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009|回复: 17

《刍议规则“过一门”的规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4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泰虎 于 2019-9-8 11:36 编辑

   《刍议规则“过一门”的规定》
                                 泰虎  2019-09-01

【内容提要】
本文重新拟定过一门条文,其主旨在于:
1、捋顺条文;
2、重新界定一门前的球;
3、重新规定开球过一门时,自球碰撞一门前、后他球的条文。
——————————————————————————————————————————
       球过一门的规定
一、开球
1、放球的规定
开球时,击球员必须用手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内,允许用手重新改放自球(见下图)。
110248i0wu81a88uzt3uzj.jpg
2、暂时移开球的规定
击球员可以向裁判员申请暂时移开影响过一门的他球(见下图)。
110249qzy85rwbihy808pw.jpg
3、自球成功过一门的规定
1)、自球成功通过一门以后留在界内,有续击权;如果出界,过一门有效,将该球放置在出界点外10厘米处,失去续击权。
2)、自球成功通过一门的过程中,碰撞一门前或一门后的他球,不为撞击,造成他球的移动有效。
【示例】如下图所示:②球过一门时,可以申请暂时移开与球门线接触的①球,但是,击球员没有选择移开,而在成功通过一门的过程中,碰撞①球出界,(出界有效,并放在出界点外10厘米处),自球移动中又碰撞⑩球使其移动,②球与⑩球均停在界内,②球续击时,允许撞击⑩球。
110249tur8qzbys1ssiiun.jpg
4、自球未成功过一门的规定
自球未成功通过一门,无论在一门前或一门后碰撞他球,不为撞击,造成的他球移动无效,他球复位,自球待下一轮再行开球。
【示例】如下图所示:⑦球过一门时,可以申请暂时移开一门前的⑥球,但是,击球员认为不影响进一门,没有申请暂时移开。过门时,⑦球误碰撞门前的⑥球使其移动,又碰撞了门后边线处的②球使其②球出界。由于⑦球没有成功通过一门,所以碰撞无效,⑥球、②球均需复位,即,放回原位。
110249k2xosz2662ssxfex.jpg
二、撞柱球重新进一门的规定
1、自球撞柱后须等下一轮次才能重新进一门。
2、他球撞柱后则按正常轮次顺序重新进一门。
3、重新进一门时,必须用手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进一门,否则为击球犯规!待下一轮重新进一门(见下图)。
重新进一门.png
4、撞柱球重新进一门除(3)规定外,其他均与开球规定相同。

————————————————————————————————————
【条文编制说明】:
1、“开球”内容从“击球”条文移到“球过一门”的规定中。因为开球当属于通过一门的内容。同时,保留原规则放球的规定。
2、开球时,允许暂时移开球,全部界定在纯属一门前的球,取消7.5厘米球列为一门前球的特殊规定,与二、三门的有关规定相似。
3、重新规定成功通过一门的过程中,自球碰撞一门前或一门后的他球移动结果有效。即使球门线后不超过7.5厘米的堵门球,也不会影响开球时成功通过一门,在球场已经数次验证过了的结果。由于碰撞有效,不但减少裁判员一些复位的操作,还能衍生出新的战术意识,很具有观赏性;没有成功通过一门的过程中,自球碰撞一门前或一门后的他球移动结果无效,需要复位。此点,保留了原规则的规定,避免开球时,直接恶意碰撞他球!
4、撞柱球重新过一门的规定,将“胜负的判定”中的“说明”条文移到“球过一门”的规定中,并与“开球”概念相区别,同时,明确除特殊摆放自球的规定外,其他规定均与开球规定相同。这些内容,顺理成章应当归属在“球过一门”的规定中。





点评

这一改,言简意明;无歧义、操作性强。  发表于 2019-9-4 14:22
发表于 2019-9-4 11: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设计,多处优于现规则。其中撞柱球再进一门,我的看法,应该和进二、三门一样。即撞柱球后,有续击权(或有限续击权,只能接应站位,不得撞击他球,或再次进一门,撞击了判犯规)。这样,就是给“不封顶”发绿卡,真正融入规则之中,靠技术、战术再进一门,而不是靠继承(轮次)更能体现技术的作用。例如,擦撞柱后自球(本方他球)落位一门前,就可再进一门(执行非有限续击权规定)

点评

感谢军旗老师第一时间关注本帖! 您对撞柱球重新过一门的思路我认为很好,是否可以如下规定: 撞柱球允许按开球规定重新进一门,第一次续击,碰撞他球无效,恢复原位,自球落位、过门有效;第二次续击,撞击有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5 1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4 11: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研讨帖,故愿意看也愿意参与讨论。待有时间时,发专帖参与讨论。

点评

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评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5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4 11: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雏议”、“诌议”与“刍议”

                           


                            刘从军



    我们经常在文章的题目上见到这样一个词:刍议。但在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学生要么把“刍”读为“zhu”、“zu”,要么写成“雏”、“诌”。不光学生,误用的现象也经常见诸报端。

