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2270|回复: 18

发 挥 集 体 智 慧 允 许“ 多 头 指 挥 ”(转赵玉书老师好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0 18: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5-10-20 18:44 编辑

         发 挥 集 体 智 慧    允 许“ 多 头 指 挥 ”
                                                (赵玉书老师好贴)
                    “多头指挥”在门球界历来是一个贬义词,指的是在门球赛场上,除临场指挥员发号施令外,有些队员随意插话,参与指挥。严重时形成你一言、我一语,意见相左,分歧争执,影响比赛顺利进行,造成因“多头”而“无头”,使击球员心烦意燥,无所适从。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个人认为:所谓“多头指挥”,也不能一锤定音,一概而论,一律反对,一枪毙命。而应当结合门球运动的性质、特点,做些具体分析。
        第一、出现“多头指挥”的原因
            实事求是地讲,门球赛场上出现“多头指挥”,原因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千差万别,难以尽述。例如:
            1、求胜心切,在乎输赢。参加比赛谁都想赢。有些同志出于各种心理又特别在乎输赢,狠不得始终主动在握,一鼓作气,一锤定音。一旦出现他认为对赢球有直接影响的指令、操作,都会引起他的强烈反应,便立即用言语或行动千方百计予以制止、纠正。
            2、关心集体,主动协同。门球比赛是团队与团队的较量。球队成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牵一发动全身,环环相扣,密切关联。谁都想为集体争光、为团队添彩。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同志,传统教育的集体观念根深蒂固。比赛中一旦出现他们认为关乎名次、影响成绩的危险信号,便“该出手时就出手”。
            3、出于好心,助人为乐。“一根球棒走天涯,天下门球人是一家”,门球人的心地善良,感情淳朴是毋庸质疑的。这种原生态的真挚憨厚也充分体现在赛场上的互相帮助,密切协同。我相信:绝大多数一句半句、三言两语性的所谓“多头指挥”,都是出于好心,助人为乐。
            4、不同见解,率直表达。很多老队员,特别是那些南征北战、屡建战功的主力、高手,都具有很坚实很强烈的门球战术意识,可以说个个都是过硬的指挥员。他们对赛场整体态势、发展变化、如何应对……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当与临场指挥员战术思想趋同时,恰似如鱼得水。一旦发现指挥纰漏,往往心急如焚,按奈不住,脱口而出,率直表达。
            5、指挥成“癖”,技痒难耐。不能不承认,确有少数球友“战术意识超前”,而且自视高明,技痒难耐。无论平时打着玩儿,还是正式比赛,他总要在一旁评头品足、指点江山。众人难封其口,自己不说就觉得难受。已成指挥上“瘾”,养成指挥成“癖”!
        第二、“多头指挥”利弊析
             适时、适当,合情、合理,真知酌见,恰到好处的“多头指挥”有如下好处:
             1、适时提醒,防患未然。紧张激烈的赛场,迫使人们集中精力,关注专一,从而忽视甚至忘记某些关乎全局的细微末节。无论平时还是在大型比赛中,经常发生对方先手球尚未进场,有的指挥员命令己方球到一门后接应。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一句提醒:“某号没进门!”,就能及时制止把队友送入虎口,防患于未然。
             2、补充完善,维系整体。有时教练员的指令过于原则笼统或含混不清,击球员身旁的队友在不违背战术意图的原则下,适时补充一两句,更能帮助击球员全面理解,准确贯彻,维系整体运作的连续性,使之前后衔接,环环紧扣。
             3、修正错误,杜绝纰漏。有时临场指挥距离在杆队员较远,对于摆在击球员面前的球阵及所应选择的操作步骤、方法看的不是很清楚,往往所发指令与因势应变稍有出入。击球员或队友依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修正意见,就能弥补指令中的缺欠和纰漏。
             4、帮忙提示,画龙点睛。由于赛场声音噪杂,有时击球员听不清教练员的指令。队友间理应帮忙提示,传递信息,抓住重点,重复强调,拾遗补缺,密切协同。
             5、夸奖表彰,鼓舞斗志。当队友打出一杆好球时,除教练员称赞外,其他队员用语言或手势予以夸奖表彰,能更好地鼓舞斗志,以利再战。
             6、安慰劝说,稳定情绪。比赛过程中偶然出现失误,在杆队员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后悔和沮丧。这时,队友的一句安慰劝说都能起到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的作用。
