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夏益民

门球运动发展繁荣靠改革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4 17: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校长的门球改革迠议很精典,可行性强,门球运动就要打破人们认识只是老年人活动的怪圈。提升竞技水准,增强球赛的观赏性,球赛要硬性规定裁判、记录要统一着装,运动员每队服装一样。大赛组织者要象执行门球规则一样重视,以免人们意想我们是民间组织,对我们入全不利。这是我的一点迠议,望球友们指正。(这是我重新发的点评,上面那个点评不知怎么那样零乱,望球友们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09: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豪杰 发表于 2017-12-14 15:27
实践、总结,再实践、在总结提高,直至完成一个发展阶段的质的飞跃!

谢谢好友热情赠帖、热忱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09: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世界 发表于 2017-12-14 17:21
校长的门球改革迠议很精典,可行性强,门球运动就要打破人们认识只是老年人活动的怪圈。提升竞技水准,增强 ...

谢谢好友热情赠帖、热忱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09: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军旗 发表于 2017-12-14 16:03
完全赞同楼主的观点,门球只有大胆改革创新才能繁荣、发展。但在具体改革内容上,我认为楼主思想还没有解 ...

谢谢军旗老师的热情指教、热忱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09: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辩证法指导门球运动的改革和发展

          我最近读了戈壁梭梭2老师写的<辩证法规律与门球运动改革>这篇隹作很受启发.原来我只欣赏门球运动的康乐性,对其竞技性门球的改革目标缺乏认识.作为中国门球人,就要向戈壁梭梭2老师学习,为中国竞技性门球的发展作贡献,为门球走向国运甚至奧运而大呼大叫!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静止不变的,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这样。门球运动也必然是这样。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最根本的内因。门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发展成现代门球,原因也是内在的矛盾运动。门球技术因素的不断发展(含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和器悈、场地的改进)是这一运动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因。与其规则之间的关系是,即相排斥,又相依存,即相对立,又相统一。两者比较,技术因素起着最终决定作用。技术因素的提高,促进规则的改进,而改进了的规则,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技术因素的进一步提高,这就是门球运动发展的原动力。
             量变质变规律认为事物总是由渐进的量变到质的突变。 以门球运动为例:开始是法式槌球,处于原始状态,从事的人很少。但因内在技术因素在发展,渐进的量变促使质变发生了,法式槌球更替为英式槌球,标志就是英国第一部“槌球运动规则”。有了规则,便有了规范的场地、器械和打法,一般的戏耍变成了体育竞赛,这一运动便迅速开展起来。1900年进入第二届奥运会、1904年进入第三届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到了20世纪初,由于足球和篮球在欧美国家狂热起来,当时作为竞技体育的槌球,显得相形见绌,因此,便开始衰落,内在技术因素的发展,也发生了趋向性的变化——从凸显竞技,转向凸显康乐,通过渐进的量变,再度发生了质变, 标志就是现代门球。现代门球,它显著的特征是凸显娱乐性、趣味性,并融入了棋类的精华,丰富了技术打法和战术运用的内容,因此,使得门球运动又在不少国家迅猛发展起来。仅仅几十年,中国的门球人发展近500万.  但因节奏慢、运动量小、缺乏竞争性,很适合老年人,对于青壮年没有多大吸引力;战术的凸显,使得这一运动复杂化、神秘化,一般的观众看不懂,看不懂就没人看,没有观众,这对于门球运动今后的发展是个要命的问题;“棋类化”使这一运动具有了棋类的特征——“一步走错,满盘皆输”,“一竿子定乾坤”,因此,比赛往往是半场球就大局已定。这说明现行的门球规则已不太适应门球运动的技术因素发展的需要了,该进行改革了。因此,我们要为门球运动再次实现质的突变作出应有贡献。      
              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特点。辩证的否定,是扬弃,不是抛弃,是继承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因此,辩证的否定本身就是事物的发展。法式槌球持续了数百年,由于内在的技术因素的不断发展,促使它自身遭到否定,于是走向了自身的反面——原始形态变成了现代门球,只是少数人参与的休闲门球变成了众人参加的群众性门球,成为能进国运、奥运的竞技体育项目。但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门球又朝着自身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原来是凸显技术,现在是凸显战术;原来是各个群体都参与,现在主要是中老年人;原来是能进国运、奥运的竞技体育,现在是一种适合中老年人参与的康乐型体育运动。它的发展是不是到头了?不可能,它总有一天还会被更能促进这一运动技术因素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所代替,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了,它必然会再次走向自身的反面——重新回到竞技体育的行列。所以,这一运动要向竞技的方向发展,这是规律。      
