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后的今天又现“好龙”的叶公 “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家喻户晓,说春秋战国时,楚国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多年来门球规则改革,总想解决“界外球过多”造成的弊端,这是对的。因为门球比赛诸多问题,如非技术性一边倒、观赏性差、半路“投降”、不敢主动进攻、留球过多、技术不能完全主导胜负等等,都源于此。为寻求解决界外球过多带来的弊端,裁委会采取过的、计划采取的、写入规则的、发表在报刊的、正在酝酿的方法措施,不下六七种,如限双、限三、下半时界外球(给予界内球待遇)有击球权、场地设置界外球“复活圈”(进圈有续击权)、每场每队有一次“申请界外球复活的权利”,等等。 然而这些措施,并没能解决问题,因为没有堵死界外球产生之源。今天,解决界外球过多办法找到了(真的“龙”下来了),那就是不得将对方球打出界外,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是最简单、最彻底解决界外球过多有效办法。可是,中国门协裁委会却把它视为洪水猛兽,不敢正视,不敢让讨论(哪怕是批判),唯恐得罪日本人,人家是“领导啊”,几次与规则修改有关的会议,内容都定为高度机密,不得外传。啊,原来那些解决界外球过多的措施,只是叶公用笔画的、用刀刻的“龙”,是给别人看的,是做表面文章的,并不想真的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