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2350|回复: 4

击 球 八 要 素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6 1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w359 于 2015-4-24 03:23 编辑

             击   球  八  要  素                                                                      
              击球,是门球活动的主要手段,是打门球的根本起点。它是脑体并用,智能与技能相结合的产物。要提高技球技术和掌握高难技巧,并能在比赛中运用自如,就要按照击球的基本要素进行认真训练,切实领会和掌握击球要领。为打好击球撞击,必须注意击球撞击的八项。
             一、站位
             站好位,是瞄准击球的前提。只有站得好,才能瞄得准,打得正。为此,一要站得稳。就是击球员的整个身体,处于平衡、自然和协调状态。二要站得正。击球员的双腿和双眼都要对准目标,尽量逼免视觉误差。站得正,也是击球员瞄准的前提,使人、槌、球和目标四点成一线。有些人对这四点一线理解不深,认识浮浅,觉得此四点一线对击球成功影响不大。他们站位身子歪斜,极不规范;球槌放不正,和自球他球不在一条直线上。还有的人,把站位四点一线和瞄准四点一线搞不清楚,混为一谈,也由此不重视站位的四点一线。这是错误的。三要站得间距适当。以跨越式击球为例,击球员在操作时,一般情况下两脚站位后大致与肩同宽,与自球和他球形成等腰三角形。两脚左右开立相距约10~20厘米,两脚之间的连线,距自球间距约20~30厘米为宜。此之距离大,利于击球,却不便于瞄准。因此,击球员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尽量做到两者兼顾,从容而正确地完成站位。        
               二、测距  
             目测距离,是击球发力的根据。比赛中,击球前目测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站在自球正面,测量自球到他球(目标或落点)的间距;二是要观察场地的地形地貌,干硬湿软,砂粒粗细与铺垫厚薄,坡度高低与平溜程度,以便击球时需用多大击力;三是击球员根据前两项评估,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击球。比赛中,击球员要想掌握适中的击球力度并灵活的运用手中技能,就要不断地提高目测距离的能力,并对场地做到心中有数。例如,终点柱与一线和三线的垂直距离为10米,与二线和四线的垂直距离为7·5米,距四个角均为12·5米。另外,还可借助场上的固定位置推测距离,如自球在二角里侧1米落位,由于从一线至二门为12米,即知自球的运动距离约为10米。测距的主要目的,是为击球时发力大小做准备。只有侧好距,才能实行击球动力源的最佳控制。
              三、瞄准
              通过正确的视觉,将目标、自球和槌头三者联接在一条直线上。瞄准的方法有多种,大部份人将自球、他球(目标)、槌头和槌尾三个物体联接。瞄准的过程是将自球和他球(目标)看在眼里,然后用眼从目标到自球“划”出一条直线,并使这条直线从中延伸出来。这条从他球(目标)到自球中心的连线,我们称为“连心线”。然后将槌头放在这条直线上,构成他球(目标)、自球、槌头和槌尾的四点一线。这“四点一线”,为击球出杆控向创造了最佳条件。为精确的瞄准,应做到三点:⑴、两脚站稳,球槌放平。自球、他球(目标)与身体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槌头端面正对自球,不偏不斜不变角,使出击方向直指目标。⑵、槌头放稳,再次校正。实践证明,球槌的槌尾最为被人忽视,容易放偏,哪怕是很小的偏差,都会导致击球面歪斜,影响击向的准确性。⑶、细致微调,稳妥可靠。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发现槌尾有微小的偏差,也要下决心调整,不可忽视。这种认真的态度,即可确保击点不偏。
             四、击点
              正确的击点,是自、他球连心线上自球后部的一点(简称连心点)。击球员击球时,槌头端面中心点(槌头槌尾连心线上的点)击触到自球的连心点,则自球沿着“连心线”的规迹向前滚动奔向目标。众所周知,在自球中心点的周围,还分布着数个击点。一旦槌头端面击到这些点的某个点上,自球就会不规则地沿连心线向前运动。如击到连心点的左侧一点,自球会偏向连心线轨迹右侧前进;若击到连心点右侧一点,自球则滚向连心线左侧;击到连心点上部一点,自球会以强烈地上旋沿连心线加速向前滚进;击到连心线的下部一点,自球向前运动时,则会出现跳跃现象,这是由于自球下旋前进时受地面沙粒和高凹不平所致。因此,击球员击球时,要做到动作合理规范,稳中求准,细中求精。
             五、目视
