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607|回复: 7

由过去的盲从逐步走向理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4 11: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4月15日出版的《门球之苑》2010第2期【发展与争鸣】专栏里(第18--22页),刊发了七篇争鸣的文章,其中有门球论坛上六个网友的六篇文章。
      
   《门球之苑》2010第2期的封面上,以醒目的7号大字印出小组循环赛名次计算方法大讨论”。

    《门球之苑》的编辑们在文章前还加写了《编者按》,其中很客观的指出:……近期,有不少人还相约在网上公开讨论“小组循环赛名次排序方法”。这真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门球人对门球规则裁判法的理解,由过去的盲从逐步走向理性。……。

    门球人对门球规则裁判法的理解,由过去的盲从逐步走向理性,由过去的盲从逐步走向理解,这是对门球人认识上科学发展的肯定,是对门球人思想方法上的进步的肯定!我们应该欢呼!好得很!好得很

    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感觉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的东西才会更深刻的感觉它。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1: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之苑》2010第2期的封面上,以醒目的7号大字印出小组循环赛名次计算方法大讨论”。
附件 照片 001.jpg (372.71 KB)
2010-4-23 12:28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12: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本午 于 2010-4-24 12:02 编辑

       盲从  与  理性

盲从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

做事,盲目服从。


盲从只是认识上的一种缺漏,如:不动脑筋思维,以偏概全,人云亦云,等等。只要认识完善了,这种缺漏就可以避免。


理性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理性重视逻辑,凡事都要追求有因导果;理性重视思辨,一定要弄清是非对错。经常好问:这是为什么?※是谁?……。


感性与理性相对。感性是凭自己的直觉或感觉做事,理性是经过深思熟虑做事,有谨慎的意思。理性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认识过程,即理性认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22: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个讲道理的认识过程。

    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它具有的特点是它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因而表现为思维形式的抽象性,所以也使部分人难于理解与接受。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就会产生认识的一个飞跃,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认识的深化,抽象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整体的和内部联系的概括和反映。理性认识俗称为理解,所以,理解:是对事物本质的、整体的和内部联系的概括和反映,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而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之所以重要,就在与它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提升。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轻视理性认识的重要,就会陷入狭隘的经验主义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22: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讲道理者的各种表现 举例

   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个讲道理的过程

    不讲道理的人,往往用变换概念、转移论域、缩小论题等方法,移动他人视线和注意力,致使他人无法理解有关道理。

    ⑵ 不讲道理的人,喜欢讲
“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误导群众,放弃思考,放松研究探索,达到他的目的。

   不讲道理的人,总是生搬硬套,没有结合门球运动的特点,没有灵活应用足球人的经验,实事求是的精神此时被其否定。
    ⑷ 不讲道理的人,以我为中心,听不进批评与建议,并认为(一种感性认识):20几年都无人提出异议的法规应为“真理”,并冠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许别人批评指出。
发表于 2010-5-7 06: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就是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提升的结果,即理论。理论是否正确,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这应是一个多次返复的过程,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经过这种过程,理论才能逐步完善提高。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5: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讲道理者的各种表现 举例(续)

     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个讲道理


认识过程

  不讲道理的人,主观性极强,以主观忆测或猜想为依据制定某种“法规”,违背客观规律。
    例如,有人称:“比赛后期,无望出线队。 启用二线队员,其成绩就与第一阵容的成绩有所不同,当然,也谓必差得多,…。”
纯属忆测和猜想!

    启用二线队员,也是违规的吗?

    ⑹ 不讲道理的人,常常把对方的多种不同方案、表格或建议,混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新的奇特方案”,并高定为对方的“新理论”,忽悠网友;使部分网友不明真像,瞎起哄、瞎传抄回帖。

    ⑺ 不讲道理的人,常常利用不太有关的、甚至是错误的例题(但人气较高),来“充实”他的论证。这种使用拐弯抹角的手法,凭借错误的感性知识,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15: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盲从

          此若为领导者,则常施以愚民政策,使其被领导者大多数为盲目服从者。其目的是……。

      若为追随者,则以“不动脑筋为荣”,以“不伤脑筋为本”。其目的是………。

引用:
原帖由 CANTEL 于 2010-5-28 22:47 发表
分几种情况
1、不知而盲从,可以理解;
2、违心而服从,有其原因;
3、犹豫而中立,不愿介入;
4、臆断而表态,自由言论;
5、知其而反对,当属执着;
6、知否而沉默,明哲保身;……

谢谢您的归纳!


     学 问  学 问

       既要学,就要问
    清华大学教授赵访熊对同学们说:“有些人读书不喜欢自己动脑筋,拿到一本书,希望一看就懂,或者像看电影、电视那样生动有趣,不动脑筋就能明白,这是不行的。

   学问,学问,学了就要问,问谁?首先要问自己。问别人,只是动了别人的脑筋。要多问自己,自己实在没办法了,再去请教别人。自学 就是要自己学,自己问,自己答。”
          (《中国儿童报》第165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