理由是,为了提高技术含量,防止一边倒。认为双杆球没有技术含量而限制,又因为防止一边倒而限制。》双杆球没有手术含量这说法有些牵强。我们都知道在比赛中“打双容易制双难”对于水平低的队员就是有双杆也不一定能打出双杆来。怎么可以说双杆球没有技术含量呢?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  发表于 2016-1-3 1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 16: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太好啦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6-1-4 1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3 21: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角度双杆和门前丶后双杆均可用不行吗,一场球还是二次双杆,这样比赛趣味性高些,战术变化和悬念也多点,观赏性也好些

点评

说的是,谢谢!  发表于 2016-1-4 13: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4 21: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加一点,不准把对方球闪出界,闪出界犯规。一边倒就好多了。

点评

这还叫比赛吗?  发表于 2016-1-5 14: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5 21: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学习了。

点评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6-1-6 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