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傲然挺立

姓氏百家及其来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773、枚姓

  枚姓——来源:枚姓出自周代有衔枚氏官职,其后以官名为氏。周代时,设有掌管各种禁令的官,其中有衔枚氏(禁喧哗)等共七职。由于禁令近于刑法,故属之司寇。衔枚氏之后,有以祖上官名为荣,遂以官名中的枚字为姓,称为枚氏。枚姓名人:枚乘——字叔(公元前?-公元前140),淮阴人,汉初文学家。枚皋——字少孺(公元前153-公元前?),枚乘庶子,也是有名的汉赋作家。










折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0: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1-18 10:33 编辑

                            774、慈姓
        慈姓——来源:1、源于姬姓,出自帝颛顼高阳氏才子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苑》中记载:"高阳氏才子之后,美其宣惠慈和,因以为氏。"史籍中记载的古慈邑,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所辖之藁城市一带地区。2、源于妫姓,出自元朝末期江西(义门)陈氏家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元朝时期陈氏祖上曾在安徽省桐城县枞阳镇做官,后留居枞阳。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战,陈氏兄弟六人当然属于陈友谅一派。当朱元璋的部下徐达率明军攻打枞阳时,陈氏六兄弟带领枞阳民众守城,城池被攻破,六兄弟躲藏在破旧庙宇里,躲过被捉之难。陈氏兄弟认为是菩萨保佑,看到庙里扁幅上有“慈航普度”四字,决定改陈姓为慈姓。3、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齐国君主姜尚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路史》中也记载:姜太公逝世后,齐国君位传至齐乙公姜得后,齐乙公有个嫡子叫姜慈毋,即位为齐癸公。在姜慈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慈毋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慈氏、毋氏。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慈姓名人:慈云桂 ——(19171990)中国科学院院士。慈云桂——(1917~1990),世界著名计算机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1: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1-23 09:30 编辑

                              775、密姓

密姓——来源:1、出自姑姓,以国名为氏,商代有密须国,被周文王所灭,其后人以密须为氏,简为密氏。2、源于姬姓,出自周朝时期密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期,密国被郑国所灭,成为郑国的附庸邑。其国子民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密氏。3、源于党项族,出自西夏时期的党项族密纳克氏族,取谐音汉字“密”为姓氏,称密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4、源于蒙古族的鄂密特氏、乌密氏、苏密尔氏。后有冠汉姓为密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称密氏。密姓名人:密不齐——(生卒年待考)字子贱;鲁国人。著名孔子弟子之一,鲁国大夫。密 忠——(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大臣。密 佑——南宋庐州人,咸淳年间官江西都统。密 定——明初金筑安抚司人,洪武四年归附明朝,授予密定为安抚使,世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1: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1-19 11:58 编辑

                        776、德姓
       德姓——源于古安息族,出自汉朝时期西域德若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德若国在汉武帝时期即与西汉王朝往来,在东汉时期归化,部分国人入朝后留居中原,取原国名的谐音汉字“德”为姓氏,称德姓。德姓名人:德振——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原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任副编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777、尼姓

尼姓——来源于满族尼佳氏、尼马察氏。两族乃八旗镶蓝旗姓氏,后入关,改汉字姓尼,称尼姓。尼姓名人:尼江——明朝明武宗正德年间举人。尼良直——河北巨鹿人,为明朝举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1: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778、京姓
       姓——来源:1、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儿子段被封于京,其后人以京为氏,称京姓。2、改姓,西汉京房,原姓李氏,改姓京氏。京姓名人:京房——字君明,本姓李。西汉东郡顿邱人,因其爱好吹奏音律,自定京氏,曾任魏郡太守。京镗——(1138 -1200)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宁宗庆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京相璠——晋代著名学者、地图学家。著有《禹贡九州地域图记》十八篇并绘制:"一寸为百里。"的全国地图《方丈图》。


折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3 06: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09: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特色邮箱 发表于 2018-1-23 06:23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道!

