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萤火虫 于 2014-1-30 14:36 编辑
我认为一部较理想的门球竞赛规则
我认为一部较理想的门球竞赛规则:不应该伤害门球运动所有系统功能,应该具有门球运动原汁原味。
按照系统工程理论,去设计一种较理想的门球竞赛规则。 其实前人总结出的门球运行方案与规则,总的内容都是从长期实践中,不断发现、发明、创新、发展的结果。基本设计与运行框架是符合门球运动基本特点与规律。只是运作中的部分内容、随着时间的变迁,技战术运用日益优化、合理、不断发展、前进,才出现一些瑕疵,和新的不适。问题多多仅仅是一种假象。只要对原方案进行进一步改进、调整与优化,相信诸多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系统科学作为信息、控制和管理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用于解决各类日益复杂的、跨学科的较大系统的实际问题。 系统工程研究的内容是:系统的建模、分析、设计、优化、控制、预测和决策。遵照系统工程理论,让我们仔细来研究一下门球运动。 一、门球运动的建模: 门球运动应该包含以下所有合理、合法内容与行为。 1、门球活动:必然会出现有界内球与界外球的区别。 2、门球运动中的得分,是判定比赛胜负的最终手段。 3、门球运动中的撞击球,又是争取得分、限制得分,具有复杂、有趣、十分重要的技战术内容。 4、进门得分与撞击球又可以经常同时出现。 二、门球建模内容设计:(从建模的1——4项内容中来进行。) 1、界内球与界外球。 界内球:是正常运动的场内球,在运动中享受一切正常权利。 ﹡﹡﹡祖传规则一直以来就规定: ①界内球享受进门得分权。包括:自进、送进、撞进都可得分。 ②界内球自己进门除了可以得分外,还有一次续击权。 ③界内球进门前后如果同时撞击到球,还享有其他规定的相应权利。 界外球:运动出界的球。 界外球可以是:不慎自我击打出界的球;其他队员撞击出界的球;闪击、闪带出界的球;犯规被判界外的球等等。 ﹡﹡﹡现行规则规定: ① 界外球进场过门得分无效。 ② 界外球进场撞击球无效。 ③ 界外球进场撞击球判犯规,自球要拿出界外。 解说:界外球是参加比赛的一种特殊球。如何保持合理的参赛权益,又与正常的界内球在权益上有合理区分,这是目前门球 运动中颇感棘手、又是一个关键问题与节点问题。 从门球运动多年的实践中人们深深体会到:界外球权益设置得好坏,会牵涉到门球运动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并不简单、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 2、撞击。 ①有简单一对一的撞击(包括:正撞、侧撞、跳撞、贴靠、闪击等)。 现在规定:被撞击的球与自球均在界内,有闪击权和续击权。 ②复杂的撞击:指同时撞击到两个以上球,或是在进门前后又同时撞击到球。 现在规则规定:同时击打到数个球以后,有相应数量的闪击权与续击权;撞击到数个球获得的续击权可以与进门获得的续击权进行叠加使用。 3、得分。 界内球进门、撞柱都可以得分,没有任何问题。关键问题是出在得分以后球如何运作上以及其他一些细节问题上。 ①现在规则规定:满分制是退出或结束比赛。循环得分制是撞柱球得分以后必须出场、再轮到重新进一门时,到开球区去进一门。
