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烨鹤 于 2019-9-12 18:58 编辑
王志,门球前辈,曾在《门球之苑》上发文 论述 “提前呼号”。
标题是:““提前呼号” 有弊端”。
他把“提前呼号”带来的弊病归纳为5条,并且都有实例供你思考。
文很长,将分次抄录,发到网上。
读完这些总结和实例,请再想一想,如果“球停稳立即呼号”,则什么弊病全避免了。
其一、“提前呼号”有可能造成赛场出现不和谐局面,影响比赛顺利进行。
由于提前呼号在规则中没有明文规定,裁判员执行起来就无凭无据,往往造成在掌握呼号时机上不够准确。结果造成裁判员的判罚和击球员的场上行为很难融合在一起,在此状况下,势必造成场上出现不和谐局面,严重者必定影响到比赛的顺利进行,在此,仅以亲身经历一例为证。
比赛开始,①球通过一门后续击去二门一号位。当裁判员判定该球无撞击、无过门、无犯规、无出界后,便呼叫了2号。此刻,①球还在绥绥地向前滚动。2号队员在开球区外两眼死盯着①球的落位情况(②球只有依据①球的落点,オ能确定己方的战法,来抉在择②球进门与否),对于裁判员的呼叫2号队员没有回应。时过2秒,裁判员见击球员不予理睬应答,就再一次呼叫2号。此时,副裁在二门附近宣布①球出界,2号队员目视副裁将①球摆放在界外后,才走进开球区放稳自球起身,就在瞄准后正要挥杄开始击球时,裁判员报出“8秒”提醒,击球员顿时受到干扰,放下球杆准备击球。此间,教练员立即向裁判员提出询问、击球员再次挥杆击打自球、裁判员报出“10秒”超时犯规,三方演出一曲“大合唱”。教练员认为裁判员呼号过早,报出的“8秒”提示不准确,裁判员认定超时犯规判罚正确、击球员不满裁判员的做法。比赛场上,各持己见、各讲各理,僵持不下、争论不休。致使比赛无法正常进行,迫不得已只好中断比赛。
究竟谁是谁非呢。笔者认为还是要以实事求是为基准,从实际发生的经过全过程来判定。实战中,双方在开局阶段都是以布阵为重点抢占隘口要塞,①球作为先攻方占据天时地利,②球必须看①球的“脸色”抉择自己。①球结果不明,②球无法行动。2号队员的所作所为无可非议,倒是裁判员的“提前呼号”值得研讨,起码应该承认呼号时机把握不当。
下接:
“提前呼号”有弊端--王志的旧文 阅读(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