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音淖尔 于 2023-9-11 06:26 编辑
摘自<门球技战术精粹汇编> 论防守在战术运用中的战略地位(一) 文、图/陈云琛(陕西渭南市)绘图、编辑/高永祥(北京市)
进攻和防守是门球战术的基本形式。比赛中,教练员和击球员对每一杆 球的处理,都必须把进攻和防守一并考虑。进攻时要考虑到防守,而防守 时又要考虑到进攻。取势与得分有赖于进攻,而进攻的前提则是防守。进 攻和防守在比赛中无时无刻地存在,有着同样的重要作用。没有有效的防 守,就不会有成功的进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 实践证明,防 守战术的运用远比进攻战术的运用复杂的多。一支球队技、战术水平的高 与低,往往见之于防守能力的强与弱。
一、进攻与防守的辩证关系
比赛中,双方运用攻防战略,都意图消灭对方而保全自己,再控势得分, 最终目的是获取比赛胜利。在战术运用上,进攻和防守既对立又统一。对 立是指参赛双方互相排斥、相互斗争;统一是指参赛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 互转换、相互依存。进攻是防守的转换,防守是准备进攻的手段。如一方 的后续号球进一门后“拔掉”了对方的占位球后,是由攻转化为防;一方的 压线球在友球的接应下,擦边奔袭到位,打掉了对方球,是由防转化为攻。 在比赛中,抓住战机,促使二者向有利己方转化。进攻中有防守,防守中有进 攻,这就叫做攻防兼备。两军对垒,唯有进攻能打败对手,做好防守是为了 更有力的进攻。进攻得力也就完成了坚实的防御,就能发动更猛烈的攻势。对 攻防转换的的关系。必须在转换之前有清醒的预测;在转化之后有巩固态势和 培育下轮进攻契机的措施——即后续的战术方案。力争做到攻守结合,该攻则 攻、该守则守,不能固定一种思维定式。一味地强调进攻是不讲战术蛮干盲打; 而一味的防守又是战场上丧失斗志的懦弱表现。所以,没有进攻的防守是消极 的防守,没有防守的进攻是盲目的进攻。
二、防守的根本目的是保存实力
在各项的球类比赛中,双方争夺的焦点在于争分取胜,进攻是为了己方 得分,而防守则是阻止对方得分。门球比赛防守的根本是保存实力,待机 进攻。根据门球比赛的特点,只有界内球才有得分和撞击的权利。比赛中, 场上队员击球完毕后退出场外,如果该号球留在界内,根据轮击顺序,下 一轮次就可以运用击球权来完成教练员下达的战术任务;如果该号球处于 界外,则只有进场的击球权利,或者根据战术需要再次成为界外球(界外 结组);再或进场失败又一次成为界外球。因此,门球实力的存在一是留 球不进;二是保持界内球,这是得分取胜的物质基础。相对来说,一方场 上的号球多,其实力就强;一方的场上号球少或都处在界外,其实力则弱。 在赛程中,双方的相互争夺中,集中表现为保存己方实力和破坏对方实力。 只有防得住、站住脚、稳住神、保存己方实力,才能伺机进攻,才能增加 获胜的几率。
三、门球防守的先期性
其它球类防守是当对方进攻之后作出反应,而门球的防守则与前者大相径 庭,尤其是运动自身的特点,一是当对方已经形成进攻态势时,如①为③造 摆成双杆球势,或者为③接应制角,准备实施擦边远袭;二是①落杆后,形 成①、③、⑨的结组形式,待③起杆时,就有可能通过擦打调位形成攻击态 势。不论哪种情况出现,轮及②起杆时,就会依据场上双方态势布局制定自 己的方案,做出防范措施,使己方在遭受攻击时不受损失或者尽量地减少损 失。也就是说,门球比赛的防守是在对方发动进攻之前,而不是在进攻开始 或者是在进攻过程中。门球比赛的先期性防守是区别于其它球类比赛的重要 标志。因此,对待门球防守既要看到与其它球类防守的共性,又要分析和探 讨门球防守的特性。 在现今的门球运动中,应该充分认识、理解门球防守的先期性,改变过去那 种“攻而后守”的惯常思维,在防守预期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高质量地做 好战术防守。