               从哲学理论-----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看,现行的门球运动规则,已不太适应这一运动客观实在的技术因素发展的需要了。现在这一运动技术因素的发展水平,不论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还是器悈、场地的改进,都和几十年前大不一样了,运动的技术因素大发展,而运动的相关规定还是保持大体上的不动,这不符合这一运动发展的内在的客观要求,也不符合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必须要对门球运动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更能促进运动技术因素的提高。打造成各个群体都愿参加的人数众多的社会群众体育,能成为重返国运、亚运甚至重返奥运的竞技体育 ,当然这还需做出很大的努力。     
               近年来,球王争霸赛就一直在试行新的打法;全国门球联赛也在试图探寻竞技性门球的发展道路.祝愿中国门球运动能率先坚持改革创新,闯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子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09: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不设教练球赛
             东台老修网友早前发了一个帖子,提出尝试无教练球赛, 改变当前“一个喇叭、五个哑巴”的局面现在的门球赛,确实都是一个教练指挥着五个不知所以然的人打球,教练指哪儿,你就打哪儿,不问为什么,无条件服从,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有的教练还兼队员打球,往往分神导致指挥失误 而象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都是打的时候场内无教练,都是靠球员临场发挥,只能在要求暂停候进行场外指导门球比赛有何不可呢?!  当然这样门球规则就要修改了!  
            门球比赛是团队之间的博弈,群体的智慧总比单个人要强。不设教练,提高了对上场队员的要求,他们既要打球,又要动脑筋怎么打球。那么参加无教练的球赛对队员应有哪些要求呢?
           我想首先毎个队员都要基本功强,头脑灵活,配合默契。懂战术、知球路、顾大局,  团队意识强!如比赛双方都不设教练,各人的球各人自己指挥,这样就发挥了各人主观能动性,各人都必须密切注意场上态势,自己决定你的球往哪儿打。 要有悟性,要懂球。怎样才能懂门球有悟性?一是学规则,打门球不懂规则不行。二是学基本技能,擦、闪、打、撞、带,都要一定的规律,不明白球场上的球的运行规律就是盲目打球。三是多看门球比赛或多看球赛视频,看看人家是怎样打球的,取长补短。四是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打一杆想一下结果是不是达到了自己的预想结果。五是加强正规的基础性训练。只有加强长期的科学训炼及理论学习,才会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才会提升球队的整体水平。      
          作为参加无教练球赛的队员,球技要过硬. 决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机遇球或对方的失误上:好手气只能兴奋于一、二杆;好机遇只能侥幸于一、二场;好球运只能得意于一、二天;好成绩只能幸运于一、二次;参赛球员必须要有主观上的兴趣、自我进取的自觉精神;有理论上不断研讨、实践中反复探索的钻研精神; 有坚持长期练球的刻苦精神;有谦虚好学、不耻下问、集思广益、细心感悟的自学精神;才能做到学有所知、习有所获、练有所成、研有所得;才能成为基本技术过硬、球艺相对全面的技术能手,才能日积月累地在球向思维、心理承受上有所提升;才能在球品、球德等个人修为上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作为参加无教练球赛的队员,战术要精.  要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门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在杆球员所完成的任务必须为下杆球员服务,或搭桥或保护,以保持各球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界外球入场,就要为场内球,或接应,或制角、或造双杆球等,以使本队组织起有效的攻防体系。又比如,为了战术需要,自球会与对方球“同归于尽”,  牺牲小我,保全大我,以确保己方平安,并最后取胜,这种集体至上、勇于牺牲的精神,门球必须具备的精神。这是战术,更是互助协作;你帮我,我帮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相依为命,才能夺取球赛全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6 12: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卫士 于 2017-12-16 12:32 编辑

       看了楼主的主贴,转贴和跟贴,令人振奋!主要是看到越来越多的智者参加到中国门球改革创新的队伍中来!现在的问题是中国门协不管,我们“中国门球网”能不能挑起这一历史使命的重担。主持制定一部技术型的门球规则。说句实在话,十年前早就该起动了!但现在还不迟。我们尊敬的版主意下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6 12: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卫士 发表于 2017-12-16 12:19
看了楼主的主贴,转贴和跟贴,令人振奋!主要看到越来越多的智者参加到中国门球改革创新的队伍中来!现在的 ...

