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家姓——来源:1、源于姬姓,出自周孝王之子姬家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姬家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家氏。2、源于复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家仆氏,属于复姓简化省文为氏。3、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诸侯、卿大夫的家之臣家老(家臣),亦称家宰、家相。在家老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家老氏、家宰氏、家相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家氏、宰氏、相氏,4、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家宗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家宗人由周王室大夫担当,专职负责掌管卿、大夫的家族祭祀之礼,隶属于春官府斯管辖。在家宗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家宗氏、宗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家氏、宗氏。5、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家马厩令,专职掌管皇帝马厩,负责饲养、管理皇室的马匹(家马厩令下设有家马厩丞、家马厩尉等官职),在家马厩令、家马厩丞、家马厩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家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家氏。家姓名人:姬家父——(生卒年待考),宗周人(今陕西西安)。著名西周王朝末期诗人,家氏鼻祖之一。家羡——(生卒年待考),汉朝人,著名汉朝官吏。家横——(生卒年待考),字仲本。著名宋朝经学家。家勤国——(生卒年待考),四川眉山人,著名宋朝学者,著有《春秋新义》。家铉翁——(公元1213~1297年待考),字则堂;四川眉山人。著名宋朝大臣、学者。著有《则堂集》六卷,《彊村丛书》辑为《则堂诗馀》一卷。
使用道具 举报
斯姓——来源于“史”姓。据史料载,东汉建安末年,斯姓先祖史伟从鲁国滋阳调至东阳后侣村做官,见到狱中有许多遭受不白之冤的犯人,非常同情就释放了他们,当时吴大帝孙权大怒,认为史伟不遵守法令,擅自释放罪犯,要宣判史伟死刑。史伟的两个儿子史郭、史从泣血陈情,愿捐躯代父行刑,孙权为他们的孝心深深感动,于是下诏赐他们为“斯”姓。斯姓名人:斯行健——古植物学家 1901年3月11日生于浙江诸暨。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1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4年7月19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我国古植物研究的先行者。
呼姓——来源:1、呼姓从呼延姓分离出来的,为躲避朝难。 2、汉代中原有仙家名“呼子仙”,也是一出处。 3、经查考千家姓来源,呼姓来源于匈奴族一支,原为复姓,先后延迁呼衍儿--呼衍--呼延--呼,最早宋朝时期流入中原。呼姓名人:呼禹——南北朝时,前赵名臣。
耳姓——来源: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阳子(李耳),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2、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如耳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3、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末期楚国官吏耳目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4、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属于避难改姓为氏。5、源于官位,出自汉末三国时期官吏珥笔,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6、源于西南夷,出自汉朝时期南夷儋耳番,属于以民族称谓为氏。耳姓名人:耳元明——(生卒年待考)山东即墨人。著名明朝地方官吏。耳元明在明洪熙年间(公元1425~1426年)任抚州卫(今江西抚州)断事官知事,官位从八品,相当于县令。