    “刍”与“雏”都读“chú”,而“诌”读“zhu”。查查各类词典,只有“刍议”一词而并无“雏议”、“诌议”等词。这就需要从意义上搞清“刍”与“雏”、“诌”的区别。

    “刍”为“刍荛”的略称,割草叫“刍”,打柴叫“荛”。“刍荛”,指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刍议,犹刍言,意即草野之人的言论。显然,刍议就是把自己的言论比作草野鄙陋之人的话,常用于对人陈述意见时的谦词。尤其多用于议论文章的题目。用于陈述意见的如唐人张说的《谏避暑三阳宫疏》中说:“臣自度刍议,十不一从。”用于文章题目的简直不胜枚举,比比皆是。

    “雏”,本指幼小的禽鸟。后来凡是初生的生物皆曰雏。如“雏笋”、“雏凤”,还有“雏鸡”、“雏鸟”。白居易的《晚燕》诗有“百鸟乳雏毕”之句。还有用“雏”来比喻幼儿的。如杜甫的《彭衙行》中的“众雏烂熳睡”就是。亦指按照实物编制的模子,如“雏形”。常说一件东西初具规模就说它略具雏形。

    “诌”,是编造言词的意思。它可以构成“胡诌”、“瞎诌”等词,而没有什么“诌议”。倘是硬要生造“诌议”一词,那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只能是“胡编乱造”、“胡说八道”或“无稽之谈”、“无耻谰言”之类。我想作者即使再谦逊,也不至于如此吧。即使勉强用于文章题目,也与作者的原意相悖了。

    (此文发表于1997年5月7日《汉语拼音小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4 14: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改,言简意明;无歧义、操作性强。

点评

感谢您的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5 1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4 14: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主帖实质性变动有两条:
1,球如果进一门,则进门之前碰撞他球,引起他球的移动,由无效改为有效。
2,缩减一门前可暂时移开他球的区域,  7.5 厘米改为 0 厘米。

点评

感谢您的关注与评论,撞柱球重新进一门的方法放在“胜负的判定”中是不妥当的,为此更改并于开球概念相区别。  发表于 2019-9-5 1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5 05: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球门线后不超过7.5厘米的堵门球,也不会影响开球时成功通过一门,在球场已经数次验证过了的结果。


其他都好,只是上述这一句话有点绝对化,值得商讨。仅“数次验证”,不能成为不影响开球成功的依据。当有球在一门球门线后未超过7.5厘米正中处处堵门时,门球高手无所谓,一般者开球则不一定能成功。
  开球,虽也是过门,但又不同于过二门、三门。因为开球不成功,就没有进场参赛权,以前三棒不进一门取消比赛资格的规定,就有不少人失去了比赛资格。

点评

感谢硒都门球老师老师的关注与评论,你的担心是客观的。不过您可以在球场试验试验,极个别的小力度正撞击才有可能使自球停止球门线上(应该是小概率事件)。加之堵门球的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是否采用堵门战术更是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5 1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5 07: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各位老师!

点评

感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9-9-5 1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0: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旗 发表于 2019-9-4 11:42
这个设计,多处优于现规则。其中撞柱球再进一门,我的看法,应该和进二、三门一样。即撞柱球后,有续击权( ...

感谢军旗老师第一时间关注本帖!
您对撞柱球重新过一门的思路我认为很好,是否可以如下规定:
撞柱球允许按开球规定重新进一门,第一次续击,碰撞他球无效,恢复原位,自球落位、过门有效;第二次续击,撞击有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0: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道 发表于 2019-9-4 11:52
这是一个研讨帖,故愿意看也愿意参与讨论。待有时间时,发专帖参与讨论。

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0: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豪杰 发表于 2019-9-4 14:22
这一改,言简意明;无歧义、操作性强。

感谢您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0: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硒都门球 发表于 2019-9-5 05:44
即使球门线后不超过7.5厘米的堵门球,也不会影响开球时成功通过一门,在球场已经数次验证过了的结果。


...

感谢硒都门球老师老师的关注与评论,你的担心是客观的。不过您可以在球场试验试验,极个别的小力度正撞击才有可能使自球停止球门线上(应该是小概率事件)。加之堵门球的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是否采用堵门战术更是少见。总之,主题帖子的相关改动有利于门球运动,不但减少裁判员暂时移开球的操作,而且还能产生新的战术思考!比如,进一门时,小力度偏碰撞堵门球,使其产生碰撞的他球向场内方向斜向前行一小段距离,然后,自球擦撞该他球,就能够达到一定的战术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5 11: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道 于 2019-9-5 11:18 编辑

已参与讨论,因没有大块时间,挤时间发表意见,请谅解


【讨论】我理解的门球“过一门”  [复制链接]

点评

您的主题帖子我已经细心看过,这种热情洋溢友好和谐的点评令人欣慰!再一次表示感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9-6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2: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道 发表于 2019-9-5 11:17
已参与讨论,因没有大块时间,挤时间发表意见,请谅解

您的主题帖子我已经细心看过,这种热情洋溢友好和谐的点评令人欣慰!再一次表示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8 09: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改,言简意明;无歧义、操作性强。希望修改规则时考虑采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