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一抹秋风

[新闻] 郑炜—球王争霸赛—历届球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5 17: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门球狂人和一抹秋风老师的报道! 013.jpg 图为第二届球王争霸赛时与郑炜老师合影.

点评

谢谢一泓版主珍贵的照片,让我认识了郑炜老师。  发表于 2013-2-4 21:53
谢谢一泓版主珍贵的照片,让我认识了郑炜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7 18:38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9: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抹秋风 于 2013-2-12 11:19 编辑
一泓 发表于 2013-1-25 17:39
谢谢门球狂人和一抹秋风老师的报道!图为第二届球王争霸赛时与郑炜老师合影.

                                       焦兰贵--封面人物t.jpg
  门球先锋——访门球先锋派代表人物焦兰贵
                                                     作者:郑伟
中国门球当前技术水平远远落后战术水平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感谢您接受本刊专访,久闻您的大名,您在门坛赋有“门球小子”和“门球少帅”的美称,曾频频率领省、市、行业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门球队征战南北,参加了国内举办的各种大型门球赛事。近年主要致力于门球技术的研究工作,且已取得了开拓性成果。中国门球运动迄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它由最初的福利性日渐转向市场化经营,也由康乐性向竞技性锐意蜕变,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焦兰贵(以下简称焦):当年的众多单位领导都非常重视门球,每次比赛都出钱资助,动辄上万,本来指望能拿回名次来的,结果连线都出不了,那你说惭愧不惭愧?关键是思想上还认为门球运动是单位的福利事业,康乐休闲活动,没有上升到竞技体育的意识。中国门球的技术怎么办?我个人认为这才是中国门球当前最值的关注的问题上。因此中国必须尽快在两三年内提高门球技术才行。记:您对当前中国的门球技术水平如何评价?焦:毫不留情地说,中国门球虽然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但门球技术水平非常平庸,没有较大的发展。我认为中国的门球运动必须从零开始,重新规范技术动作,否则很难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来源:
《门球之苑》2006年第01期




点评

图一和球友刘建军合影图二左起蒋世闽,卢纯,周正,乐国军,一泓合影于张家畀第二届球王争霸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5 20:01
发表于 2013-1-25 20: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抹秋风 发表于 2013-1-25 19:32
非常感谢一泓老师发来的珍贵照片!感谢您的关注!盼望多提供宝贵资料!

014.jpg 图一和球友刘建军合影 012.jpg 图二左起蒋世闽,卢纯,周正,乐国军,一泓合影于张家畀第二届球王争霸赛<2007>

点评

谢谢您的珍贵照片!  发表于 2013-2-3 20:43
您能提供所参加《球王争霸赛》的有关资料和照片吗?  发表于 2013-1-27 19:09
在这里见到了刘建军的照片,在张家界参加球王争霸赛就是他给我指挥的,使我挤进了16强,不然我一场也赢不了,很是想念这位门球界的名将。  发表于 2013-1-27 18:54
感谢您发来的珍贵照片!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发表于 2013-1-25 20: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21: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抹秋风 于 2013-2-12 11:31 编辑

左起:焦兰贵、张广纯、赵光军
焦兰贵.jpg

[这个贴子最后由 luxi100 在 2006年05月08日 19:56 重新编辑]