       当然,不恰当的“多头指挥”,也会对比赛产生不利影响:
             1、挑战教练权威,动摇指挥决心。门球比赛虽是两个团队间的搏弈,但每支球队都应以一人指挥为主,统揽全局,统一调度。如若教练员每发出一道指令,总有人参与其中,指东道西,发表不同意见,将严重动摇指挥决心,违背总体战略意图,使球队失去中心,偏离航道,各行其是,导致残败。
             2、分散球员精力,极易引发失误。比赛中的一击一闪,都有严格的时限。如果教练员、击球员的战术意识趋同,操作起来会如鱼得水,自然流畅。你一言,我一语,甲说向东,乙说往西,不仅占用比赛时间,也严重干扰击球员的思路,使其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在精力分散,心烦意躁的情况下,极易引发技战术失误,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当场意见相左,产生矛盾分歧。多人参与指挥,见解易生分歧,倘若固执己见,定会产生矛盾。到了这步田地,球也就没法打了。正如有些球队,能人成堆,个个过硬,可一到赛场上确总吃败仗。大家评论说:“他们不是输在技战术上,而是输在内部团结上!”。
       第三、发挥集体智慧,允许“多头指挥”
              在可预见的未来,门球运动毕竟是一项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的群众性健身体育活动,更多强调的应是广泛参与,寻求快乐,促进健康。很难想象:一项动手动脚,愉悦身心,具有广泛社交性的集体活动,确要束手束脚,不能开口,没有话语权,硬是把一个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门球爱好者变成呆头呆脑的“机器人”,当成不会说话的“哑巴”!这样做未免有些太过分,太不通情达理,太缺乏人性化的味道了!
           按照2011年新《规则》的规定,参赛的每一支球队,实际上是由“一个喇叭,五个哑巴”(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组成。无论遇到任何特殊、紧急情况,击球员都无权介入,否则以“妨碍比赛”判罚。比如:1号队员在二角撞击到⑤号球,教练员指令把⑤号球送往四角接应③号球。在四角附近待命的3号队员本应用手指一下,向1号队员示意送球的具体位置,并说一声:“这!”。就是3号队员这一个指头一伸,或者说了一声“这”,按照《规则》精神,就有可能被判“多头指挥”——妨碍比赛!若是本队属于“妨碍比赛”的第2次判罚,完全有可能导致形势逆转,前功尽弃,彻底败北的结局。
           应当看到,“多头指挥”所带来的干扰、影响和挑战,其目标指向是自己的球队,与对手毫无关系。真正训练有素的球队,有的只是战术趋同,目标专一,密切协同,默契互补,从来听不到七嘴八舌的支招和各执己见的争吵。经常出现“多头指挥”的球队,只能说明他们的基础训练不到家,战术意识不趣同;要么就是指挥员水平不高,队员当中确有强、犟之人。
           门球比赛是一个集体对另一个集体的对抗,归根结底是比技术、比战术、比心态、比对场地的熟悉和球队的风格、风气、风度等整体素质。所有这一切关乎胜负的因素,恰恰都深深蕴含于这个集体之中。国际规则历来不约束场上队员的适度参与和互补交流,我国2011年以前的《规则》也没有提出“一个喇叭、五个哑巴”的苛刻要求。近年来,在门球赛场上之所以出现所谓“多头指挥”,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反映了门球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战术意识的增强。也说明我们的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急待提高。还是那句话:干扰也好,影响也好,挑战也罢,都是指向自己,乱在球队内部。只要不是有意干扰阻挠对方,就不应当严格限制、加重处罚。
           人类社会实践证明:在适当的环境下,群体在智力上表现得非常突出,而且通常比群体中最有智慧的人还要聪明的多。即使群体中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见多识广或富有理性,他们仍能做出充分体现集体智慧的决定。我国门球运动的历史也证明:所谓的“多头指挥”,并非都是不同见解的碰撞纷争,绝大多数属于战术意识趣同情况下的重复强调、补充完善、少许修正和相互交流。在较高规格、较高水准的正式大赛中,极少有因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而影响比赛,招致失败的。
           “一个喇叭、五个哑巴”的提法值得商榷。要发挥集体智慧,允许“多头指挥”,让“一个喇叭”做主音箱,“五个哑巴”变成不同音域特色的辅音箱,相携互补,各展所长,齐心协力奏出一曲曲美妙动听的天籁之音。从而还康乐门球一个——众人参与,欢声笑语,风趣幽默,其乐融融的动人场景;还竞技门球一个——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呐喊助威,激情亢奋的战场氛围!






