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稿中三元 老汉乐心田 文图·谢同泽 《开州文苑》2015年第三期,刊载了作者署名为谢元昆的文章——“我耳闻目睹的重庆大轰炸”一文,他是正在奔向期颐之年的家父。这篇文章,也是之前继县老年学会会刊《夕韵春秋》和《开州日报》,先后登载过的同一篇文章。老父目前已陆续收到全部样刊和稿酬,每收到一次,均快乐无比极了。何以如此?内中蕴含了一些苦心孤诣鼓励他向100岁冲刺的幕后故事,我们当后人的很是欣慰地来说说。 1958年,正值各行各业“大跃进”时期。1959春夏之交,城关镇见我母亲心灵手巧,编织的草帽美观大方,便组织起草帽社,动员母亲去授徒当师傅。父亲既为支持街道手工业,又可增加点家庭经济收入,就爽快地答应了。从原料采集,到手把手教授4、50个小青年编织,再到成品用硫磺熏蒸增白,最后到交货出社,均系母亲一人打理。 家离横街子的草帽社不远,我曾路过,看见车间里闹闹嚷嚷的。有的学徒在正而八经地学打草帽,也有调皮捣蛋玩闹的,挺让母亲伤脑筋。历经一年有余,母亲殚精竭虑、劳神费力,终不堪重负而导致精神病发作了。 家中塌了“半边天”,子女小的又小,上学的要上学,这可难为了父亲。他工作繁忙,又没钱送母亲到万县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只有一边上班,一边照料母亲服药和饮食起居。吵闹了左邻右舍,父亲去赔礼道歉;母亲胡乱出走,他满城焦急寻找。后来,母亲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每年春天和秋天,她都要周期性地发作,让父亲忙得团团转。 当时家中的苦难,真是一言难尽。 在父亲精心照料下,1995年已81岁高龄的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去成都几个儿女家中散心。两年后电话打回说,儿女虽好各家自有各家事,流露出想找个老伴的心愿。老汉辛劳一生,我们碰头一商量,一定要让他安享余生,就紧急行动起来。将住房装修粉刷一新、添置几样家具由老哥同胜负责;仨妯娌到处托人,八方打听,终物色到几个适合人选。1998年春,老父回家后再考察相处,选定了后来的陶姨。接下来确定了5.1为佳期,我们全力以赴操办起来。办了几桌宴席,风风光光地让80高龄的父亲和60的陶姨,相亲相爱地牵手神圣的婚姻殿堂!从此以后,在陶姨的全力照料下,父亲过起了安定的晚年生活。 孰料,2014年12月12日,与老父相濡以沫近17年的陶姨,因突发脑溢血就先驾鹤西去了。继母的丧事尚待办理,当务之急是老父的照料问题。在我爱人李光英的动员之下,让她长期在外打工的侄儿夫妇俩,来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见图)。15日继母入土为安,父亲也得到了精心照料,母亲和陶姨如果在天有灵,当会心安。 还在2011年开县老年学会成立时,其会刊《夕韵春秋》父亲十分喜欢阅看,我鼓励1938年高中毕业、小有文墨的他向其投稿。“赌博之害”、“古联古训 受用终生”等文章先后见刊,令父亲惊喜若狂,精心保存。每有外地亲朋上门,必出示以分享他的喜悦。 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下,众多的孙辈们也表现出足够的孝心。他们经常电话嘘寒问暖;逢年过节生朝满日礼品相赠;凡有忒适合老年人的新用品,诸如电动剃须刀、足浴按摩器之类,买了快递孝敬。只要时间合适,我们一如既往地陪陪父亲打打麻将,聊聊天。 2014年腊月30,在老父家欢聚一堂,团年守岁,大家轮番向二老贺年。当从海南回家过年的侄儿雨霖高举酒杯说:“爷爷,祝您健康长寿,向百岁冲刺!”一句话举座叫好,让父亲喜笑颜开,沉浸在无比的幸福快乐之中(见图)。 父亲这样健康高寿,一方面是其豁达的心胸,平和的心态,与世无争的个性,以及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泰然与之抗争使然。另一方面勿庸讳言,我们当后人的,可以毫不自夸地说:这与我们全力以赴,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不无关系的呦! 今年恰逢艰苦卓绝的抗战胜利70周年之期,先是接到老年学会《夕韵春秋》要办特刊的通知。父亲那时正在重庆聚心诚银行总部工作,必有其惊心动魄的亲历可书。我及时告诉了他,即欣然命笔疾书,很快完成,我稍润色后即投去。与此同时,也投了《开州日报》。不久,接到县府办曾兴祥同志通知,说《开州文苑》也需要这稿件,迅即又投了去。这真是: 一稿中三元, 老汉乐心田。 百善孝为先, 百岁在眼前! (注:此文已收入拟出版的文集“人生多彩之二”《多彩人生》。之一为“人生多彩之一”回忆录《一路风尘》)
拍于12月17日上午
封面题字:开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柯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