                                                 焦兰贵——何许人也
                                             王鲁西

           2006年全锦赛结束后,便来到石家庄正定—焦兰贵的故乡。学习、充电。
    朋友见面,半句“好”的问候语都没有,直接切题赛况。这就是焦兰贵,直率、简单,以最直白的方式告诉你:朋友,到家了。
    初次到正定是2005年底,参加完全国冠军杯总决赛,带领全队来体会什么是焦式打法。见面后焦老师让队员们打几杆。看过后说:“这不叫打球”。一点鼓励的话都没有,不但不给里儿(礼)连面儿(面子)都不给。不过从话里可以看出焦老师的真诚,从他诚心地传授和耐心地教学中,我们对焦老师这十来年对门球的执著、投入和研究所做的巨大付出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他每天1600—1800杆的高强度训练方式在场上重复着各种击球动作。他不是为练球而练,而是通过球的运行轨道,观察球在运行中由于场地的原因会出现哪些情况,球和球撞击后会出现那些异想不到的“奇迹”。而他在研究这些“奇迹”的形成原因,是在什么情况下,如何掌握杆、如何出杆、如何发力、在击球时击自球的哪个部位、自球与它球什么部位撞击才会出现这种奇迹。通过摸索、研究、反复地操作,总结出一套规定的动作,使这些球场上偶然出现的奇特撞击效果变为可控、随时、随心便可打造出来的定型的技巧动作,奇迹变为常规。这就是他十几年来上百万杆次经验积累的焦式技术形成过程。
    二、为能打出各种角度最佳效果的球,他研究出一种独特的“锁定站位法”。这种站位法解决了他平时观察到的击球员在做击球动作时,由于视觉产生的误差、由于过一门时放球角度的不同、由于握球杆的肢体部位不同,而产生的力度误差,对这些误差通过锤头后尾部4、5点和球杆上的6点给以适当的调整,以调整了的点和点形成的线,为运行轨道,双手发力带动球杆运动,槌头是受作用力在轨道的运行中以被动的形式撞击球而完成了撞击效果。
    二十几年来,我国的门球一直是他球、自球、和槌头中心点为三点一线的击球法,同射击原理一个基点。无论是撞击还是分球都是在三点校正后,双手握杆,将槌头沿着他球和自球中心点的放射线回拉、凭手感直击,以槌头撞击球形成撞击效果。而焦兰贵研究的击球法不存在他球、自球、和槌头三点一线的问题。他的槌头的回拉运行轨道任何时候都是斜向的。这是一套全新的思维理念,是和以前完全不同的另类击球法则。
     三、“逆向思维瞄准法”。焦兰贵总结了一套七点瞄法,其精华在于杆上的6、7点和槌头尾部4、5点相结合的三角后视瞄准法。他将槌尾的4、5点左右两侧分为若干点,根据分,擦球薄厚的不同角度,以6、4点确定方位,以7、5点进行微调,所达到的效果即轻松又精确。
自球在边线,被撞击的球离边线仅十几公分的情况下,焦兰贵能发力分球使自球延边线前行十几米,打出内旋香蕉球的效果。足球大师们能提踢出的香蕉球在门球场上也能再现。
    焦兰贵已把球杆练得看成为一根线。记得上学时书中写道,古时候练射箭者,为了练眼力,每天都看铜钱孔,最后将铜钱孔看成车轮一般大,在射靶心时百发百中。把球杆看成一根线可能是同理吧。他把杆上的6、7点和槌尾的4、5点及4、5点左右两侧若干点连成若干条线,沿着这些线引发的撞击而产生的不同效果,也可说是新技术产品吧。刚才所说的门球上的香蕉球,还有左右两侧擦顶分球、远距离跟进球等,都是他多年来,将一些奇迹球,变为随时可控制、操作出来的定型动作。是门球发展史上的新创举。
    这两天实地观摩了焦兰贵练球,一个人场上100个球全是他的天下。
1、一百个球全部在四角,先做24米击球到位、找感觉、熟球性。最后,球全部堆积在一角。
2、练习轻过一门,每个球都好似醉鬼般晃进一门。百杆过后,我发现门后堆积的球呈心状,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3、一门后5米撞击一角的球,从被击球的运行轨道观察地面平整情况,从中调整瞄准误差,百球又返回一角。
4、利用一角边线外的围墙为栏做擦球练习,薄擦、中擦、厚擦,令我惊叹的是七米以上远距离擦球。一般队员练习擦球是1—2米,远的3—4米难度就够大了,但焦兰贵给我演示了7、8米以上的擦球,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有队员把这项例为一项训练科目。
5、过一门后停13.5米处,百杆过后,在二线靠边处又是一堆球。有几个球 因撞柱改变了方向,焦兰贵将它们一一闪送轻靠在球堆的边球,作闪球密贴的训练。在全部训练过程中,他从来没有因某个球在单处而用脚踢过来或使用槌头拉过来,一律以击球、闪击的方式将球归位。
6、 在两米的扇形半径内将球从二线闪回一角,每一杆球的瞄准动作都是全蹲形(这是他规定的标准动作)。起身拿球,在全蹲瞄准一百次,强度之大,不用描述各位心中自会有数。空手做一百个站立、下蹲、腰腿也会有感觉,更不用说除了拿球、放球、瞄准外,还要用双手持棒仔细闪球。
一小时二十分钟六百多杆的第一练习结束,抽只烟,喝口水,说几句话,休息十分钟便又进入第二阶段。
7、练习擦球,从一角到二角。没有长时间的站位、瞄准、调整,而是快速,轻松出杆。就像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发球机的出球频率。不是现场实眼看到,真让人难以相信擦球有这样流畅的动作。
8、十五米撞击球,百球又从二角又返回一角。
    八百杆的训练指标上午任务完成。
下午三点到球场,练到五点三十分,又进行了六百杆的单项训练。
七点吃完晚饭后,因有灯光又进行了一小时训练。练习进场压线,十个球为一组,最后每个球都像杂技演员般立在边线上。最为精彩的是快速跳球,正面跳、左侧跳、右侧跳,如行云流水,令人眼花缭乱,让我大饱眼福。上、下午一千六百多杆的训练,我看个满眼。晨练还没有包括在内。
    目睹了焦兰贵过人的训练方式。我觉得焦老师对门球执著地投入、付出和对门球潜心探讨、钻研、摸索,创出了门球的新理论、新理念。焦老师是想把中国门球打造成美国NBA式的,让人们感到是一种享受的运动。他希望将自己对门球所研究的收获和感受与全国球友共享。门球人本就是一家人,焦老师发自内心地说:“如果我们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到国际赛场跟外国选手一决高低,为国争光,那才叫真本事呢!”
    我原来以为焦老师在唱独角戏,在单打独拼呢?第二天一大早从外地就来了一批弟子,下车就直奔球场,挥杆就开练。他们也期待着在擂台赛上与全国球友交流切磋,共同提高球技。