谢谢特色邮箱老师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09: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779、英姓

  英姓——来源: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十二庚》记载:"皋陶之后,封国于英。春秋时,楚灭英,子孙以国为氏,称英姓",另据《姓源》云:"皋陶后仲甑,封六、英。后因氏。"因为皋陶是黄帝的后裔,所以英姓也是黄帝后裔。英姓名人:英布——汉朝九江王。英文受——明朝永乐举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1-23 10:18 编辑

                          780、皋姓

皋姓——来源:1、源于偃姓。出自远古东夷部落少昊氏族皋陶氏之后。春秋时期的英国、六国等小诸侯国,都是皋陶的后人所建之国。皋陶的后裔子孙皆以祖先为荣,其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皋陶氏,后省文简改分称皋氏、陶氏等。2、源于姒姓,出自广陵族之春秋时期越国大夫皋如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称皋姓。3、源于赤狄族,出自赤狄分支东山皋落氏。皋落氏族人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皋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皋姓名人:皋陶——生于公元前21世纪,黄帝之子少昊之后,是中国司法的鼻祖。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










折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9: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781、寻姓

        寻姓——源于斟鄩氏(夏后(氏)同姓诸侯),以国为氏。据《寻氏族谱》记载,夏朝从“太康失国”,“羿、浞代夏”到“少康中兴”的四十多年中,斟鄩氏曾两度失国。其后代有以鄩为氏者,后去邑为寻氏。(据《说文解字》讲:“邑即’ 阝’(今也叫右耳旁)。去邑为寻氏”即表示他们是失去了国家的“寻国人,从此寻姓便脱颖而出,形成独立姓而流传至今。寻姓名人: 寻銮炜——字管香,号幼云。山西荣河人,道光丙午登贤书,壬子(公元1852)科进士。寻相——唐大将军,山西太原府人,是隋末第一批跟随刘武周起兵于马邑的老将,尉迟敬德是由寻相引荐给刘武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20: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782、主姓

主姓——来源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之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邦后,让王位于儿子赵惠文王, 自己号为主父(即太上皇)。其支庶子孙以祖号为姓,乃作主父氏,后单姓主姓。主姓名人:主父偃——临淄(今山东临淄)人,汉武帝时大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2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1-25 20:29 编辑

                              783、祭姓

祭姓—— 源自姬姓,周朝时有祭国,为周公姬旦的第五个儿子的封国,爵位为伯,故名祭伯。祭伯的子孙,有的"以国为氏"而姓了祭,称为祭氏。北)祭姓名人:祭 遵:字弟孙(?-33),颍川郡颍阳县(今河南省襄城县东)人,随从刘秀平定河北,以军功封征虏将军颖阳侯。祭彤——字次孙,征虏将军颖阳侯祭遵之弟。因为祭遵的功绩,祭彤在建武初年就被光武帝任为黄门侍郎、偃师长,跟随在刘秀左右,永平年间官至太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1-26 10:40 编辑

                      784、竟姓

竟姓——来源:1、源于芈姓,出自黄帝轩辕氏第五十六代季连后裔,属于封邑名称以为氏。楚顷王襄,名熊横,迁都于陈邑,其公族后裔中有被分封在竟陵(今湖北天门),遂以地名为姓氏,称竟氏。2、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境卫官员,在楚国有守边将领,专门负责边境守护。在古代,"竟"字假借"境",其将领即称竟尉。竟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卫姓氏者,称竟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0: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785、夜姓

夜姓——来源:1、复姓祁夜姓化简为夜姓。2、复姓叔夜姓化简为夜姓。3、《周礼夏官有掌漏刻之官挈壶氏,掌夜官者之官,其后有夜氏。4、蜀松潘蛮有夜氏。夜氏名人:夜珠——山东人,正德间任光禄寺丞。夜景光——山西太原人,万历太原府指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