以姓——来源:以姓来自外域,祖先以卜拉欣(Ibrahim)为阿拉伯人,唐时由西域沿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后定居陕西渭南,距今千载有余。据史料记载,唐、宋、元时多用西域复姓,自明统治者强迫外域人汉化,仿《百家姓》用谐音或以名为姓改用汉姓汉名。入国随俗,改复姓为单姓,取"以卜拉欣"首字"以"为姓,此乃以姓之来源。以姓名人:以抚宸公——字简堂(1518-1603),祖籍陕西渭南,乃以卜拉欣后裔,明朝武官,官封"都指挥同知",明嘉靖后期,奉命领兵南征广西浔州(今桂平县)、庆远(今宜州)有功,封"都指挥义宁协戌"。
天姓——来源:中国百家姓之一,相传是黄帝之相天老的后裔。天姓虽古老,分布也较广泛,但是稀少,属于稀有姓氏之一。目前天姓人主要分布在河南卫辉、汤阴、巩县、浙江上虞、余姚、广东顺德、四川中江、安徽淮南、台湾高雄、河北乐亭、香河、江西宁都等地。天姓名人: 天福臻——1927年6月生,辽宁庄河人。中共党员。一级美术师。天志义——1934年生,河北肃宁人。二级演员。在电影《大浪淘沙》、《三峡情思》、《死亡启示录》,电视《大别山》、《新儿女英雄传》中扮演重要角色。
颛姓——来源:罕见汉族姓氏。据《元和姓纂》云:“颛帝之后;或颛臾之后。” 《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云:“颛帝,即颛顼高阳氏;颛臾,春秋时小国。”颛帝乃黄帝后裔,所以颛姓源于黄帝。北京,山西太原、临汾,湖北武汉,云南陇川,四川成都等地有分布。
鸡姓——来源:鸡姓由来多传奇说法,如:奚隹”说、奚鸟”说、明朝奚廷拱后裔等,这些说法显然殊途同归——都认同鸡姓是从“奚”姓演变而来,但却一直没有权威说法。鸡姓,是岭南地区特有的罕见姓氏,也是唐代佛山最为兴旺的姓氏。据《中国姓氏大全》等多部资料记载,鸡姓是佛山土著四大姓“鸡、田、布、老”之一,在上海、云南也有分布,但如今最为集中的应该在广西东兴。据广西当地媒体报道称,东兴一带姓鸡的约有1000多人,防城港市防城区、钦州、崇左等一些地方也有少许。
吾姓——来源:根据《路史》记载源于己姓,为夏昆吾之后。公元前2400多年前,黄帝(第一世)之第八世孙山东昆吾国(今河南濮阳)。吾姓名人:吾渭——宋开宝九年(976年),被敕赐为都督,实授三衢太守。吾粲(?―245年),三国时吴大臣。字孔休,吴郡乌程(今浙江吴兴)人。黄武初,与吕范、贺齐等以舟师拒魏将曹休,迁会稽太守。后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累迁太子太傅。吾绅——(1381―1441年),字叔缙,号纳斋。浙江开化县人。自小聪颖,经书过目不忘。明·建文四年(1402年),考中举人,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及第。深博皇帝朱棣的称赞。被任命参与修撰《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及《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等。
斗姓——斗姓是一个非常古老姓氏。其来源:1、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夏禹后裔楚国公族斗伯比,属于以国名或封邑名称为氏。周平王七年(公元前764年),熊仪逝世,被尊为“若敖”。楚国君主自此始有谥号,并有若敖氏一族。若敖氏的一支后来在楚平王时期曾造反试图夺权,结果被楚平王镇压下去。熊仪曾娶妻于鄠,生子取名伯比,伯比被封于斗邑(今湖北郧西),以邑取姓,史称斗伯比,从此楚国开始有斗氏一族。2、源于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氏,如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哈尼族原哈斗氏,后有取汉字谐音“斗”为姓氏者,称斗氏。斗姓名人:斗伯比——(生卒年待考),芈姓,亦名熊伯比,若敖熊仪之子;斗邑人(今湖北郧西)。著名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氏鼻祖。斗谷于菟——(生卒年待考),芈姓,字子文,斗伯比之子;斗邑人(今湖北郧西)。著名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斗 廉——(生卒年待考),芈姓;斗邑人(今湖北郧西)。春秋时期楚国著名将领、军事统帅、思想家。
伞姓——来源:伞姓来源没有确切的文字资料能够表明伞姓的起源。其传说有:1、五兄弟躲难:五兄弟因逃避追杀,外逃,到一地方后,怕聚集被全部杀掉,决定分散逃走,后商量以伞为姓,希望以后后人相聚,伞姓皆为一家,因繁体字为人下面有4个人,暗意兄弟五人。2、朱元璋后人:清军进关,作为皇族的他们逃离北京,其中一个家族相约以伞为姓,希望后人能够相认。推算伞姓可能也就有400年左右历史。伞姓的名人:伞冶男——1951年6月生,黑龙江省宾县人。大学学历。仿真器研究室主任、副教授,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系统仿真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扫一扫分享给微信好友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