[这个贴子最后由 luxi100 在 2006年08月02日 14:04 重新编辑]


 
      再一次来到焦兰贵老师的正定基地,晚饭后焦老师递给我两大本训练日志。这是老焦这几个月来每天训练的项目、数量、时间的记载。月复一月,日复一日雷打不动,看后,让我特别发生兴趣的是:每一次来拜访都能看到他在门球技术上开发的新项目。

    第二天不到七点老焦又提着那两编织袋的一百个球来到球场,投入到一天的训练中。翻阅了焦老师的训练日志,又实地参观一天的训练,有许多感触,就将焦老师的击球法和二十年来我国门球的常规击球法,谈一点个人的观感吧。

    第一:瞄准方式。

    常规:三点一线瞄准法。按射击原理他球、自球、锤头中心点,以三点为基础,正瞄、正撒杆、正击球。锤头面与球接触时为90°。
焦兰贵法:七点瞄准法。从他球、自球到球杆分为七点。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考虑到人体重心的偏差,视觉误差,左右肢体形成的误差,左右手上下握杆发力时产 生的误差,都一一分析总结提前予以调整。采用后视法,看球杆和锤尾的二点进行瞄准,用焦老师弟子的简易白话讲就是歪瞄正击法。锤头平面与球相击时的角度不 是90°。打擦分球时越薄,锤头后移角度越斜,锤头面与球接触时的角度越小,这也是门球中香蕉球形成的原理。

     第二:跳球  

    常规:锤头击球后上部,以反射角的方向擦他球顶端,飞跃至目的地。
焦兰贵法:他所掌握的熟练程度可随心所欲地用快速击球法,让自球擦他球顶端,或顶端左右侧任何一个部位,以控制180°角内前方任何一位置的对方球的跳跃击球法。

    在打跳球时他研究出从手掌、手腕、小臂及大臂等部位打出推、砸、挑、提的四种发力法击打的跳球,以解决击打效果的多样化。
     
    在闪击等其他方面的开发就不再说了,因百说不如一见,而且我的文字介绍也有局限性。

    老焦的几个第一触怒了全国许多球友。一人独有一块场地,并以百球进行训练,这两个第一是客观存在。关于“二十年也赶不上我”这句话的起因是,日本有60年 的门球历史,老焦之所以每天2000杆的练习是要赶上有60年门球史的任何一名日本队员的击球练习杆数。有了数量就是资历,有了资历才能谈的上经验。大运 动量的训练让他能从中体会到许多球体撞击后各种效果的积累。再总结出用不同的瞄准法、击球法解决这种有规则和特殊规则运行的规律。为我国的门球技术做些积 累,缩短和门球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20年”,是指任何一名国内门球运动员再打20年的杆数也不会赶上他这十几年所练习的上百万次杆数了。

     话到此我想也够透彻的了,对于我们任何一个门球人来讲,追求这种第一没有任何价值。

    老焦的技术开发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以前的三点一线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要是能够推广,我想,可能将为门球里程碑翻开新的一页。而且他希望今后像中冠赛 这样的大赛打破一些常规的参赛规程,组建跨省市的强强联队,打造中国门球的“NBA”。 因赶第二天早8点的火车,晚上老焦一直和我聊到凌晨3点。老焦深切地希望能和全国球友广交朋友,共同切磋探讨球艺、球技,为中国门球开创新的天地。



点评

焦老师说得好!“如果我们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到国际赛场跟外国选手一决高低,为国争光,那才叫真本事呢!”  发表于 2013-2-4 21:57
焦老师是门球大师。  发表于 2013-2-4 21:55
焦老师发自内心地说:“如果我们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到国际赛场跟外国选手一决高低,为国争光,那才叫真本事呢!”   发表于 2013-1-27 19:18
真是融入到门球之中,可敬还是可敬。焦老师是门球大师。  发表于 2013-1-27 18:48
发表于 2013-1-25 23: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山 于 2013-1-26 00:06 编辑


