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门中将 于 2014-1-19 11:46 编辑
关于闪击瞄准问题的探讨(修订稿) 杨门中将 不少球友、网友在平时练习或实战比赛中,闪击瞄准时,总觉得自己瞄得很正,但为什么闪击时他球总是跑偏?带着这个问题,自己也做了一些实验。闪击前瞄准时,有时自认为是自、他、目标球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其实不一定每次瞄准都准确无误。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检验闪击不准的有关环节: 1、是否真的瞄准了?放好球瞄准后,可起身后退几步,蹲下正面观察,是偏是正一目了然! 2、换一种方法,只要贴线放球,不瞄也准!也就是说将自、他球和一定距离(5-8米)的目标球沿着平整笔直的边线放置,然后按自己习惯的正常方法进行闪带,若中,说明闪击“一刹那”这一环节没问题;不中,那就是运杆有误或闪击点没找准。 3、与球杆软硬度(弹性)也有关系。球杆过软,裆下橫闪时在球槌接触击点的一刹那,球杆会呈微“弓”形,这时击球面向前微倾,所以正常闪击后他球一般会向目标球右方(面向目标而言)偏移。若球杆偏硬,闪击后他球偏移度明显减小,当然命中率也就明显提高。 纵观高手低姿橫闪(裆下持棒橫闪),瞄准后槌头、槌尾也并不完全与自、他球和目标球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槌头槌尾稍向前倾。运杆瞄闪时,瞻前顾后,自他兼顾(即扫视一下目标后,把焦点聚集在脚下自、他球连线外露的两个端点上,目视他球与小脚趾接触处正中最高点进行最后一击),8米左右目标一般都能命中。为什么正瞄斜击也能命中目标呢?这就与前边所说的球杆弹性大小有直接关系了。正是有了槌头槌尾前倾微调,才使得槌面因有一定弹性受力后变形微弓的球杆而得以校正。当然,槌头槌尾前倾调整角度究竟多大为宜,不能一概而论。只能因人而异,因球杆“弹性”大小而异,只有靠自己经过多次摸索演练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度”! 以上说的仅就裆下橫闪而言。若是立身侧闪,运杆时球杆与地面近乎垂直,即便球杆弹性较大,但球槌端面受力后球杆所呈“弓”形方向是和自、他球及目标球连接线的方向几乎是一致的,所以闪击后的他球是否会偏移目标中心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针对以上问题,自己在具体瞄准和闪击操作时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采用“槌头标尺瞄准”方法,首先确定“是否瞄准”的问题。 ( 一)、踩放球 左脚踩自球2/3处,脚尖(鞋前端)与自球对齐(身体下蹲脚跟着地后,自球前端自然微露,便于瞄准)。左脚与目标(球、门、柱)大致呈90度角,将待闪他球紧紧贴靠于自球左侧(图1)。
图1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168.png 半小时前 上传
( 二)、瞄准 右手握杆于40厘米左右处(从槌头底部向上算),用长度22厘米以上槌头(圆、方、斜面槌头均可,要求底部平顺。底翘式船型槌头不宜,因其瞄准直线太短)作为标尺,与地面呈45度角置于双眼左侧。瞄准时如木匠吊线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左眼闭,右眼睁),左手食指前后微调他球使之与自球和目标连在一条直线上(图2)。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358.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5473.png
槌头标尺可对准自球、他球、目标球边缘瞄准(图3a);
图3a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0232.png 半小时前 上传
也可对准自球、他球、目标球中心点瞄准(图3b); 图3b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3392.png
半小时前 上传 还可以对准距自球、他球、目标球前端1厘米处瞄准(图3c)。
图3c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50.png 半小时前 上传 前者(图3a)瞄准无遮挡,但易受虚光影响;中(图3b)因左脚覆盖自、他球有遮挡,瞄准稍有盲区;后者(图3c)有轻微遮挡,但视觉感好(本人采用后者)。练习者可通过比较,选择自认为方便的方法进行瞄准。
为克服悬槌瞄准时右臂的不稳定性,瞄准时球杆可轻贴于左上臂适当位置(图4a、图4b),这样槌头有依托,且与视线较近更有利于瞄准。 图4a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965.png
图4b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356.png图半小时前 上传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664.png 半小时前 上传
瞄准目标的远近与作为标尺的槌头角度大小成正比。瞄准距离愈近,槌头角度愈小(图5);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677.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778.png 半小时前 上传
瞄准距离愈远,槌头角度愈大(图6)。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5585.png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9792.png
2、根据球杆“弹性”确定闪击时运槌轨迹。 (一)、裆下持棒横闪。如果球杆弹性不太大(杆硬,如龙胄木杆、长寿碳素单节伸缩杆等),闪击前,球槌落地,球槌前、后端与自、他球四点要在一条直线上(图7)。闪击时,以肘关节为圆心,对准自球或他球中心点,棒尾微翘,就地划弧,撤杆到位,运槌舒缓自如,闪击急促有力。如果球杆弹性较大(如碳素三节、四节杆,下杆较细软),可用槌头边沿(如图7 槌头最下边细白色带箭头的中心线)对准自球或他球中心点闪击即可。由于槌头边沿闪击时作用力处仅为一个细点,不易滑动前移,相反,由于人的心理作用,槌边还会习惯性稍稍后移。这样即便球杆弹性较大,槌面向前滑移的情况也较少出现。特别是近距离闪顶球时,效果更为明显。
图7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9625.png 半小时前 上传
(二)、起身直立侧闪。瞄准(不必将球杆置于裆下,可手提球杆下端10厘米左右处,这样更便于瞄准,且节省时间)动作完成后,起身并稍移动右脚向前至合适位置,右腿微屈,球槌落地,闪击方法与上述横闪“正瞄正击”方法基本相同(图8)。 图8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192.png 半小时前 上传
(三)、摆尾调角,正瞄斜击。在低姿橫闪时,如果所使用的球杆弹性较大,在目标、他球、自球、槌头、槌尾五点成一线后,可将槌尾稍向前摆动一厘米左右,在正常瞄准的情况下进行闪击。 初学门球者,对各种闪击方法,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揣摩,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那才是最好的方法。 抛砖引玉,与球友网友们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4.1.19修改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