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门球营生 我把打门球当上班 我家住在一个小家属院里。出门往东20米是门球场,往西是出大门。十几年里我出门不向东。我从没看过一眼打门球。 58岁退下来,不再上班了。什么挣钱的事也找不到,整天下棋打牌买足彩。每年县里老年人运动会,我们单位老是总分第一名。其中门球项目分数是其他项目的二倍。可就是这一项,我们单位一直拿不到分数。2010年10月,重阳节老年运动会后,单位领导说:你能不能把咱的门球队抓一下。我说那有啥难。谁知这一句话就安排了我的余生。我把自己卖给了门球。 我第二天就到门球场去看球队练球。没料到,这一看就对门球精巧的技术、奥妙的战术和竞技性着了迷。这些特点及适中的运动量和欢乐的球场气氛,是真正适合我个性的好项目。从那一天起,二年来,只要没出远门,我是几乎一天都没断过,包括大年初一。下雨天,我专程去洛阳风雨球场打。邻居们平时见我打招呼都是:“没上班”?有人走过去后,再加一句“球憨子”。从学打球起,棋下得少了,麻将不打了,足彩也不研究了。打门球成了我的职业。
打门球可以忘吃饭 因为我家离球场太近,老伴总是做好饭就去球场叫我。我常常吃几口,嫌饭热,再去球场打一会儿。一打就忘记了,剩下半碗饭没吃。我从不会因为吃晚饭,而耽误日落前后那段宝贵的练球时间。“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不足以形容我的勤奋。我从不会等到日出再去球场。我每天都是吃现成饭,吃凉饭,吃剩饭。做饭买菜之事,从不沾边。什么家务都不做,生活起居全靠老婆和女儿照顾。老伴说: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油瓶倒了也不扶。真是个“门球野人”,是“球疯子”。 我把一个人练球、上门球网当休息 刚打门球时,对门球知识知之甚少,球场上常说大白话。有时别人不耐烦解答我的问题,就说,你打吧,慢慢你就知道了。我只好上网查找。一找就发现了一块新天地。不仅有中国门球网,还有门神网、门球论坛、中国门球狂人网等。还有500万人的一个门球群体。我恨我自己。为什么每天出门都看得见的东西——一座快乐与健康的太阳山,我怎么会视而不见。怎么会白白虚度了退休后的6年。早学6年,我应该是一个门球高手了。所以我给自己起的网名就叫“门球迟痴”。 以后就开始白天打球,晚上上网。上网时,我坚持每个新帖都看,经常上到12点以后。很快,我就不仅知道了许多门球人、门球人的事、门球的历史。还研究了不少技术和战术。我从狂人网下载了徐卫国的讲义,打印成书,仔细研究。随着打球心得的增多,对门球的打法,也有了些自己的想法。在中国门球网上注册时,就起了一个“照谱打球”的名字。通过上网,结识了不少球友。
打好球,促进全县水平的提高,是我的追求 由于我的痴迷和苦功夫,我打球不到半年,就很自然的成了我队的教练。我队以前从没得过县里冠亚军,也从没有参加过市里的比赛。近二年来,我已带我队参加了3次市门球赛。说服单位主管老年体育领导,花数千元整修了球场。我队还举办了一次县内所有球队参加的邀请赛。二年里已经六次获得县内比赛的一、二、三名。本人两次组队参加省网友赛,两次组队随市网友联谊会赴山西阳城打友谊赛。去年8月我花数百元,行程近两千里,到霸州看精英赛。本月的安阳红旗渠杯也组队参加。霸州的读者杯赛也报了名。 县老年体育协会的领导,在门球赛的开幕式上,誉我是县门球运动的“推手”。一些没听过“推手”这个词汇的队员听成了吹鼓手,说:潘主席说你是“吹鼓手”。我说,吹鼓手不错,我当了。现在我在门球协会,就负责宣传和发展新队员工作。还在门球论坛,即官网上开立一个《孟津门球》栏目,成了真正的吹鼓手。 现在打门球就是我的唯一营生。 (作者 门球迟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