       作为门球人,希望能看到更多单位,个体,老板来参与搞球王争霸赛,涌现出更多像郑炜一样的人物,不愿看到处处设障,阻碍门球发展的绊脚石,我们所需要看到的是,门球发展有个健康渠道,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再不能让别人说门球是舅舅不疼,妈妈不爱一项运动。呼吁有关部门积极协作,发展门球才是硬道理。

点评

您说得对“呼吁有关部门积极协作,发展门球才是硬道理。” 谢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3-1-26 09: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09: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抹秋风 于 2013-2-12 12:09 编辑

焦兰贵大师在2011霸州精英赛比赛现场
焦兰贵IMG_4088a.jpg

                                    日记里的名人
                                                   --转自门球狂人帖
        随着《魅力门球》的播放,本来就出名的焦兰贵更出名了,和他一起在拍摄地共同工作过的摄制组有人在自己的日记里记录了名人,如下:
    门球,对我来说是项十分熟悉的陌生运动。平日里匆忙走过社区小道时,常常会扫见一群大爷、大妈手拿球杆悠然的敲敲打打。没有速度与激情、缺乏活力和对抗,自己总觉得这个运动项目了无生趣。

    这回我们到山东东营,一座海边石油城来拍摄推广门球的教学节目。在路上我一直很沉默,总感觉自己一点也没创作欲望。像以往拍摄《野钓全攻略》和《飞舞萨尔萨》时,在路上我都是会很兴奋的。这回预感告诉我节目的拍摄不会很精彩,当然更有的罪受的是导演,等回机房戒烟多年的他肯定会成个大烟枪的,哈哈。
    在现场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门球教练——持一口浓郁的河北普通话的焦兰贵。我感到如果教练不讲门球而是讲段子一定会很爆笑…
    在规则中,门球这个项目是需要依次过三个门和撞一次中柱来完成比赛得分任务的,其中过一门是最最基础的一环。老焦用手绢蒙上眼睛,表示自己能闭眼过一门。打了十来次,命中率为百分之百。此后,还有一节内容是专门讲如何命中10米,甚至15米长距离球。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门球没法做到精确控制,远距离击球纯属靠感觉—其实就是靠懵。可是没想到,别说打15米球,就是20米球,我们教练的命中率都能十之八九。我突然觉得这不跟台球差不多嘛?
    后面的教学还真验证了我的想法,教练还弄出了点更神的,这回他用了一种叫逆向锤头的坡型杆来打球,竟然使自球击中它球后能有明显的向后旋转,为下一杆做好走位。这招和台球里的缩杆极为相似。
    此后的拍摄我就把门球当台球看,越看越有门道。其实门球的战术有点像冰壶,也是要把对方的球尽量打走,使自己留下。同时规则和打法上又有点像台球,可以缩杆,可以走位,同时最关键的一点——过门,如同台球的落袋。
    尽管是在拍摄,这帮老爷子们打起来仍然是两眼放光,极度陶醉。我服了。看似无趣的门球,确实是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甚至是叔叔大爷们的最佳选择。户外、阳光、草地、琢磨战术、相互较劲、击节叫好。面对这样一群痴迷其中的长辈,我对着门球深深鞠躬。   
     (日志原文:
http://cctv-ydkj.i.sohu.com/blog/view/117603729.htm

点评

谢谢老师的报道!  发表于 2013-2-4 21:5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15: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抹秋风 于 2013-1-28 22:47 编辑

转:“我是门球”帖
               常胜将军徐卫国

                                     常胜将军徐卫国1.png
他是门球界的传奇人物,他将贴脚打法的精髓总结并运用自如,他在二十多年的征战中取得了无数辉煌战绩,他培养了一批胜利油田的门球人,他就是被我们誉为常胜将军的徐卫国。他对门球运动的贡献毋庸置疑,但是他在自己的《六十感言》中把这些成绩归功于老师、领导、特别是他的母亲和贤惠的妻子。他说:“没有他们的关爱,就难有我的今天。”有了正确的人生坐标,才会有开阔的心胸,坦然的心境,和赛场上的沉稳与智慧。2011年,年已六旬的徐帅竞技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先是在昆山网友赛上获得了单打冠军,又在平顶山“读者杯”上获得双打亚军,继而和队友配合拿下了全国锦标赛男子组冠军,年终的中冠赛总决赛中惜败于冠军上海高东队最终获得第五名。随着实战经验的积累,特别是战术方面的不断钻研,徐帅的2012赛季同样值得期待。

点评

谢谢老师的报道!  发表于 2013-2-4 22:0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0: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抹秋风 于 2013-2-11 22:23 编辑