满分退出比赛不好,撞柱退场、重新到开球区去进一门又有百害而无一利。 ②现在规则规定,对于妨碍进一门的球,击球员可以申请裁判员临时移开球。 申请临时移开的球,实际上并不妨碍击球员击球。是可移、可不移的球。实践证明移开反而会引发事端。 ③现在规则规定:进一门前后同时撞击到球以后,不算双多杆球。撞击到门前球移动无效,撞击到门后球移动有效。无闪击权、无正常撞击球获得的闪击权与续击权。 4、特例,在得分前后又同时撞击到球。这方面类型有多种。 现在规则规定: ① 进一门得分的同时又撞击到球,不作为双多杆球论处。撞击到门前球移动无效;撞击到门后球移动有效,无闪击权与续击权。 ② 其他在进门(二、三门)得分同时又撞击到球,算相应的双多杆球,有规定的闪击权与对应叠加的续击权。 ③ 撞柱得分同时又撞击到球,只有得分权。无闪击权和续击权。 三、门球运动建模设计问题分析: 1、界外球如何进场问题? ①界外球进场进门不得分、进场撞击球无效、进场撞击球算犯规。(这就是现在执行的方案。) ②界外球进场进门不得分,进场撞击球有效、不犯规。 ③界外球进场进门得分有效,进场撞击球有效、不犯规,皆无界内球正当、合理的续击权。 按照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理念:应该以第②方案为最好。 好处:
①、消除了界内球与界外球种族歧视、不伤击球员自尊心。 ②、界内球与界外球在权益上有区别。界内球作用固然巨大,但是界外球的作用也有不可低估。 ③、改进以后的界外球有作用了,可以提高运动员参赛积极性,可以彻底扭转界外球多,造成的一边倒局面。 ④、可以促进门球运动各项技战术全面、和谐、深入发展。双多杆球技战术不必得到限制与取消。 按照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理念:原规定的方案①,由于双多杆球正常运作,界外球权益设计过低、不尽合理。实践证明:会造成一方界外球太多、而且会产生连续、多次、无奈的界外球现象出现,会使比赛天平砝码向一边倾斜,失去公平合理竞赛条件,出现球场上较难逆转的一边倒局面,这些都违背了参赛运动员的期盼与愿望。 按照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理念:现设计的方案③,也有重大弊端。如果设计界外球进门可以得分,极易出现界内球有意击打出界,方便下一杆不受任何攻击、保证进门得分的投机取巧行为,绝不应该提倡。 2、一边倒问题。 一边倒问题源自于界外球问题。 有关界外球形成,上面已经分析、罗列出了各种可能。界外球并非是双多杆球的专利。一边倒问题全怪罪于双多杆球,实属有牵强附会的感觉,有枪打出头鸟的倾向,不能令人心服、口服。 现在球球双杆球被灭绝了,多杆球不见了,进门双杆球次数被限制了,一边倒现象、一边倒问题并未彻底得到解决。所动的大手术对错与否,难道不应该进行认真反思吗?在对双杆球要不要动手术时,早已有人下结论:比赛中只要有一、两杆双杆球就足可以造成球场上一边倒局面产生。实践验证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其实一边倒问题根子关键在于界外球进场权益设置得不尽合理。 如果允许界外球进场撞击球移动有效,不判犯规。那么界外球再多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界外球可以连续、多次压得击球员喘不过气来。击球员必然会变得死气沉沉、毫无活力,精神状态完全不像参加正常比赛那样。 这样的规定,这样的比赛,能使门球运动有看头、能够吸引更多人参加、能够吸引广大观众喜爱、观看吗? 按照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理念:还是回复双多杆球合法运作权利,取消界外球进场撞击球犯规的规定,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一边倒问题。这才是改进门球运动竞赛规则的上上策。 3、10秒逾时犯规问题。 10秒逾时犯规问题多发季节,是得分封顶机制的必然产物。 得分封顶:由于怕得分到顶退出比赛,造成时时处处精密算计,宁愿控制球场局面、也不愿多得分,造成比赛分数十分接近、相差无几。越是接近比赛尾声、特别是最后几棒,均能够轻而易举的进行翻盘,达到反败为胜的作用。 比赛现场出现以微弱的优势领先、又达不到完全能够控制球场局面的球队,唯一能够做到对自己有利的做法:要么继续多得分、扩大比赛成果。这又很难、一时半会做不到。简单的办法必然是:采取有意拖时、延时、超时的举动,不给对方以反败为胜的时间与机会,将微弱的胜利拖向比赛终点。 