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599|回复: 37

关于多头指挥的预言(重发原来在华奥星空门球论坛上发过的帖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 13: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多头指挥的预言
       本人前几天刚发一个帖子《我以后不再参与门球规则讨论了》。今天又发这个帖子,难免会让人说我说一套,做一套。想解释一点:这是三年前,我刚学打门球时,写的一个帖子。在中国门球网上没有发过。现在门协官网既不能恢复,为了整理我的资料,把它集中到这里。不是希望引起争论或者什么人重视。
     我的预言是用不了几年,规则就会允许,或者默许多头指挥。而多头指挥这个词汇可能消失(也许仅在门球领域)。
     所谓多头指挥,无非是本队队员对在杆球打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我预言它消失的理由如下:
     1、多头指挥,并不影响比赛的进行,并不影响比赛的公平,并不影响裁判的执裁。
    2、 门球比赛是一个集体项目。每个队员都是比赛的参与者,对本队比赛中的打法、胜负,应该都有责任和权利提出自己的意见。
     3、多头指挥影响的是本队的秩序,挑战的是教练的权威。并不影响对方发挥自己的水平。也许,本队得益的是少一点失误,也许更多有害的是教练的正确战术得不到执行。
      4、裁判对场外的人,根本就没法判断其身份。也无法判断其乱指挥目的。例如,甲、乙两队比赛,而比赛的胜负决定丙队能否出线。甲队正击球,谁能判断高叫着指挥的是甲队而不是乙队或者丙队,或者他们的球迷或家属呢?规则对如此难管又不必要去管的事何必要管?
     5、只?(原底稿这后边缺失,不想再补)。
     关于这个问题门球迟痴请教过规则研究方面的权威人士,下面是我们的对话(大意):
      门球迟痴:①球占二门一号位,距二线30厘米②、③一门留球,④球进一门后。
      教练说:占三门。场外有人说:打一号。又有人说:冲二门。裁判警告无效,该怎么判?
     答:判④停打。
     门球迟痴:如果场外人是红队的替补,怎么判?
     答:一般不会。
     门球迟痴:红队替补是故意让裁判判④球停打的。
     答:这是道德问题。
     门球迟痴:如果场外人是一个真正的门球迷,多次高叫着指挥,只是表示自己的看法和宣泄自己的情感。怎么判?
     答:请保安清除出场。
     门球迟痴:没有哪一个体育项目会把一个观众清除出场(除非是棋类个人比赛有高人在旁参言)。
门球迟痴以为门球人都盼望以后门球能像篮球、乒乓球一样,那么多的观众,谁能设想把富有激情的观众清除出场?
      门球不是不能走向大众化、市场化,而是不愿意。门球不是不愿意走向大众化、市场化,而是门球高层(规则)不让它走向市场。门球高层不是不让门球走向市场,而是把珍爱的门球锁进了象牙塔。人们不能靠限制观众的行为,保持赛场的安静,表现门球的高雅。

点评

有道理!  发表于 2016-5-14 21:02
再提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个小问题,中国门协将规则编死了,编的没有一个观众,这个错误是不能允许的,也是任何体育比赛项目所没有的,所以门球也进不了亚运会,奥运会。偏激!  发表于 2014-3-2 18:48
说得太好了!支持!  发表于 2014-3-2 17:1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6 金钱 +6 收起 理由
歌声嘹亮 + 6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2 16: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场外观众指挥不应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16: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很好的意见,门球迟早会成为在场球员互相提醒默切配合的运动,现在这种一喇叭五个哑巴的做法不是好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17: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照谱打球的两个帖.细读了很有韵味.真有用心去感悟门球的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17: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头指挥问题,早在80年代门球引进中国时就实行过,三十年以上的老球友可能还记得,由于不限制多人指挥,造成场上一片混乱,有如群鸦如林,使场上击球员{当时叫上场队员}无所适从,意见纷纷。为此,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又规定:场上只准指挥员一人指挥,指挥员指挥时不准直接说出指挥意图,只能绕着弯说,诸如此类的规则也执行了好多年,后来废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17: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支持楼主观点!一响五哑,既不人性化又不切合实际,况且很不公平。场外指挥(象楼主所举之例),裁判敢判吗?有权判吗?不判你公平吗?这就是规则的败着,大败着!规多听百家言,有百利无一害。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6-5-14 23:58
赞  发表于 2016-5-14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 18: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允许多头指挥是中国门球规则的怪癖!毫无道理,无法执行!
请参见:

再谈国际规则里没有教练员
批评门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07: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现行裁判法规定了“不准非佩戴教练员标志的人指挥”和“不准大声喧哗”,导致比赛场上死气沉沉,无声无色,而且裁判员也很难裁决。门球比赛场毕竟不是课堂,要那么安静有什么必要?

点评

人人指挥、大声喧哗、乱糟糟的好吗?  发表于 2016-5-12 09: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08: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在澳门参赛,执行国际规则,允许多头指挥。也没有大声喊叫的,赛场上并不混乱,秩序井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08: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赛场死气沉沉,没有激情,没有观众不能走向大众化、市场化。