常胜将军徐卫国2.jpg
胜利追球者:徐卫国
文/郑炜

  1952年,出生于淄博农村的徐卫国正赶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
援朝时任空军某团团长的父亲徐学芝致信家人,给他取名卫国。
然而不久,徐父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从此,失去父亲的徐卫
国靠了全村人的关爱,靠了父亲所在部队每月发的抚恤金,才得
以长大成人。1969年,正读高中的徐卫国被临淄县人民政府推荐
到胜利油田工作,分配在油建一部电气大队当电工。徐卫国时刻
牢记着母亲的教导,不忘部队和政府的抚养之恩,在单位尊敬师
傅,苦学技术,因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指挥部、油田先进个人,
1975年被提拔为电气大队青年干事,1978年又被调至油建一部工
会当体育干事,8年后,他与门球结下了不解之缘,时至今日在胜
利油田大家都称徐卫国为“五优门球之星”,因为他既是优秀的
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又是优秀的门球研究员和工作人员。
               自学成才,苦练门球基本功
  1986年,胜利油田的门球运动是先在油田机关和油建一部几个
单位开展起来的,当时几个老人提着“T”字形一米多长的球槌,
在球场上砰砰啪啪朝一个小门里打。心跳手抖老胳膊老腿的老人
们,打油井一丝不偏很准,可打门球不准,就是撞击不上,打不
进门去,急的老人们满头大汗。场外看稀奇的人也不少,有人摸
球杆,有人拿球看,瞅这问那的,一脸的好奇,一脸的茫然。时
任油建一部工会体育干事的徐卫国,更是晕头转向。他从没见过
门球,更不知怎么打,领导让他尽快组建一支门球队准备参加油
田比赛,他走东串西宣传动员挑队员,好歹组建起了一支九人的
门球队。接下来他四处买书借书,找资料,购器材,绘图纸,选
场址,跑了几天,终于在离机关大院 3公里外找到一块荒草地,
他带领队员填坑拔草,挑土平地,划线打桩就这样汗流浃背地干,
手上磨起了血泡也继续干,用了不到一个礼拜时间,一个简易门
球场便修好了。队员有了,门球场也有了,自任教练的徐卫国却
又犯愁了。他这个教练还不会打球他怎么去教别人呢?为了尽快
学会打门球他三次去济南拜师求教,为了尽决提高技战术水平,
他晚上看资料学规则,琢磨打球要领,白天教队员,领着大家练。
徐卫国几乎把所有的节假日、星期天和其他业余时间都用在苦练
门球基本功上,以致废寝忘食误做家务的程度,不到两个月,就
练出了一整套打门球的本领。
徐卫国不光自己练,还帮助其他队
员练。一些队员年龄大,腿脚站立不稳手发抖,总是打不进门去,
撞击成功率也非常低,徐卫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一番深
思熟虑,他断然提出了改进击球姿势的设想由日本钟摆式侧打改
成“正打”。不久,油田举办首届门球比赛徐卫国教练的油建一
部代表队一举夺冠从此声誉鹊起:次年参加第二届门球赛又再次
夺冠,二连冠使他和队员们苦练基本功的劲头更足了,
而且更注
意科学的练习方法。

  油田年年组织门球技术考核,徐卫国年年参加。1994年他同油
田代表队一起测试六项基本技术,创造了成功率83.3%的纪录。
油田四次单打比赛,他每次都名列前茅。1996年在宝鸡举办的全
国中青年门球赛上,他获得比赛得分最高奖并列第一名。      
  徐卫国不但技术全面,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在比赛最
困难、最紧张的时刻,在球迷欢叫声最激烈的时刻,他每每力挽
危局,展示出其高超的技战术水平。
                                       