管理点评回复 编辑支持反对
[url=]使用道具[/url] [url=]评分[/url]



点评

限制多头指挥即培养了门球场上的球霸作风,使得门球运动日益萎缩,门球名声日益低下。  发表于 2015-12-26 00:35
发表于 2015-10-20 19: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夏老师转发赵玉书老师的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9: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比赛是双方非常激烈的争夺战.旁观者因为是球迷.每当看到打出精彩的一杆时.必定会欢呼叫好.同时也会为下杆的出击谋划策略.这是人的天性.我们都应理解.但他们的呼叫,往往也会影响到队员的情緒.心理素质稳定的.仍会听从教练的意图,不慌不忙的击球.而心态不好的队员就会慌了手脚.          教练是球队的主帅.队员特別要注重一切行动听教练指挥.这样才能打胜仗.
          球场上有许多高手,实战经验丰富的老球员,也有许多刚入门的新手.他们的摇旗呼喊.形成赛场热烈的氛围,这的气氛.容易吸引更多的新人熟悉门球,熟悉规则,更快地参予进来.但门球赛不允许多头指挥.因而场面冷清.所以我们还是要适当考虑发挥集体智慧,允许搞一点多头指挥,形成民主和谐的浓烈氛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0 19: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夏老转发赵玉书老师帖!多头指挥发挥全队智慧力量好,多头指挥有时引发赛场己方吵嚷,场上队员不知听谁好.
不论如何,咱们听规则就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光 发表于 2015-10-20 19:00
谢谢夏老师转发赵玉书老师的好帖!

谢谢老友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9: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小草 发表于 2015-10-20 19:10
谢谢夏老转发赵玉书老师帖!多头指挥发挥全队智慧力量好,多头指挥有时引发赛场己方吵嚷,场上队员不知听谁好. ...

谢谢老友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0 20: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头指挥”利与弊的距离确实很大 ,按理说“多头指挥”确实使得每一杆球求得圆满,但另一方面使得击球员慌乱、不知所措,甚而造成赛场混乱,一场比赛不能顺利进行。因此《2011》规则给“多头指挥”判了死刑。我认为还是符合道理的。

点评

给多头指挥判死刑,即培养了门球场上的球霸,导致门球爱好者越来越少,也是门球运动日益委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表于 2015-12-26 0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7: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崔根武 发表于 2015-10-20 20:18
“多头指挥”利与弊的距离确实很大 ,按理说“多头指挥”确实使得每一杆球求得圆满,但另一方面使得击球员 ...

谢谢老友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7: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小草 发表于 2015-10-20 19:10
谢谢夏老转发赵玉书老师帖!多头指挥发挥全队智慧力量好,多头指挥有时引发赛场己方吵嚷,场上队员不知听谁好. ...

谢谢老友的热情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7: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光 发表于 2015-10-20 19:00
谢谢夏老师转发赵玉书老师的好帖!

谢谢老友的热情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4: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头指挥  酿成苦果
                        ——赛后反思之四

           在苏州市第十七届“聚沙杯”镇级门球赛上,常熟市虞山镇队以二输一赢成绩获小组第四名。其原因,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战术错误,毛病不是出在“董浜”,而是出在:一是多头指挥受罚,二是当有先手球的情况下,不该堆球,没有预料到先手③球一棒冲进二门、落点正好,对准我虞山队隐藏在四角四线附近四只球。“四点一线”,被③远冲正中,始料不及,酿成苦果,详细过程,不必细述。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门球规则中,明文规定:严禁多头指挥。平时以赛代练,可以争当老大抢当教练,五个人打球,六个人指挥。平时的坏习惯一旦形成往往在赛场上,嘴松口快,一看不合心意脱口就喊,一喊就错。市门协主席王文国同志在门球会议上曾多次指出:要管牢你的嘴,迈开你的腿,打好你的球。做到“一个喇叭四个哑”。在本市比赛,我们裁判员人面碰熟面,对多头指挥,只点击不处罚,没有动真格,所以,我虞山队在关键时刻,一吼便成千古憾。
     过去我小时候常听妈妈讲:“村中出了好嫂嫂,满巷姑娘都学好,巷廊出了铰家精,弄得邻里勿太平”。我虞山队,因多头指挥被罚停打,犹如敲山震虎,必需接受教训,引以为戒,今后,好事可以重提,但旧错不能重犯。
                                                                常熟  任玉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6 0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多头指挥判死刑,即培养了门球场上的球霸,导致门球爱好者越来越少,也是门球运动日益委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6 01: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支持多头指挥!说多头指挥是防碍、干扰了比赛,我认为毫无道理,它最多只能干扰本队的比赛,丝毫干扰不到对方的比赛。更有甚者,连枝体语言(手指一下)都不准,就更莫名其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08: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哥 发表于 2015-12-26 00:25
给多头指挥判死刑,即培养了门球场上的球霸,导致门球爱好者越来越少,也是门球运动日益委缩的主要原 ...

谢谢老友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08: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声嘹亮 发表于 2015-12-26 01:02
我支持多头指挥!说多头指挥是防碍、干扰了比赛,我认为毫无道理,它最多只能干扰本队的比赛,丝毫干扰不到 ...

谢谢老友的热情关注和真情鼓励!!

点评

不用客气。  发表于 2015-12-26 20: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3 01: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