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老寿星的门球故事】上海传奇门球寿星——吴成章原创 牛传干 [url=]门球之苑[/url] 1月21日
上海传奇门球寿星——吴成章
文、图/牛传干(上海闵行通讯员) 邵丽珍(上海市)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体育场两连片门球场,每天都汇集着黄浦区各个街道的门球队员在这里练球。每天早晨7点半左右,总会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骑着自行车来到球场。他放好车,到公共球具储藏室拿出自己心爱的球杆,便加入到打球的队伍当中来。在场的球友们纷纷跟他打招呼,并根据他平时嫌打一个球不过瘾的习惯,在打球人员不多时,主动让出两个球号给他打。
虽然他年龄比较大,但打球的精准度和战术思路比许多比他年轻的人还厉害。两个小时左右,他感觉锻炼的差不多了,便会主动退到场边休息一会便返回家中。这位老人,就是现年97岁高龄的上海传奇门球寿星——吴成章
早年酷爱篮球 亲历奥运会 吴老出生于1924年2月8日,年轻时酷爱篮球运动,且球打的不错。1948年,吴老参加了由当时国民党政府组队参与的伦敦奥运会篮球赛,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已经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支付球队费用,整个篮球队只给了2万美元,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无奈之下,篮球队想办法到南洋打球筹钱,当地的许多爱国华侨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才使球队能正常参加奥运比赛。因为中国当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很低,参加这样的大赛又没有经验,赛场上还被人忽悠,有一场大比分胜出的比赛却不被承认,本该有小组出线的机会反而让别国抢占去,令吴老十分的不平和遗憾!
2012年,第30届奥运圣火再度在伦敦燃起,吴老作为伦敦奥组委特邀嘉宾到场观礼。在观礼时,吴老遇到了当年的赛场老对手莱昂内尔·普莱斯,两位老人相见后热烈拥抱许久都不愿松开。解放后,吴老在华中地区篮球队工作,后来转到南京军区篮球队担任队员和教练,随队征战全国各地,获得过许多奖项和荣誉。 执教上海门球队 交流日本友人 1984年吴老退休,他和上海体育学院的田福海、王永芳教授等人组建了回力门球队。那年正好赶上日本门球队来上海交流,上海体育学院接待了日本来客,吴老和该队进行了多场门球交流活动。 1985年上海市选拔人员组建市队,在卢湾区门球队的基础上成立组建了上海市门球队,由吴老担任教练。1986年10月,吴老带领上海队参加了在石家庄举办的国际比赛和第一届全国老年门球赛
在那次国际比赛中,日本方面来了五支门球队,我国则有100多支球队参赛。当时,中国门球运动刚起步,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吴老毛遂自荐,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临时承担并完成了赛事编排任务。比赛中,上海队连胜三场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最后组委会报出成绩时却是湖北队获得第一名(实际情况为上海队胜湖北队)。 当时吴老找组委会交涉,得到的回复则是“湖北队撞柱数比上海队多”,吴老从大局考虑,服从了组委会的安排。后来,组委会给上海队颁发了“精神文明奖”、“不是冠军的冠军”两个奖项,吴老事后戏言“上海队不吃亏反而赚了,其对待冠军淡然处之的胸襟,令人钦佩。
此后,在吴老的带领下,上海市门球队共拿到三次全国冠军,吴老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优秀门球教练员”、“卢湾区老年人体育先进工作者”、“日中友好亲善门球上海大会优胜”等奖项。
开创外侧击球打法 挑战国际规则 吴老不但打球,还把精力重点放在门球技战术理论研究方面,曾先后编写了《上海门球的临场指挥》、《关于新的门球战术》、《门球的打法》等教材。早期的门球国际规则有“击球动作不准超越击球线”这一规定,吴老为了让中国门球人的击球方式能在国际上被认可,开创出了身体外侧击球打法,挑战了日本垄断多年的日式打法。 由于没有违反“击球动作不准超越击球线”规则,所以这一打法得到了世界门联的认可,中国门球协会对吴老也进行了表彰。时任中国门球协会主席朱德禄先生专门奖励了吴老一根木质门球棒。现在上海还有几位年龄较大的老球员依然使用外侧打法参加比赛,动作看起来十分优美儒雅。经过这次挑战国际规则成功后,中国门球协会又通过努力争取,使得我国门球人的跨打式等击球动作终于在国际比赛中不再受限,而这其中,则有吴老为我国门球运动贡献的一份重要力量。 球技虽高与人为善 精神境界感召同仁 吴老球技虽高,但与人为善,在他的带动下,黄浦区“常青门球队”(黄浦区门球协会专门为照顾高龄老人而成立)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有好几位80多岁乃至接近90岁高龄的老寿星球友,依然活跃在绿茵场上。黄浦区如有门球赛事,区门协还会专门为他们安排场次参加比赛,充分体现出黄浦门球人尊老、敬老、爱老的崇高精神。
门球运动陪伴了吴老的后半生,也为吴老带来了健康,还带给他快乐的人生观。上海市、黄浦区等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对吴老都十分关心,经常看望慰问他。医保部门经常特殊给予吴老定期体检,有时体检单交给他,他都不去,吴老说:“我这个年龄身体已经定型了,体检不体检无所谓,少体检一次还可以给国家省不少钱。”如此高龄仍有这种精神境界,真可谓是难能可贵! 在吴老的精神感召下,上海门球运动不断创新发展,球风也越来越纯洁高尚。愿吴老在祖国美好幸福的生活环境下,门球之路越走越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