  1996年4月,在“宝啤杯”全国中青年门球赛上,胜利油田执
白与某球队对抗第三轮。2号队员徐卫国起杆,他从二门后边线
一个漂亮擦边球,擦⑩球到三门前,闪带四角的③球未中,自球
进三门后,撞击一角的⑦球,闪带③球,③球出界,⑦球留界内,
再撞⑨球,闪给靠四角的⑥球利用,续击⑤球闪出界,续击三门
零号位的①球,闪给靠⑥球的④球利用自球靠④球。至此,他一
人将红方场内的五个球该控制利用的控制利用,该清出场的清出
场,完全控制了场上局势。窥一斑而知全豹。作为一个优秀的门
球运动员,徐卫国凭着自己的实力,屡创战绩,为胜利油田赢得
了荣誉,因此也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和重视。
          指挥有术,“大将”风范的专职教练
  1987年初,油田老年门球队成立不久,接省老年体协通知到省
参加第二届门球赛,结果打了个倒数第四名。省里有人幽默地说
“你们石油工人打油井是英雄,打门球就不行。”主持油田老年
体协工作的副主席、领队侯心昶听了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就暗下决心,回去一定挑选一个年富力强、事业心强、勤学苦练
的教练员,好好培训油田老年门球队。侯心昶慧眼独具,经过细
心物色,多方咨询,惟有徐卫国能肩起重任。于是一纸调令,徐
卫国到油田老年体协任专职门球教练员。      
  教练员是一个队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其主要职责是搞好教育训练
和比赛现场指挥。油田代表队的队员是从各基层队每年推荐的尖
子队员中,通过多次技术和现场比赛考核选拔上来的,他们的心
理素质和技战术水平都比较高。但徐卫国从不放松对他们的训练,
始终坚持从难、从严、从实际出发、科学、适度的训练原则,并
针对队员住地分散和生活上的特点,采用“间隔训练法”即每周
训练一天,每次训练都有明确的内容和目的,不完成计划达不到
标准,他决不罢休。
  徐卫国主要采用技术训练和技术考核结合的方法提高队员的技
术水平,他经常组织队员们参加冲二门、5米撞击球、5米闪带球、
10米送球到位、击球到位、擦边球等六项技术训练和考核。以19
92年3月为例 ,上述六项测试平均成功率分别为44%、45.5%、
41%、45%、40%及53.6%,到1999年3月则上升为68%、76.5%、
66.7%、73.3%、68.8%及69.6%。不但各项技术飞速提高,而且逐
步形成油田独特的打法和风格:短(撤杆距离短)、慢(抽杆慢、
节奏稳)、正(槌头端面与被击球摆的正)、直(直击球、脚行
轨、即槌头贴脚),
求稳不贪。

  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是一个教练员带领全队打胜仗的根本素质。
徐卫国通过数百次实战,总结出一整套善用战术的经验。他认为:
开局重在布阵,中局重在夺势,终局重在谋胜,强调要围绕比赛
各个阶段的战略目标,组织一系列的战术。他十分重视中局战术
的应用,指出要在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基础上夺取场上的主动权。
在处于劣势时,要采用隐蔽的、突击的、以致于冒险性大的战术,
在指导思想上要防止“输定了”、“回天无力”等消极情绪;在
处于优势时要采用公开的、稳妥的、连续进攻的战术,在指导思
想上要防止“没问题了”、“赢定了”等盲目乐观情绪。他还认
为,一个教练员无论何时都要做到“三清一准”,即要看得清、
听得清、记得清,从分析全局形势出发,权衡利弊,抓住主要矛
盾,从而准确作出判断,迅速果断地选择最佳战术,使战局朝着
有利于本方的方向转化和发展。徐卫国作为教练员,带队参加过
无数次比赛,其中参加全国比赛或邀请赛作临场指挥的有72次,
获得冠军20个,亚军10个,第三至八名23个;全国的中青年赛、
老年赛、大企业赛都曾夺得冠军;石油系统比赛获四连冠;省老
年大学门球俱乐部比赛获四连冠;1993年赴日本参加国际门球公
开赛,在 256个队中获亚军,是当时我国在国际门球赛中获得的
最高荣誉。他的指挥艺术和大将风范,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
好评。                        
  1993年5月,北京“运河杯”百队门球赛上,胜利油田队与江
苏沛县队的争战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其过程为:
                        
  白方2号起杆(徐卫国打),从二角擦撞④球直奔二门内侧3米
处的⑥、⑧、⑩球,闪④球靠二门一号位已过三门的⑤球;擦撞
⑧球找⑥、⑩球,闪⑧球到二门后,撞⑥、⑩球成双杆球。此时,
离比赛结束还有2分钟15秒,红方以14∶6领先。②球分别闪⑥、
⑩球于二门前;自球两杆进二门,即放弃续击权。红方③球进场。
此时徐卫国沉着冷静,指挥④球撞⑤球闪出界;撞⑥球闪二门前,
撞⑩球放弃闪击,进二门撞②球成双杆球,放弃闪击,然后两杆
进三门,靠柱。红方⑤球进场接一门旁压线的⑦球。徐卫国令⑥
球进二门即放弃续击,充分显示出了他灵活机动、“以舍为取”
的指挥艺术。红方⑦球撞击⑤球闪柱不中,自球远冲二门后群球
未中。轮及⑧球起杆,徐卫国令其撞击⑥、②球成双杆球,此时
仅剩20秒钟,为抢时,再令⑧球放弃对⑥、②球的闪击,两杆进
三门后放弃续击权。此时还剩 4秒钟,抢时战术获得成功。红方
一角的⑨球撞⑧球未中。徐卫国神情自如地指挥⑩球进二门,撞
⑥球调位,放弃闪击,擦②球奔柱,放弃闪击撞④球闪柱成功,
自球冲三门,可惜未进场上一片嘘声。然而比赛结果是14∶14,
白方多柱险胜,为最终夺得冠军奠定了基础。此场比赛,给观众
和对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徐卫国本人更是名飞
门坛。

