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8-18 15: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萤火虫 于 2014-8-18 15:41 编辑
取消球与球双杆球以后
自从2011年中国门球竞赛规则修改取消球球双杆球以来,中国门球人经过仅4年来的摸索、适应、与完善,现在在国内的一些大型比赛活动中,可以看到基本反应该类型比赛的特点。
那么取消球与球双杆球以后,在比赛中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了呢?
根据我的观察、分析与研究,感觉有以下一些变化与差别。
一、取消球球双杆球以后,现在远距离进门、撞击水平得到普遍、很大的提高。
解说:原来有球球双杆球魅力的吸引,急功近利的效益实在诱人。球球双杆球摆造得好,阿狗阿猫都能打成。远距离进门、撞击难度大、风险大,在那个年代大家都不提倡这么干。因此苦练远距离击打、进门的动力不足。只有少数有远见、有抱负、求全面创新的人会这么干。
实际上在有球与球双杆球的年代,远距离撞击也是一项最适用、威力巨大的技术。应该说也是多球、错位组合球球双杆球的天敌。
当时人们只是被球球双杆球的威力吓蒙,还没有清醒过来,还没有研究、找到对付球球双杆球的办法。
取消球球双杆球以后,战术布局、变化显得简单得多。自我得分手段也十分有限。如果运动员再失去远距离撞击、进门的能力,该运动员滥竽充数、等级低劣就会相形见绌。逼得人们必须去努力苦练这些并不起眼、又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如果现在再恢复球球双杆球,摆造双杆球的威力未必都能够如愿以偿。鹿死谁手的结局会很难料定。
二、取消球球双杆球以后,擦偏球的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有不少人甚至是达到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地步。
解说:以前擦偏球技术为什么未能得到大家普遍认可与重视?
1、受到既简单、又复杂球球双杆球的压制。
许多球球双杆球不需要苦练,人人会打、能打,何必去练难度那么大的擦偏球呢?
2、擦偏球技术要求的确比较苛刻。训练有一定成效周期比较长。
一般人会认为:会打擦偏球,是高手的本领。学习兴趣得不到普遍认可。
3、球员之间远距离配合意识比较差。
在有球球双杆球年代,球球近距离接组、配合家常便饭、已成习惯,远距离的配合相对比较忽视。互相搭桥、配合能力没有现在那么重视、那么好、那么强。
这就印证了一句话:叫做“时势造英雄”。
如今有这么多擦偏高手、擦偏英雄,即使现在与专摆造球球双杆球的高手同台技艺,也一定会使摆造球球双杆球的高手喝一壶。
高手与高手同台对决,那才有趣!
三、开局场内球少了,一门留球更多了。
我注意观察过:
1、第一轮开局只进三个球的场次不在少数。
解说:第一轮开局,只进1、9、10号三个球。
2、不仅留球数量之多,而且一门留球频次有加大趋势。
解说:留球、掺沙子,互相制约、寻找合适进门时机的频次在增加、延长。
被迫留球方认为:时机不好、进门干什么?
附和留球方则认为:我已掌握先机、控制球场局势,为了防止对方反扑、留个把机动部队也是必须的。
这是取消球球双杆球以后,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只要大家见怪不怪、能够容忍就行了。
四、看点品价。
造摆球球双杆球危险、威胁、变化都很大。按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做有看头。
远距离击打:打着了,叫一声好!如果打不着:则有很多人会说:冒险、本不该打。
擦偏球:好角度的擦偏球,明摆着、易防。高级的擦偏球不仅要擦得好、而且要力度掌握得好。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并不是人人都能打出。高级的擦偏球相对来说,在比赛中出现的次数较少,看点相对来讲也较少。
相对来讲:球球双杆球人人能打、偶然概率有之,如果再加上现在普遍使用的远击技术、擦偏技术混为一体,则门球运动的看点会更多,而且会形成互相制约、竞相发展的更高境界的看点、亮点。
我深信:任何改革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结果如何?必需经历一段时间以后,静下心来,认真总结一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