四、防守是进攻的前提
门球比赛的防守不同于其他球类比赛,参赛队员都可以直接参与进攻和防 守;而门球比赛的进攻则必须是界内球才有权发动进攻。所以,保持己方的 球为界内球就成为了进攻的前提,这是门球比赛的规律。这一规律则要求把 防守看成是界内球和获取比赛胜利的基本条件。没有有效的防守,不能保持 界内球的安全存在进攻就无从谈起。取得比赛胜利有赖于进攻,而进攻的前 提是做好防守。防守是为了进攻服务的,但防守本身不是目的,进攻取胜才 是目的。说防守是进攻的前提,是指防守和进攻两个行为的辩证关系,而不 是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进攻和防守同等重要。没有进攻的防守是消极的防 守,没有防守的进攻是盲目的进攻。进攻和防守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也 是不可偏离、相互依存的。
五、居优时不忘防守
比赛中若没有强有力的进攻,便没有优势的巩固和发展;同样,没有严密 的防守,便难于保持优势。主动防守是保势的基本起点,消极防守是丧势 的潜在原因。因此,参赛双方都要做到进攻时不忘防守,对峙时布好防守, 居优时更要时刻想到防守。
例1、 先防后攻 保势取胜
门球比赛中,对经过“浴血奋战”换取的优势要加以珍惜和爱护,在战术 安排上要攻防兼备,不给对手留有翻盘的机会,要把胜利在望变成胜券在 握。 轮及⑨起杆,⑨进场为①制角擦攻三门,结果力大,自球落在了二门零号 位。场上态势见图1。 ⑩起杆后有两种战术选择:一是接应②上柱,担心的是⑩距②近20 米, 万一击打不到位,就有可能为①提供进攻机会,一旦远攻命中,就会殃及 到己方友球②、⑥、⑧的安全;二是就近靠边,先防守待机,不给①制造 进攻机会。白方教练员选择了第二方案,命⑩靠在了四线腰部。①无奈, 远攻三门一号位的④无果,自球出界。白方的有效防守,保持了场上的优 势,最终获胜。
例2 、消极防守 优势转劣
比赛中的战术运用既要讲进攻,又要讲防守。攻是积极的防御,防是蓄 势待攻的前提。攻防一体化的属性决定了攻防必须紧密结合。该攻不攻则 失掉战机;消极防守,必陷于被动挨打。见图2。
轮及①起杆,按指令靠近⑨。②担心③的远攻,不敢与④、⑥结组,进 场压线。③也不接应⑤,而是击打自球到四线边躲避。④送⑥到二门前, 续击自球为⑥造摆双杆球。⑤没有友球的接应,只得冒然远吊④,结果 没有击中,自球溜出了界外。⑥起杆,过二门得分后又撞击了④打成双杆 球,闪送④到三角待攻。用双杆打掉⑦,自球深过三门得分后,再分别撞 闪⑨、①出界。此后,白方控制优势至终场获胜。
简析:红方失利的原因是意图等⑦过三门后拿到王牌球⑨、①,从而达 到控势取胜的战略目的。但是①不去接应③,造成③无攻;而③又不为⑤ 接应制角,时不我待,一个“等”字使红方白白浪费了绝佳的战机。眼见 白方双杆球在握,⑤只得单枪匹马地发动远攻。倘若①接应③,条件适合 就先发动进攻,条件不成熟的话,③撞送①接应⑤,形成攻击态势后,自 球再到四角躲避。白方面对⑤的擦边攻势,就不敢为⑥造摆双杆球。待⑥ 无攻时,⑦过三门后就可撞送王牌⑨、①,完成控势取胜的战术任务。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