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军旗 于 2015-12-26 13:53 编辑
这反映主持规则修改工作的领导们,修规观念的重大改变,就是不想继续维持极端落后的“默记”,还10秒一个真实,提高裁判的权威性,不再用“大概其”的方法“糊弄”,他们心中有了“竞技”,真想给“鸭子们”做双可脚的鞋了,这是天大的好事,竞技门球的福音。
但是,思想观念正确了,方法还值得研究,要是“慢慢来”,这只算第一步可以,却不能彻底解决“时间三方共用”带来的呼号时机、裁判用时影响胜负的问题,纠纷还会很多。且10秒专职计时员的工作量太大,要求严,每场得按140——150次表,这还不算回表数,而且必须“阳光”,不能暗箱操作,就是说必须更新设备,让全场都看的清楚。笔者以为,若有这样的设备和专职人员,不如一步到位,实行“分时制”,不仅彻底解决了,时间三方共用带来的所有问题和为平衡先攻后攻而不得不“时间到”后,还继续比赛的不伦不类“不体育”的规定,还大大降低了计时员的执裁难度,减少了至少三分之二的工作量,(每场只按40——50次表,中间无需回表)
我们用此办法,组织过两次正式比赛,效果很好,除了不适合年老体弱者外,都是优点。具体操作,30分钟一分为三,一方14分,裁判预留2分(弹性)时间到,立即停杆。呼号表走,击球员退出场地表停,(规定,退场后,如自球出现过门、撞击等,击球员不得再次进场击球)停表到呼号为裁判用时。实践证明双方用时,差别不会很大,50——110秒的,占90%。因为时间不是大锅饭了,双方会很珍惜,不仅不再故意浪费,考虑到时间成本,可打可不打的球就不打了,“节省时间”,将成为教练员设计战术的重要考量。
所以,建议删去“10秒”,改成设“专职计时员”,实行分时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