谢谢好友热情赠帖、热忱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7 19:3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高明,为您点赞,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8 06: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忆江南心静如水 发表于 2017-12-17 19:33
老师高明,为您点赞,谢谢

谢谢好友热情赠帖、热忱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5 10: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中式门球设想有以下要点:
1、符合我国文化传统,尽量摒弃战争理念;
2、达到竞技体育的要求,胜负主要由技术主导,弱化战术作用,尽量减少偶然性。同时,还要考虑广大民众的健身需求(普及);
3、要考虑两个接轨,一是与现在我国门球人接轨,就是规则出台后,让门球人很快能适应;二是,与世界接轨,我们的规则要与日本规则具有高度的相融性,尤其是场地、球尽量不变。只有制定这样的规则,才能和日本争夺话语权、领导权。若完全脱离现在规则,在国内外,推广较难。
4、我们的策略是,在现有规则基础上“改大放小”,改灵魂,不改枝节”。开始可实行双规制。
5、具体。不封顶发绿卡,融入运行之中,撞柱后有续击权或限制性续击权。取消时间三方共用,执行分时制,老年人执行轮次制。击球、闪击时造成对方球出界犯规。


                                                            (军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5 1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8-1-5 10:22 编辑

                     我的门球理想:打造“中式门球”
                  郑炜

  我是2005年从事门球运动宣传工作的,工作后才了解到门球这项运动是日本人发明的,国际门球联合会在日本。因我也是一个业余作家,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所以我对日本人发明的国际门球规则在文化层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引发思考的动因是其它体育项目都有成熟的规则,而门球为什么需要4年修改一次呢?最初认为是相关指导单位借机办培训班搞创收,后来发现不是,再深入研究,发现病根出在国际门球规则的发明地——日本。
  经过认真研究,我发现日本的国际门球规则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更不能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
       日本门球规则的文化核心——对内“和”,对外“杀”。
       据史料记载,门球是战败后的日本老兵专为青少年研发的一种体育项目,旨在从小培养日本人的团结战斗精神,后来为老年人所喜欢另当别论。
  日本人发明的国际门球规则的文化核心就是——和。大和民族的“和”。
  门球是五人制,五个人相互配合,团结一致,把对方打光,赶出门球场外,抢先得25分者为满分,便告胜利。这样的规则是防守不是扩张侵略,因为日本在军事上扩张侵略失败了,只能坚守自保,门球规则在这种战败后的环境中诞生,是受当时的国民情绪条件限制的。
  另外日本的岛屿文化决定了这个民族具有双重性格。既强调扩大意识又注重缩小精细;既极力开放又顽固保守;既尊崇勤劳又追求享乐;既高傲自大,又谦和自卑。总之,日本人行事极端,不可捉摸,因此难以相处。
  正因岛屿文化中的不自信导致了他们通过军事扩张侵略行为。扩张失败后的自守自强,造就了日本迅速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门球正是日本人的自守自强的精神载体诞生物之一。
  日本岛屿文化导致的国民心理极端性,在门球规则中得以体现的明显标志是闪击对方球出界——杀俘虏。
  日本战败后的国民心理就是团结一致,因为无力扩张侵略了,但扩张侵略的野心尚在。门球规则培养“大和”精神,又在技术方面体现出岛屿文化——对来犯者,抓住(撞击)即闪出界外(杀俘虏)。在这里,门球场比赛区就是日本岛,闪出比赛区就是赶出日本岛,说白了,就是杀俘虏!当前国际门球规则整体文化体现出的就是日本“大和”民族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军国主义的,残忍、自私、狭隘。这是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
        曰本的国际门球规则文化内涵与中国大陆文化不相融
        中国的围棋是强大自我,中国象棋的最高境界是和——与对手之间握手言和。这里的“和”是和谐,是和平。
  中国是大陆文化。大陆文化的包容性强,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曾经多灾多难,但中华民族的血脉流淌着的儒家思想占主流意识,始终没有被抛弃。不管你什么民族什么文化,来到中国,都会被我异化吸纳为我所用。因为中国有大自信,所以能包容。日本的国际门球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其规则到了中国为什么老是修改?问题就出在其文化内涵与中国大陆文化不相融。
  日本在战后自守自强的背景下发明的门球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众多国家的推广发展,现在越来越不适合各个国家的国情,相应也就不适合国际发展的需要,于是门球规则不断修订成为必然。
  日本的国际门球规则在中国只会导致运动员争吵,心胸越来越窄,有心脏病者一杆球打不好容易出人命,高素质的人打门球时间长了也会变得容易冲动。门球不能只求输赢。
  门球运动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它是静态的足、篮、排,动态的象、围棋,饱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一种脑力和体力共用的游戏运动,所以国际门球规则需要改革演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门球规则。比如“取消闪击对方球出界”,这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仁——这一理念的。撞击对方球后,不闪出界(不杀俘虏),可送到边远角落去,也可利用闪带他球出界,这是技术。这样的技术要求增加了运动员的技击难度,加强了双方的博弈强度。