              门球运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程序。门球运动的击球过程是一个精密的控制系统。球场上发生的一切先由眼睛摄入,眼睛是对生物的第一感官。从裁判员呼出x号击球员的信息开始,教练员给出的过门、擦边、撞击x号或闪击等指令,到击球员对场上各号球分布态势的观察,都是球员的信息输入。经过击球员的目视认定,反馈到大脑中枢,经过综合、比较、分析,由感性到理性的加工制作,最后确定出击球的最佳方案。而每一种击球方式可供选择的方案是多样的。例如擦边球,是采取薄擦边还是厚擦边,是向左擦还是向右擦,都存在多种方案可供采拿。此外,击球员用槌头端面击球的瞬间,这时候两眼要紧盯住连心线上自球上的击点,用槌头端面中心点准确击打自球。若两眼不集中到此点,稍有分心或疏忽,就可能因击偏而失误。
             六、挥杆
             怎样打好挥杆?第一、撤杆要直。球槌沿瞄准线出杆击球,做到撤杆的终点恰好是出杆的起点。撤杆时若偏离了击球方向线(四点一线),势必造成出杆的误差。第二、撤杆幅度要合适。发力柔合,挥杆平稳。擺幅过长易出现球槌左右晃动,使球槌不能做到走杆直、击点准、端面正从而造成自球运行偏离连心线轨迹。一般情况下,擺幅控制在10~20厘米左右为合适。击打10米以上的球,擺幅也不易大于30厘米。有的击球员击球时擺幅过短,这样会发生击力不够,自球撞击无力或自球走不到预定落点。再者,击球时由于擺幅不够就用力过猛,会因为突然加力易出现失误。第三、控杆速度要适中。撤杆或出杆太快,或用力过大,易造成球槌不稳;若是过慢易使整个击球过程拉长,也会增加控杆难度。更重要的是,使你在瞄准时“划”好了的直线模糊起来。“四点一线”构成的直线不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又是没有标记的,它只存在于击球员短暂的记忆中。须知,这条直线始终是击球的基准线。
             七、施力
              所谓施力,就是撤杆后出杆击球。它是击球的最后完成动作,其施力的质量如何,不仅决定于撤杆距离,也与出杆击球的速度和击球质量有关。它不但影响到自球被击的走向和自球到位的落点,也关系到撞击他球的成败和战术配合的成功与否。施力的大小和强弱,对于击球命中目标致关重要。我们知道,撞击、过门、接力、以及布局,都要求自球的最佳落点。如果施力不恰当,或自球出界,或可能给对方接力。施力的大小,要根据场地状况和不同条件而定。如场地不好时,要适当地加力击球,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削弱地形的影响,提高命中率。施力适中,运用恰如其分,是一个优秀门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技能,也是一个训练有素的门球队的标志。因此,只有讲求精妙的击球施力,才能谈得上整体配合,才能形成战术。                                                
            八、静心
             它属于心理状态问题。众所周知,人的大脑的控制是调节全身各种器官生命活动的总枢纽,是人的感觉、情绪、意识、四维等一切智慧行为的基础。门球运动在比赛中,如果心静不下来,存在着各种杂念,就打不好球,甚至连简单的技术动作也完不成。这些杂念有;一是“怕”字当头,怕打不上球,怕教练批评,怕队友埋怨,怕观众说闲话。怕这怕那到后来晕头转向,失误频频。二是遇到挫折被动,就失去信心,无士气,心里不顺,越打越差。三是当教练员和对友失误时,产生怨气,影响自己的技术发挥。四是打球掉以轻心,满不在乎,缺少认真细致的球风。一支过硬的门球队,一个优秀的门球队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完成所承担的战术任务。                          


点评

谢谢老师转载。  发表于 2014-10-26 12:40
谢谢老师的指点。  发表于 2014-10-26 11:27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4 金钱 +14 收起 理由
多多益善 + 4 + 4 赞一个!
红雪莲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0-26 11: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w359 于 2015-4-24 03:23 编辑

谢谢老师的击球八要素,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8 2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w359 于 2015-4-24 03:23 编辑

“四点一线”构成的直线始终是击球的基准线。勤学苦练,尽快掌握“击球八要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2 2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