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w359 于 2015-4-24 03:04 编辑
也谈一门留球战术 一门留球战术是门球比赛中常用的后发治人的战术手段,它的实质是蓄势待发留战机;稳定军心留希望;以逸代劳留地域;攻防兼备留后路,归根结底留的是“势”。 比赛重要关头,要发挥好一门留球的作用,关键在“接”和“攻”上。先手球应遵照教练员的指令,适时接应,落点得当。为配合默契、发挥潜能,应由一门留球的待杆队员依据战术任务、攻击目标,掌握好力度,务使自球顺利通过一门,并停在最便于实施擦边奔袭的角度、距离上。对一门留球的击球员来说,确实是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在限制三杆、留待最后一杆才进场的情况下,临场心态要平和淡定,各项技能要娴熟老练,技术操作要稳准过细,必胜信念要坚定不移。 一门留球、后发制人战术虽有诸多长处和优势,但从整体对抗的角度考虑,每一方的5个球是一种链接、支撑,承前启后,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线兵力过于单薄,在某些特定的时机、场合,就有可能感到力不从心,因而顾此失彼,贻误战机。不管怎么说,留多留少都是对整体实力的削弱。 一门留球只要一进场,往往能起到一球决胜负,一杆定乾坤的决定性作用。任务相当艰巨,技术要求很高,任何一点闪失,都有可能弄巧成拙,前功尽弃。击球员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有可能造成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悲剧。 先期进场的主攻球,守门球等,都应尽量贴边靠角隐蔽,立足自保安全,不给对手提供易攻目标。组织攻势时多采用单球接应,擦边奔袭打法。防守时沿边角疏开配置,不使己方球形成密集错位,不引诱对方远射强攻突袭。击闪送位,接应造势,都要及时准确到位,防止出现为对方提供借垫、搭桥、俘虏、炮弹而“帮倒忙”的情形。总之,运用一门留球战术要依据战略态势,队员素质等实际来确定,权衡利弊,谨慎实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