              勇立潮头,孜孜不倦追球梦
   1989年的一个偶然机会,徐卫国得到了一本《门球之苑》杂
志,他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并联系自己的实践经验思考总结。
不久,他就建议领导成立了门球研究
小组。
门球研究的灵魂在
于创新和实用即每一项研究要有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使人
耳目一新,并指导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守旧就会
落后,停滞不前。要想再提高球艺水平,就必须把以往经验教训
提炼上升到正确的理论上才行。有人说,正确的理论是门球运动
发展的助推器。徐卫国虚心好学,水不满足,注意学兄弟队的一
技之长,补己之短。他记录了比赛中的大量有关资料,阅读了大
量的国内外有关门球方面的书籍、专著,参与和观摩收集了全国
130多场门球赛纪实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提炼,上升到门球理论。
他撰写的或与其他人合写的《比赛中的配合协作》、《运用远距
离撞击战术探讨》、《浅析四角开局战术》、《低位闪击带球
法》、《谈门球创新》等几十篇论文,发表在《门球之苑》上,
很受门球专家们的好评。这里特别应该一提的是,1992年第4期
《门球之苑》刊载的《槌头贴脚击球法》一文,这是徐卫国长期
实践总结出来并经过半年多试验后写出的。这种击球方法姿势高,
视线好,槌头贴脚,有轨道,使击球成功率显著提高。这篇文章
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对这种打法褒贬不一,后来得到
时任中国门协主席的朱德禄同志的充分肯定,这种打法在胜利油
田上百个门球队中迅速普及,一年内便使5米撞击成功率由45.5%
提高到61%。目前槌头贴脚击球法已在全国广为普及。2004年12
月全国门球赛中获前8名的队中,有3个队采用了徐卫国的“贴脚
击球法”这些队的名次都比往年有了较大
提升。
  20年来,胜利油田门球队由最初的全省倒数第四名,到今天的
荣获冠军总数达37个,亚军30个,第三至第八名36个,奖牌总数
愈100枚。这些奖牌都渗透着徐卫国的心血和汗水。10多年来,
徐卫国多次被邀请到中国门协办的门球教练培训班及外地多家省
市讲门球技、战术知识课。2003年,中国门球协会在郑州举办的
论文发布会上,徐卫国与他人合作撰写的论文得到了评委、与会
者的高度赞扬,其中一篇获得一等奖(全国共评出三个一等奖),
一篇入围奖。最近,他的一部三万余字的《实用门球运动心理学
几个问题的初探》已脱稿且已用作胜利油田门球队的培
训教材。
  
  鉴于胜利油田老年体协在门球理论方面的贡献和比赛中所取得
的卓越成绩,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门球协会两次授予胜利油田
“先进基层门球协会”、侯心昶被授予全国最高的“门球贡献
奖”、徐卫国被授予“先进门球工作者”、“优秀教练员”等光
荣称号,徐卫国在中石油、中石化系统、山东省、油田多次获得
体育先进个人还荣获油田最高体育荣誉奖“金牛奖”,此奖只发
给那些从事体育工作20年以上,并在全国性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
成绩者。油田领导丰继顺、王立新等因重视支持老年体育工作分
别被选为中国门协第三届、第四届副主席。徐卫国还被选为中国
门协第三届、第四届委员,聘任技术委员会委员、首批国家级教
练员(全国共四名)。参与了1999年和2004年《门球竞赛规则·
裁判法》的
修订工作。
  自学成才的徐卫国,会教练、会裁判、会打球,目前仍肩负着
中石化门协副主席,油田门协副主席,技术战术委员会主任,不
断接受中国门协交给他的关于门球运动发展的研究课题。他孜孜
不倦地追求着门球
事业,为的是中国门球运动不断向更高水平飞跃。                            

点评

谢谢老师的报道!  发表于 2013-2-4 22:01
发表于 2013-1-27 09: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奇卢 于 2013-1-27 09:58 编辑

近30年来,中国门球界出现了大量的“口碑”人物,官方不多,民间人众。民间又以刘会军、郑炜二位为代表,他们受到了全国门球人广泛地赞扬。感谢一抹秋风同志!,向您致敬了!我想起了司马迁。“历史终归是人民写的”!!!

点评

奇卢老前辈亲自关注本帖令我非常感动,您和各位老师、网友的大力支持是我做好本帖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您光临,望您多帮助、指正!祝您蛇年大吉、健康长寿!  发表于 2013-1-27 12:55
发表于 2013-1-27 10: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卫国老师门球打的好,郑炜老师文章撰写的好,
     一抹秋风老师转载报道的好!向三位老师学习!

