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2017|回复: 50

解决10秒判罚的高招(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3 07: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行时间“大包干”制存在合理性
安利安利朋友提出门球比赛执行棋类的分时制,即“时间大包干”的设想后,有的朋友质疑其合理性。如果每场比赛胜者都是用时多的一方,此方案确实不可取。为了证实用时与得分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前天,我从体育局借了一块棋类用表,实地记录了8场比赛(无裁判员)双方用时和得分。结果,用时多的胜5场负3场,且有一场用时少的一方还是高分、大比分获胜。

点评

最好的论据是实践,而不是推断。细则都没有,根本没法试行,下结论太早!  发表于 2011-12-13 07:41
发表于 2011-12-13 08: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利安利 于 2011-12-13 08:04 编辑

首先谢谢军旗老师亲身试验的精神。我们这里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无法打比赛,也无法做实验。我从中冠赛的视频中也测试几场比赛,用时多的球队获胜比率大些。对于每方用时15分钟的规则,需要讨论商定,初步可以这样:当一方用时到15分钟时,且双方打完第五轮,比赛即结束。如一方没有到15分钟,没有到第五轮时比赛继续打,直到双方打完第五轮比赛结束。当然比赛执行10秒超时犯规的规定。
发表于 2011-12-13 08: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研究、探讨问题,提出方案就好
发表于 2011-12-13 10: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方案,我看不可取。解决10秒的问题,那是从严执法的问题,大包干决解不了问题。
发表于 2011-12-13 12: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赛胜负很难用时间判定。 就是说用用时多的不一定就是赢家,而用时少的也不一定就非得是输家。
发表于 2011-12-13 1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门球的灵性 发表于 2011-12-13 12:00
比赛胜负很难用时间判定。 就是说用用时多的不一定就是赢家,而用时少的也不一定就非得是输家。

这样用时就是让比赛合理,加快比赛节奏。
发表于 2011-12-13 13: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包干怎样算?
发表于 2011-12-13 14: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利安利 于 2011-12-13 14:04 编辑
球场清风 发表于 2011-12-13 13:33
时间包干怎样算?


每场比赛双方用时分别为15分钟。
发表于 2011-12-13 14: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包干决解不了问题。,不赞同
发表于 2011-12-13 14: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不赞同。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18: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whga2525 发表于 2011-12-13 10:53
此方案,我看不可取。解决10秒的问题,那是从严执法的问题,大包干决解不了问题。

从严执法解决超时判罚,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变了,现在和以后的裁判员,不可能具备我国第一代门球人那样的素质了。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用仪器,不能再默记,与其用仪器计10秒,真不如实行“时间大包干”好。我们设想,真要实行时间包干,那场上是啥样子?
发表于 2011-12-13 18: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用时就是让比赛合理,大大加快比赛节奏。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19: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之多星 发表于 2011-12-13 18:52
这样用时就是让比赛合理,大大加快比赛节奏。

即使是真的解决10秒判罚问题,主动一方用所谓延时战术打无用的球,剥夺另一方时间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是非常消极的,不利于该项运动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时间大包干,就能解决此问题。因此,尽管近期此办法被采纳的可能性不大,从长远考虑,我很看好此法。得分不封顶,不就试行了几年,就登上了大雅之堂吗?现行规则是很不成熟的,问题太多,必须大改。现在送对方2分然后5打4的战术不是成历史了么,延时战术,也有可能,因为它太消极。
发表于 2011-12-13 21: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天气稍转暖可以到球场进行试验,一定会有新的体会的。
发表于 2011-12-13 21: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旗 发表于 2011-12-13 19:38
即使是真的解决10秒判罚问题,主动一方用所谓延时战术打无用的球,剥夺另一方时间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是非 ...

对,现在有机会可以实验一下,看看存在什么问题,不是要求马上采用此方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