按照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理念:只要引进了得分不封顶机制,即使恢复正常的双多杆机制,由于此时造打双多杆球的温床、土壤、时间、气候条件都发生了彻底变化。以往可以悠闲自得的造打双多杆球温床已不复存在。双多杆球、闪带球、擦偏球、跳球、中远距离撞击球等先进技术广泛运用,五彩缤纷战术得以飞速发展,必定会使比分拉开一定差距。 到那时不依靠全队技战术水平普遍提高,只依靠逾时犯规一些雕虫小技,就能够轻而易举反败为胜的时代将永远一去不复返。 我们可以预测和深信,随着得分不封顶机制运用得越来越熟练,届时的逾时犯规案例必将会越来越少。 苍蝇不会叮无缝的鸡蛋。得分封顶机制就是有意拖时、延时的缝隙。把这个缝隙堵住了,逾时犯规现象与问题可以说:是基本上解决了。 环境变了、大家认识会得到不断提高。即使出现有少量逾时犯规现象,竞赛规则有规定、裁判员判了,相信到那时同情逾时犯规行为、指责裁判员的歪风邪气,一定会像过街老鼠一样不得人心。何愁逾时犯规顽疾得不到妥善解决。
4、撞柱球如何运行问题。 开球区:顾名思义是为开球而设定的专门、特殊进一门区域。非开球的球,是不应该到开球区去进一门的。 门球有个规定,得分以后(过门、撞柱得分性质应该一样)、便可以获得一次续击权。为什么撞柱得分以后的球 ,不能按照这个常理去执行呢?非要退场、再到开球区去进一门呢? 实践证明:撞柱球先退场、再到开球区去进一门有百害而无一利。 百害: ①违背门球运动习惯做法。 ②毫无任何理论、道理支撑。
③繁琐、不连贯。 ④撞柱得分以后,进一门被保护、无任何风险,等于一门送分。 ⑤无风险、被保护进一门,还赠与战术上一定的控制权。 ⑥限制了撞柱球继续运行的复杂变化。 ⑦堵绝了门球运动继续向更深层次技战术复杂发展变化的渠道。 ⑧容易使教练员指挥、击球员击球产生判断上的错误。 按照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理念:撞柱球得分以后,继续运行将是最佳运行路线,为什么就不能执行? 5、进一门问题。 现在连一个简单的进一门,设计、处理也变得十分复杂。 比如:现在进一门前后撞击到球的定性、处理则难懂、复杂。撞击到门前球、为无效撞击。被移动的球要放回原位。撞击到门后球、撞击则有效,但没有闪击权。不管撞击到门前、门后球,都没有撞球应该获得的续击权。另外门前如果有妨碍进一门的球,现在规定击球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临时移开等等。造成难学、难懂、操作执行复杂、难。 按照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理念:只要取消可有、可无的“可以申请临时移开球的规定”。那么一门前虽然有妨碍进一门的球 ,也不得移开。击球员必须自己想办法去进一门。 简单的舍弃可有、可无、有了会出问题的可以申请“临时移开球的规定”以后,这样进一门撞击到门前和门后球的定性与处理就必然会完全一样。从此进一门的设计与规定也变成是一个简单、普通内容。 总结:按照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理念,新的门球竞赛规则将做以下一些改进。 一、引进得分不封顶机制。 二、恢复原来的不限双。 三、界外球进场撞击球移动有效、不犯规。 四、除了开球进一门特殊规定以外,得分同时(包括进门得分、撞柱得分)又撞击到球均属于双多杆球,可以继续运行。 五、取消可以申请临时移开球的规定。 六、继续执行10秒逾时犯规的规定。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粗浅认识与设想,不一定全面、正确。有待网友们继续支持、补充与纠偏。 建议:在修规的同时,门球人也应该为保护门球运动技战术文化遗产、为保护门球运动的原汁原味而进行不懈地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