点评

谢谢您的关注和鼓励!我所做的只是把珍贵的历史资料加以整理而已,真正要感谢的是那些创造历史的人和那些记录、讴歌历史的人!  发表于 2013-1-27 13:0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2: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抹秋风 于 2013-1-27 18:59 编辑
奇卢 发表于 2013-1-27 09:56
近30年来,中国门球界出现了大量的“口碑”人物,官方不多,民间人众。民间又以刘会军、郑炜二位为代表,他 ...

奇卢老前辈亲自关注本帖令我非常感动,您和各位老师、网友的大
力支持是我做好本帖的最大动力!非常感谢您光临,望您多帮助、
指正!多谢您的鼓励,
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把珍贵的历史资料加以整
理而已,真正要感谢的是那些创造历史和用良心与真诚撰写、讴歌
历史的人!
祝您蛇年大吉、健康长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3: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振兴AW 发表于 2013-1-27 10:00
徐卫国老师门球打的好,郑炜老师文章撰写的好,
     一抹秋风老师转载报道的好!向三位老师学习!

谢谢您的关注和鼓励!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把珍贵的历史资料加以整理
而已,真正要感谢的是那些创造历史和用真情记录、讴歌历史的人!
发表于 2013-1-27 14: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3-2-12 23:21 编辑

       我同郑炜多次接触,给我的印象可以用门球狂人常讲的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一切“为了门球的发展,为了发展的门球”。他满脑子装的全是门球。
       在我的心目中,我国最具影响力、吸引力的品牌赛事一是中冠赛,二是球王争霸赛,三是全国老年门球赛,四是最近两年才出现的门球精英赛。全国老年门球赛,因限70,真正的老年人不能参加,而年轻人对它又不那么感兴趣,已经开始下滑,很可能会沦落为一般赛事。
       到目前为止,中国门球王争霸赛已经举办六次,其中我曾参加过三次:一是07年的张家界,二是09年的寿阳,三是10年的富平。12年的东营赛事,我第一个报了名,并且人已抵达天津,因老伴心脏病复发不得不立即乘机返回了新疆,因而失去了这一难得的机会。经过多次参赛,我亲身体验到,这一赛事,报名踊跃、高手云集、竞争激烈、精彩纷呈,是一项波受欢迎的名符其实的品牌赛事。这一赛事的出现本身就是门球的一场革命,它打破了门球只是五人制的团体赛这一旧的体制,带动了我国门球单、双打迅速发展,使其由单一化走向了多元化;它一直为门球实现竞技化、走向商业化职业化探路,一次又一次的进行门球改革的试验。08年在江津大赛中就试行了限双和界外球的复活,限双是限两次并实行叫打,界外球的复活是在中心柱设一个续击圈,界外球打进续击圈就直接取得续击权。09年在寿阳又在09规则的基础上搞了个“新理念门球实验规则”,主要有三条:一是限双、二是界外球复活、三是分数不封顶。不过这次的限双不是限次数而是限形成,即只有击中对方球形成的双杆才有效。分数不封顶已经成为2011规则的一个亮点,其他两项虽然尚未被采纳,也为今后的改革做了重要的铺垫。这么好的一项赛事竟然不被认可,而且还受限制,让人不可思意。我同意有的帖子提出的,门球人自己创办的赛事自己要支持,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有人提出要把它办成中国的门球NBA,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点评

谢谢老师的报道!  发表于 2013-2-4 22:02
谢谢您关注!您能提供所参加《球王争霸赛》的有关资料和照片吗?  发表于 2013-1-27 19: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7 17: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抹秋风 于 2013-2-1 23:43 编辑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3-1-27 14:44
我同郑炜多次接触,给我的印象可以用门球狂人常讲的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一切“为了门球的发展,为了发 ...


非常感谢 戈壁梭梭2老师关注本帖,您多次参加 《球王争霸赛》,
最有发言权了!您以亲身感受介绍了郑炜心里装着门球人,践行
着“为了门球的发展,为了发展的门球 ”的崇高目标,详细介绍、
深刻分析了《球王争霸赛 》深得民心和她的美好前景!期望老师
多对本帖提出宝贵意见并请提供宝贵资料!
发表于 2013-1-27 18: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抹秋风 发表于 2013-1-23 15:34
《球王争霸赛》的诞生

“门球先锋”一文刊登后,引起争议很大,我在网上进行了一些讨论,对于焦老师,不 ...

{:soso_e163:}谢谢你的资料,学习了!

点评

感谢秋韵老师关注!  发表于 2013-1-27 19:0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