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5321|回复: 69

[探索] 门球的多个“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8 07: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军旗 于 2016-8-29 07:10 编辑

一、   作为体育项目,有世界杯等各项国内外比赛,但多数地方,体育部门却不管,这在体育项目中独有;

二、   规则》繁杂,犯规条款几十种,以致要全国上下层层办培训班学习,另外还得有若干专家,成年累月的解释,也是体育项目所独有;

三、五人赛制,一人指挥,是地地道道的生产队“大锅饭”体制,是南郭先生“充数”的好场所,制约着总体基本功的提高。(04规则用“附则”突破此单一赛制,是巨大贡献)

四、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用“心”默记时间,且是“终审判决”,这在体育项目中绝无仅有;

五、“犯规受奖”,如为放弃续击、闪击以维持场上形成的局面,故意犯规,“奖”双杆。别的体育项目犯规都受罚,唯独门球犯规有奖;

六、  阳光下记分牌上的积分“仅供参考”,如和记分员“暗箱操作”的积分不符,以暗箱操作的为准;

七、  打球的人平均年龄接近或超过60岁,各项体育运动所独有。

总结的肯定不全,请朋友们补充。


点评

运动的性质导致。  发表于 2016-8-29 08:44
老师归纳得很好。  发表于 2016-8-29 03:13
有道理 有思想 为什么年龄小的就不打呢  发表于 2014-12-22 22:06
总结的很好  发表于 2012-6-2 10:14
总结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12-6-2 09:55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钱 +10 票数 +2 收起 理由
歌声嘹亮 + 10 + 10 很给力!
山野老牛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18 20: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也就是在门球论坛上知道门球的人多,要是在别的网站上没有几个人知道门球的.所以在门球界内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啊!我们说的再多,再急都是无济于事的,说的轻没有人听,说的重就说你是反对门协,这也是门球界的一大特色吧----只能恭维,不能批评.
发表于 2009-11-20 11: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军旗


    修《规》不走群众路线,闭门造车、制造“怪胎”(不是海落因,起码是颗摇头丸)也是中国门球之一“独”!

点评

既幽默又实在。如将“独”字改成“毒”将更精彩。  发表于 2016-8-29 03:17
发表于 2010-1-20 16: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问题是,新规则很不严密,有漏项·有重复,我在讲解时必须提醒和添加。如:续击权只讲了过门而不讲撞击。
发表于 2010-1-20 17: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看法:权威人士都在做“好好先生”你好,我好,他好,不讲原则立场,不走群众路线。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点评

说去说来,“专家”老了,有点痴呆了吧!哈哈……  发表于 2016-8-29 03:19
发表于 2010-1-25 11: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的定位就是老年人,所以就制约了门球的兴旺
可以想见,一般的人只有到了退休以后才想起打打门球,才开始学习打门球
等到学会了、熟练了、精通了,又到了打不动的年龄了
如此循环往复,在职的谁还精心去研究、去重视!

点评

点到实质。  发表于 2016-8-29 08:45
有道理。  发表于 2016-8-29 03:21
说得好巴实,听到好安逸!您老兄(或该喊你尔)好,我记得你是开县的,我也是开县人,高桥镇的,现在四川南充,但经常回开县老家,听说开县门球活动开展得,全国都有名,很想见识你们。[   发表于 2014-5-25 19:57
说的太好了!  发表于 2012-12-15 21:25
说的太好了.  发表于 2012-12-11 17:23
说的好  发表于 2011-10-28 20:05
发表于 2011-11-8 17: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说得好.JPG
发表于 2011-11-9 12: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版主意见,愿魅力门球永存魅力
发表于 2011-11-10 17: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旗老师总结的太好了!中国门球的发展制约因素很多,一是体育部门没有列入;二是教育部门没有列入;三是仅仅局限于老年人,有的离退休部门的领导还不让在职人员参与;四是规则太繁琐、一时难以掌握。中国门球运动要不要普及?恐怕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层思想难以统一,更谈不上如何普及了。现在我们单位的门球队伍在逐年萎缩,年龄是个原因,规定年满70周岁的人不让参加比赛了,男性60、女性50(女干部55岁)退休,近几年退休的人学打门球的极少,这样下去门球运动的前景可想而知。

点评

退休年龄将逐年递增,今后打门球的人将越来越少了。  发表于 2016-8-29 03:23
同感  发表于 2014-12-30 05:38
发表于 2011-11-10 17: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单位的人也是到了退休年龄以后才开始打门球,等到学会了、熟练了、精通了,又到了打不动的年龄了!
发表于 2011-11-19 21: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 于 2011-11-19 21:18 编辑

        一个喇叭教练领着5个哑巴队员——门球独有。赛场气氛何能热烈?
        一个动恼的人指挥着5个不准动脑的人,而且每个动作都要指挥,限制队员聪明才智的发挥——门球独有。
        一部越来越复杂、让人永远捉摸不透、必须专家解释的规则,你永远要出资参加学习班——门球独有。
      
        
        

点评

补充的既实在又中肯。赞一个!  发表于 2016-8-29 03:25
天山雪老师,我要喷饭了,哈哈!  发表于 2012-8-17 12:11
补充的好  发表于 2012-6-2 09:58
发表于 2011-11-19 21: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倔老头 于 2011-11-19 21:59 编辑

一条规定怎么理解都对,门球独有!
据实判定,裁判说了算,门球独有!

点评

现规则不搞具实判定了,请求确认与否?两种判定各异,规则命令裁判瞎说乱判。  发表于 2016-8-29 03:29
裁判特权又加一条  发表于 2012-6-2 10:00
发表于 2011-12-12 12: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列7条甚好,指出了制约门球发展的重要因素,希望能引起门球领导层面的重视。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用“心”默记,且是“终审判决”很可能会成为门球黑哨的温床。
发表于 2012-2-25 10: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裁判说了算——10秒、‘据实’和过门(晃动)。
发表于 2012-2-25 13: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