点评

说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14-3-3 1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09: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多头指挥,我发现了一个缺点,新来的队员就在打球中没有发言权,等他打了一两年,球技上去了,但是教练水平没有,这样不利用有新生教练的诞生啊,个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09: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调研员说的“多头指挥问题,早在80年代门球引进中国时就实行过,三十年以上的老球友可能还记得,由于不限制多人指挥,造成场上一片混乱,有如群鸦如林,使场上击球员{当时叫上场队员}无所适从,意见纷纷。”——这是了解门球历史的人说的话。关于这一点,我也有同样的认识。这就是取消多头指挥的背景。我认为,取消多头指挥不是取消队员和教练的交流,不是取消场上人员说话的权利。要取消的是乱哄哄、闹哄哄的气氛;取消的是场面被动时队员之间、队员和教练之间相互埋怨、争吵和场面主动时每个队员都叫喊指挥、得意忘形的现象,还门球以清净、文明,雅致、高贵的本来面目,驱逐门球场争吵、谩骂 、贬损、斗气的不良风气,塑造文明门球新人。
     所以,在球场上击球员尽可以和教练讨论下一步打法,其他队员尽可以向教练提出建议。但是这种讨论和建议必须是轻声漫语的、必须是文明的、必须是在10秒之内的。
     尽管我们在比赛中也遇到过有队员轻声交流被裁判判罚的现象,更有裁判因为观众的插言指挥而对一个队伍进行判罚。我认为这种裁判方法是有问题的,是一种本末倒置,究其原因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取消多头指挥,是因为不懂门球的历史而造成的。
    我是反对对规则进行频繁修改的,取消多头指挥一条是完全的中国特色,但是我举双手赞成这一条,因为我见到过不论是省级还是国家级比赛中那种人欢马叫的场面,那种比菜市场还不堪的乱糟糟场面真的让人难忘。应该说取消多头指挥以来,这种局面得到了大幅度改观,以至于有门球人认为此规定已经不必要存在。我原来说过,这一条本来是不应该有的,但是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吧,矫枉必须过正,一旦完成历史使命,它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点评

赞同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16-5-12 00:14
“那种人欢马叫的场面,那种比菜市场还不堪的乱糟糟场面”这种场面不好么?  发表于 2014-3-3 1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10: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许本队队员相互提醒,没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0 09: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再次重温楼主两年前的帖子——关于多头指挥的预,我认为这是一张上上帖,他是站在门球发展的高度发出的最强音。一响五哑象球赛吗?一响五哑能推动门球的发展吗?更有甚者,在一重大全国性比赛的赛前会上,一资深国际级裁判宣布:非教练员不说话,用手指挥都不允许,枝体语言也是多头指挥。枝体语言连声音都没有,他又影响了赛场的啥秩序呢?太霸道了!我坚信不允许多头指挥迟早要寿终正寝。

点评

中国门球缺乏精神气,将这个丢了,那是一群什么?赶尸队,非常吓人。  发表于 2016-5-17 0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0 16: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乡快乐人 于 2016-5-10 19:20 编辑

  长时间不见这样、这类的帖子了。突然一看,已经是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了。看来时机快到,门球的当家人换了,真正为门球的发展而艰苦努力与奋斗的人当家了。  门球人好像看到了曙光,希望门球能真正地大改进,去掉腐朽的限制门球发展的一些怪癖。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既然是比赛,绝对不能让比赛场冷冷清清,比赛就是要热火朝天,充满热烈的比赛气氛。可门球不是这样,起码自从废除04规则以后。门球场过于强调所谓的“安静”,高压地一而在再而三地强调场内只允许一人指挥,即一个喇叭,四个哑——立时,门球场成了冷冰场,许多老队员默默地退出了或因无法克制自己不能在场上交流,或因无法改变现实而感到的强大压抑,无可耐何地离开了门球场。门球场长期以来、几乎没有观众的场面已经证实了,根深蒂固了。
  悲剧一直在延续,而掌权人好像不知、不觉、不悟,其实是在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借口说是维护裁判的权威。其实是在盲目地扩大裁判的权威,比如说,假设是判错了,也不允许提,保持了裁判的绝对权威。有道理,这一下冤案在此阶段再也没有平反与赔偿的可能了。结果呢?只能造成门球人越来越少,再加上离开门球场的门球人的对此不公的行为的宣传,可能的门球接班人也逃之夭夭了,门球陷入了绝大的困境。

  门球还是群体运动吗?人的咀有两种作用,一是吃饭,二是说话。吃饭是延续生命,说话是交流。不会说话就是哑巴了,哑巴是残疾人。门球场不让说话,不让运动员说话,那就是哑巴运动,残疾人运动。门球不能成为残疾人运动,是防残疾的运动,国家定名叫群体运动。

  该清醒了!世界门联的好东西,没有接受。如果是为了强调裁判的权威,我赞成。裁判必须有权威,可权威威胁到了将门球人都逼成哑巴人,这就不合理了。参赛运动员是活人,都会说话。在场上说话没有威胁到你裁判员,如果因说话超过10秒犯规,你该判就判,与你无干,可你为什么不让队员说话呢?团体赛打的是团体的结合,与共同的努力,队员之间互相鼓励,或短短的几句交流,这样的比赛场有多好呀!
  再不觉悟,场上不让参赛人说话,团体赛好像成了场上无人赛,将团体赛的参赛人数再压缩,就不成团体赛了。门球是群体运动,不能以变成单人或双人运动为主,那样,中国的门球场都移到大西北的广大沙漠,场地是一定够用的。可事实是中国内地没有那么多地方修门球场,场地资源与群体运动将形成严重的不适。门球,仍然是以广大群众参加的群体运动为主,并且当前或中国的将来,门球仍然是以老年人为主群体运动,广大群体快乐了,门球发展才是走上了正道。
  在门球场上不让参赛的老年群体说话行吗?老年人在参赛的门球场上的正常交流只会促进门球的发展壮大。说话越多门球发展越快,参与的人会越多。

点评

支持!  发表于 2016-5-15 00:11
有道理  发表于 2016-5-14 21:04
新乡快人老师分析发表结论好,支持! 门球赛场上,死气沉沉,没有激情,没有活力,没有观众观赏,不能走向大众化,市场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1 17:1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钱 +10 收起 理由
心球 + 10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