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阿史那氏—— 为古突厥统治家族的姓氏,意为 “高贵的狼”或“贵族狼”,也具有 “蓝色” 之意,因此阿史那部也被称为 “蓝突厥”,蓝色并不是指其家族有蓝色的眼睛,而是指草原最高天神 “长生天 (腾格里)”,象征对突厥的最高统治权,该氏族主要与阿史德氏联姻,突厥灭亡后,被回纥人赶出蒙古草原。中亚东部,蒙古高原西阿史那家族投奔于唐朝,之后逐渐汉化改姓,目前已知的有 史、李、阙、默等姓。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客户123 发表于 2018-7-25 08:53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阿拉克塔姓——单一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察哈尔蒙古阿拉克塔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阿拉克塔氏,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地区(今新疆塔城)。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在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阿拉克塔氏,多冠汉姓为阿氏、常氏、张氏、白氏等。
阿拉边前姓——源于鄂温克族,出自清朝时期新满洲索伦部鄂温克族阿拉边前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温克族阿拉边前氏,鄂温克语为Alabinkin Mokun,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地区)。阿拉边前氏,是鄂温克族杜拉尔部的一个分支氏族,是明末清初鄂温克族乌鲁苏穆丹屯长杜拉尔·博穆博果尔的后裔族人,以居阿拉边前村为姓氏,即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尼布楚(阿勒巴金)乌库尔镇,称新满州姓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在清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族阿拉边前氏多冠汉姓为边氏。
阿颜觉罗姓——源于满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阿颜觉罗氏,出自明、清时期女真觉罗氏家族分支,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赵氏、肇氏、何氏等。
锡克特哩氏——满族姓氏,又作西克忒里、石克特立、锡得胡立,卦尔察女真,世居讷殷、乌拉、松花江、黑龙江沿岸,后冠汉字姓西、胡、石、奚、郗、邵等。
博尔和罗姓——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满族博尔和罗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博尔和罗氏。世居巴岳特(今内蒙古阿巴噶旗,山西天镇、阳高一带)。在清朝晚期多冠汉姓为博氏、罗氏、海氏等。博尔和罗姓名人:博尔和罗·海三岱——(生卒年待考),满族。著名清朝三等轻车都尉。
巴雅尔齐氏——源于满族,出自海西女真巴雅尔齐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巴雅尔齐氏,满语为Bayalhi Hala,世居诺罗(今黑龙江宝清)。巴雅尔齐氏是典型的满族姓氏,今已很少称呼,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巴氏、齐氏等。
拜英格哩姓——源于鄂温克族,出自元末明初期鄂温克族拜英格哩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温克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通古斯人种,有悠久的民族语言,是一个跨中、俄两国分布的民族,其拜英格哩氏是一个较大的氏族部落,亦称白亚格尔氏、白音格力氏。在中国境内主要居于伊敏(今嫩江支流诺敏河流域)、墨尔根城(今黑龙江黑河嫩江)一带地区。由于拜英格哩氏部落在嫩江流域历史悠久,分布较多,因此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在清朝中叶以后,中国境内的鄂温克族、满族、达斡尔族拜英格哩氏多冠汉姓为秋氏、白氏等。
宝里吉特姓——源于女真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宝里吉特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族博勒和部,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喀喇沁。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宝氏、包氏、李氏、郑氏、吉氏、鲍氏、卓氏、博氏、奇氏、罗氏、波氏、布氏等。
巴亚吉尔姓——源于赫哲族,出自元末明初赫哲族巴亚吉尔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赫哲族巴亚吉尔氏,为赫哲族最古老的七个氏族之一,出自古渤海国靺鞨族巴亚吉尔氏族,世居阿撒津、安达拉(今俄罗斯境黑龙江沿岸)、扶余(今黑龙江双城)等地。公元926年,辽太祖耶律亿(耶律·阿保机)率军灭渤海国,巴亚吉尔氏族辗转迁居于黑龙江延安地区生息繁衍。清朝中叶以后,赫哲族、满族巴亚吉尔氏多冠汉姓为巴氏、吉氏等。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扫一扫分享给微信好友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3 18: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