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076|回复: 12

海南候鸟门球俱乐部门球比赛中教练员的临场表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 17: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南“候鸟”门球俱乐部门球比赛中教练员的临场表现 
在我们海南“候鸟”门球俱乐部门球比赛中,我很注意地观察了门球赛中教练员指挥才能。从中也看出了不少的问题,也学到了不少临场知识。我们现在共有十六个队,就有十六个教练员,他们叫球各有千秋,大多数教练员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起有这么几种;
一、
语言表达能力差;上场指挥叫队员听不懂说的是什么意思,有的费话太多,有的语调不坚定有含呼词,还有的表达不出自己的指挥意图。叫队员很难理解,不能更好地执行和操作。
二、
反映太慢跟不上裁判的节奏;裁判已叫号而不能马上下达指令,队员不知好何操作。
三、
指挥过于简单化;看步太少等到发现问题不好补救。
四、
有时会出现严重的指挥失误;例如;在十一队和琼山区代表队比赛中有这样一种场面,6号球过二门撞击7号球打成双杆,当时用7号球闪带9号球双出界,场上还有红球1号在二门后靠三线中的位置5号球在二门零号位和一号位中间。10号球在三门前(没有过二门)这时6号球队员(兼教练员)他用双杆第一杆去打1号球结果没有打到,又用第二杆去打又没有打到反而自己出界。最后5号球在二门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白球惨败。这就是指挥的严重失误。(如果1、用双杆将10号取回送到二门前即可吃掉5球又能过二门吃掉1号球。)(如果2、用双杆直接打掉5号自球去接10号球,8号球也接10号球打掉1号球,这样就可掌控主动。)可是教练员没有处理好,而遭败局。
五、
自信心不足,下达指令不果断.。因为多数是新组织的队,所以有不少新的教练员对本队人的技术水平也不太清楚,所以指挥起来也很不顺手。这样就需有一段磨合的时间。
六、
开局战术老一套,不管场上什么情况,都是那种战术(10号接2号)4号三门零号位等等。灵活性不够。
七、
不注重防守,多数教练员重视进攻,一但进攻失手就处于被动。
八、
对于场上的隐蔽球不注意,依赖对方的失误捡球打。缺少主动权。
九、
有的教练员要分不要控球权,缺少后发制人策略。
十、
不会利用时间多抢分,在关键时候手软,缺少必胜的信念。
以上是我们“候鸟”门球俱乐部门球比赛中教练员在执教中发现的问题,总的来看还是在康乐的水平上。有一部分水平略高一点也是有限,离竞技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为此加强对本俱乐部教练员的培训是当务之急。
                   庄子游
                            2011/1/23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钱 +20 票数 +2 收起 理由
勤奋 + 2
奇卢 + 20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24 13: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现的问题很多,但只说明三个方面的不足:战术水平不高,观察反应不快,语言能力不强。要在锻炼中注意提高!
发表于 2011-1-25 22: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还是整体水平低,锻炼的少,多打几次就好了。
发表于 2011-1-26 09: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似乎是教练特别是基层教练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的好,应是培训教练的主要内容.
发表于 2011-1-27 17: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游 老师你"海南候鸟门球俱乐部门球比赛中教练员的临场表现 "分析的好,有普遍意义.
发表于 2011-1-29 09: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oyushu 于 2011-1-29 09:04 编辑

  教练员不过硬是基层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曾写过一文,现发于此,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基层比赛极需象样的教练员

     基层组织的门球比赛,是最普遍、最大量的门球活动。有些单位、部门、系统几乎每个月都有赛事。纵观这些赛事,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缺乏象样的教练员。大多数的所谓教练员,只是因为球打的稍好一点儿,球令比别人稍长一点儿。他(她)们的指挥,大多是凭经验办事。更有甚者,一些技术不佳、战术不懂的人也登上帅位,发号施令,调兵遣将,胡乱指挥。这样的所谓比赛若说是在“瞎打一气”毫不为过。其实,观看一场球赛,只要往那一站看到的是“羊拉屎,满天星”(即场上的球没规律、没“说头儿”,哩哩拉拉到处都是),肯定是属于——“技术不精,战术不通”型。若看到的是“贴边角,一窝蜂(即各球有机衔接、整体运作)”,肯定是属于——“技术过硬,战术精通”型。

        从基层教练员在比赛现场的表现来看,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是心不在焉,慢条丝理。这边比赛开始了,他还没有进入情况。要么在与别人聊天、吸烟,要么在干其他事情。弄得队员找不到教练,或站在一门前大喊:“怎么着,过不过?”。他就是听见了,也是慢条丝理,不紧不忙,哼哼叽叽。遇到这样的教练,队员着急,影响情绪,更会贻误战机。所以有的队员就干脆不听他那一套,我行我素,乱打一通。

     二是吞吞吐吐,模棱两可。这种教练既不能洞察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更不能预测下一步的发展变化,瞻前顾后,犹犹豫豫。下达指令总是吞吞吐吐,模棱两可,意图不清。特别是说些半截子话,说了又否,否了再说,让队员无所适从,干着急,没办法。

     三是千叮万嘱,废话太多。有些教练主要精力不是设计、应用战术,而是把全部心思,大量语言用在对击球员的每一个具体技术动作上。唠唠叨叨,啰啰嗦嗦,这个那个没完没了。什么“好好瞄瞄,棒尾不正,注意力度,劲儿不要太大,过门儿别出界……。这种婆婆妈妈式的指挥,重点不明,意图不清,占时过多,让人心烦。有时甚至让击球员产生逆反心理,便赌气击球。

     四是心直口快,埋怨指责。个别教练道是心直口快,但说话很不文明礼貌,埋怨指责,出口伤人。容易引起队员不满,甚至发生争吵,弄得不欢而散。

        从指挥类型上分,基层的教练员大致可分为:

     一是理智型。这样的教练员很少。他们思路清晰,判断准确,决心果断,指令简明。

     二是爽快型。只顾眼前,缺乏预见,决策轻率,蛮干瞎冲。

     三是犹豫型。心中无数,思路不清,犹豫不决,指令迟缓。

     四是“气暖”(注)型。控局夺势,趾高气扬;一旦被动,有气无力。

     另外,基层教练员在指挥用语上,存在许多不规范、不文明的问题。如:干掉它!,吃了它!,宰了它!,挑了它!,抹了它!,“怎么搞的?没吃饭呀?!”,“看你这球,接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么近都过不了门,简直笨到家了!”,“叫你溜你偏要打,逞能呀!?”,“有双杆,打不出来我找你算账!”……等等。这些话,让对方、让击球员听了,好听吗?!心里舒服吗?!

      上述种种情况之所以长期存在,又不能得到解决,原因在于门球运动的机制、体制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竞技与康乐搅在一起,都成了“四不象”。基层门球活动只注重“玩儿”、“乐”,不注重理论研究,基础建设。上层抓“根本”无力,基层抓“基础”无心,如此下去,对中国门球运动的发展与提高十分不利。

     (注:指暖气的水暖和气暖,气暖易忽冷忽热)



 楼主| 发表于 2011-1-29 13: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对了!还有很多自以为事,过于高傲之人。这些都是教练员的素质问题。
发表于 2011-2-2 08: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11-2-16 23: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根手指不一般齐阿!
发表于 2011-2-17 00: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基本功不扎实,还有指挥官与士兵之间的默契问题
发表于 2011-2-17 00: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场上指挥,一定要果断、机敏、灵活
发表于 2011-2-17 00: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得再加上沟通。
发表于 2011-2-18 01: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沟通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悟性,悟性的前提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