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毕拉达克姓——源于赫哲族,出自清朝时期赫哲族毕拉达克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赫哲族毕拉达克氏,分居于毕约(今辽宁抚顺浑河流域)、哲鲁(今黑龙江下游地区)、库叶岛(今俄罗斯库叶岛)等地区,世代以捕欲、狩猎为生。在明末后金时期,毕拉达克氏部族多有加入有满族者,因此也成为满族姓氏,清朝晚期以后,赫哲族、满族毕拉达克氏多冠汉姓为毕氏、贺氏等。
使用道具 举报
西林觉罗氏——满族姓氏之一。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西林,满语“士兵中佼佼者”。世居宁古塔、汪秦、哈达、扎库木、佛阿拉、长白山等地。西林觉罗多分布在镶蓝旗,小部分在正蓝旗,还有很少部分隶属于镶白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黄旗,另外镶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和镶黄旗的包衣里也有西林觉罗氏。所冠汉字姓赵、鄂、岳、陈、黄、李、汪。
呼伦觉罗姓——满族姓氏。见于《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呼伦,满语“十小斗粮”,可能是善于务农的觉罗。世居黑龙江、叶赫、辉发等地。所冠汉字姓赵、呼。
德特齐特姓——德特齐特姓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德特齐特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德特齐特氏,亦称杜尔根基特氏,世居英郭和罗(今俄罗斯托木斯克州)。后也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在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德特齐特氏,多冠汉姓为德氏、杜氏等。
都瓦尔佳姓——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建州女真都瓦尔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都瓦尔佳氏,世居章集堡(今辽宁新宾章京河流域)。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都瓦尔佳氏多冠汉姓为杜氏、章氏。
叶赫那拉氏——亦称叶赫纳喇氏或叶赫纳兰氏,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王族。叶赫是肃慎(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于叶赫河(今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境内)得名,分同姓叶赫和异姓叶赫。叶赫部落号称叶赫那拉部。"叶赫"在蒙古语中是庞大的意思,“那拉”是蒙古语太阳的意思。叶赫那拉氏名人有;明珠——字端范,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金台石孙。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满洲,叶赫那拉氏,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康熙十五年,二十二岁时中丙辰科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后授三等侍卫,循进一等,武官正三品。那英——中国著名女歌手,华语歌坛90年代中首屈一指的实力派天后,首位获得台湾金曲奖的内地歌手。
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源于早期女真族。古女真人并不注重自己的姓氏,皆冠以部族名为姓。比如完颜部的人就很多姓完颜,叶赫部的人就大都姓叶赫。努尔哈赤远祖姓夹古,是爱新(旧女真“按出虎部”)部族的远支。遂其一支都冠以觉罗。遂随部族冠姓爱新(满语 aisin,金的意思)又因其为远支,则冠以觉罗(满语 远支的意思)。遂称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其子皇太极建国清朝,效仿汉制,取消远支大宗之分,使爱新觉罗成为一个姓氏。爱新觉罗氏名人:爱新觉罗·溥仪——(1906 年 2 月 7 日~1967 年 10 月 17 日),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1909 年到 1912 年、1917 年 7 月 1 日到 1917 年 7 月 12 日两次在位。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 年 2 月 12 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由前清皇帝沦为大汉奸,年号康德,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战败投降。8 月 17 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 年 8 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 年 12 月 4 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功格喇布氏,——源于.蒙古族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满族人也有引以为姓氏者,后蒙古族功格喇布氏及满族多所冠汉姓即为布氏。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扫一扫分享给微信好友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3 1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