            我的理想:打造“中式门球”
           习主席说过:“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我有一个短篇小说《民间艺人》,2017年荣获了山东省“喜迎党的十九大”文学主题征文一等奖。这个小说,写我的爷爷去赶集卖手工制作的中式家具。当时社会流行西式家具,爷爷的中式家具早就卖不动了。就连我的父亲,还有爷爷的徒弟们,都改行打制西式家具了,只有爷爷坚守着传统工艺,用手工雕刻“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等图案打制旧式家具。爷爷整整一天没卖出一件家具,后来有人来买一对刻着“麒麟送子”的椅子,讲价时少给爷爷1块钱,爷爷很固执,别说一块钱,就是一分也不让,他的理由是:“我卖的是祖传的手艺,不是家具!”结果爷爷一件家具也没卖出去。爷爷虽然输给了“一块钱”,但他做为一个民间艺人,维护并守住了“手艺人”的尊严。爷爷身上具有的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硬汉精神——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他坚信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爷爷也可以说是一个英雄,坚守民粹的文化英雄。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从事门球运动宣传工作,受工作所驱使,也受心灵的召唤,我始终在想,中国门球规则一定要“拿来主义”,取长补短,选优汰劣,去掉残忍、狭隘、自私的东西,加入“仁”的文化元素,推出我们自己的“中式门球”,这门球就变成了培养人之自信的具有积极向上博大胸怀的体育运动了。体育竞技不是只求输赢,而是要体现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某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精神,从而引领国际门球发展新方向!
  我曾创新推出“限双”和“得分上不封顶”的门球竞赛规则,打破了日本的国际门球规则“25分满分”获胜的规定,当时阻力重重,几经波折,后来才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修订规则时采用并在全国施行,算是从此有了中国特色的门球规则。
  中国的门球人创新推出“中式门球”的想法已久,这更是我的门球理想。
  元旦前夕,我聆听了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内心激动,久久不能平静,结合“十九大”会议精神,感觉打造“中式门球”的理想有望实现!
                                                                                             2018年1月1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5 10: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运动发展繁荣靠改革创新,完全赞同楼主的观点,门球只有大胆改革创新才能繁荣、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5 10: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哥 发表于 2018-1-5 10:27
门球运动发展繁荣靠改革创新,完全赞同楼主的观点,门球只有大胆改革创新才能繁荣、发展。

谢谢好友热情赠帖、热忱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6 13: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门球就是康乐型,只是其中有某些竞技元素存在。两者要分开,竞技就必须“另起锅灶”------制订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竞技门球规则》,这是中国门球兴旺、发达、做大、做强的关键!也是最难、最艰巨的一步!如果按现在的路子走下去,那就永远脱离不了“康乐”的圈圈!
        老年人的康乐型活动,只要把现成的《规则》一放开、放松、放宽就行了。目的是让大家玩个痛快、高兴!
        中国门球实现不了竞技,就走不进市场,更进不了校园,也不会有其他的出路!

                                                                                                             (赵玉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5 01: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