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楼主: 军旗

探寻“不封顶”入规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5 19: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利 发表于 2012-3-15 18:23
现行的康乐门球,继续和世界接轨,中国要高竞技门球,门球才会发展。

要和世界接轨,中国就要改,跟隨門球正宗!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9: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静风闲 发表于 2012-3-15 18:11
  知道一下“得分不封顶”的入规之路,也许很有意思!
  不少网友认为“得分不封顶”具有开创中国门球 ...

一次比赛,尽管是高级别的比赛,不执行“不封顶”的规定,并不能说明‘不封顶’不先进,不受欢迎。先进的东西被人反对也很正常,何况规则附则里写明:“为了丰富。。。。。。。。"可以不执行”不封顶“的规定呢。
发表于 2012-3-15 21: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现今国内的门球赛事中,霸州门球精英赛无疑是货真价实的“竞技性”门球,可是正是这种竞技性门球比赛首先抛弃了“得分不封顶”,开创了在大型赛事中使用规则附则的先河。
  球王争霸赛应该说也是典型的“竞技性”门球,09年的球王争霸赛试行了“得分不封顶”的比赛方法,可是在10年的球王争霸赛中,这种比赛方法被抛弃了。
  我想,在这些真正的竞技性门球比赛中,主办方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比赛方法,一定经过了认真思考,经过了多方征求意见,不会是个别人的心血来潮,草率决定的。
  竞技性门球比赛不采用“得分不封顶”的比赛方法,说明这种比赛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不适合竞技性门球。
  现行规则中“得分不封顶”的比赛方法撇开背离国际规则不说,其本身是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不科学、不公平的地方的,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某项体育运动的比赛方法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比赛方法进行变革,使其更有利于该项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提高,是有积极意义的。
  门球比赛实行“得分不封顶”,也不是不可,但要全面考虑,综合评估,制定出一个更为合理、科学、公平的比赛方法,使其充满生命力。
  
  

点评

门球比赛实行“得分不封顶”,也不是不可,但要全面考虑,综合评估,制定出一个更为合理、科学、公平的比赛方法,使其充满生命力。 赞赏您的说法,不封顶具体如何操作,确有进一步研讨的必要,就是说,当前这样的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3-16 08:5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8: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静风闲 发表于 2012-3-15 21:09
  在现今国内的门球赛事中,霸州门球精英赛无疑是货真价实的“竞技性”门球,可是正是这种竞技性门球比赛 ...

门球比赛实行“得分不封顶”,也不是不可,但要全面考虑,综合评估,制定出一个更为合理、科学、公平的比赛方法,使其充满生命力。
赞赏您的说法,不封顶具体如何操作,确有进一步研讨的必要,就是说,当前这样的作法 ,好像不太完美,这可能是某些大赛不用的原因吧。不过不封顶本身是积极的。
  
  

发表于 2012-3-16 19: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路凡老师讲解 _9247633750953141982[1].jpg
发表于 2012-3-16 23: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关于国际门球规则与中国门球规则   
本人认为两个规则不一样是可以的,中国把门球规则给于创新改革,在中国使门球运动能发展更好,更体现了我们对门球运动的热爱和对门球发展的贡献;
二、“得分不封顶”
“得分不封顶”不能说不是我们的创新,是为增加门球运动的激烈程度而改革的。只是还有不足,需要完善。当把“得分不封顶”的办法进行完善,我认为一定能吸引人们对“得分不封顶”的青睐;
三、关于门球运动的路子
门球运动到底是走什么路子很重要。如果是康乐健身项目,那规则就松散些,方便离退休的老同志活动 。门球运动就可以直接由老年体育协会管理,这样的体制就理顺了;如果定性为竞技项目,那规则必须严谨、准确、无明显漏洞,而且有吸引人的激烈程度。是竞技项目那就直接由体育管理部门管理,门球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个人的观点,不对的请批评。

点评

一、关于国际门球规则与中国门球规则 本人认为两个规则不一样是可以的,中国把门球规则给于创新改革,在中国使门球运动能发展更好,更体现了我们对门球运动的热爱和对门球发展的贡献; 二、“得分不封顶”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3-17 07:3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7: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门球的灵性 发表于 2012-3-16 23:50
一、关于国际门球规则与中国门球规则   
本人认为两个规则不一样是可以的,中国把门球规则给于创新改革, ...

一、关于国际门球规则与中国门球规则   
本人认为两个规则不一样是可以的,中国把门球规则给于创新改革,在中国使门球运动能发展更好,更体现了我们对门球运动的热爱和对门球发展的贡献;
二、“得分不封顶”
“得分不封顶”不能说不是我们的创新,是为增加门球运动的激烈程度而改革的。只是还有不足,需要完善。当把“得分不封顶”的办法进行完善,我认为一定能吸引人们对“得分不封顶”的青睐;
赞赏
发表于 2012-3-17 19: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多要从实际出发路是人走出来的不要急慢慢来事业总之向好的方向发展{:soso_e182:}
发表于 2012-3-18 18: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杨 于 2012-3-18 18:56 编辑

        网友们谈到霸州精英赛规程之事,我谈点内情。
        参加制定该项赛事规程的人员有:陈国英、周正、王鲁西、胡金明和我,最终确定本年度精英赛采用两种赛制,先期的资格赛完全执行《2011规则》,后期的精英赛根据其特点,另外确立了几项新规定,比如执行附则三、设置20分钟赛制、取消双杆等,其目的只是为了探索,并无他意。
发表于 2012-3-18 19: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谢已经把事情说清了,霸州门球俱乐部支持门球的改革,并继续探寻门球进一步改革之路。
                      2289154_174736045665_2.jpg
发表于 2014-4-17 13: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凡 于 2014-4-18 12:22 编辑

撞柱不死的另一种良方(对附则三第1条的修改意见)
     得分不封顶,把“撞柱即死”变为“撞柱不死”,还可重新过一门,解决了消极比赛的顽疾,深受大家的欢迎。
     为了适应一些习惯打25分封顶的球友,2011规则的附则三第1条规定:有效移动球撞中柱后(满5分),不得重新进一门比赛,比赛时间到或全队满25分时,比赛结束。
      霸州精英赛采用了附则三的第1条 (三、为丰富门球活动内容,可在本规则基础上选择执行下列规定:
  1.有效移动球撞中柱后(满5分),不得重新进一门继续比赛,比赛时间到或全队满25分时比赛结束。)并增加了“取消双杆”的规定。
   根据附则三的第1条,还是没有解决撞柱即死的问题。我们经过试验,设计了一种解决”撞柱不死”的另一种良方,即把中柱当作第4门看待。撞柱就如过门,还有续击权,称为满分球,但不拿出界外,也不重新过门得分,可继续参加比赛。这样就不会出现4打5或3打5的现象。场上始终保持10个队员参赛,这是对附则一的修正。这种打法既有得分不封顶的撞柱不死的优点,又有得分封顶,与国际接轨的好处。球友们把“得分不封顶”称之为为“撞柱即死”动了一个大手术变消极比赛为积极比赛。而把我们的做法称之为为“撞柱即死”做了一个微创手术,也医治了“撞柱即死”这一痼疾。

          如1号球撞击了过了3门的3号球,送3号球上柱,3号球满分,球滚到哪里,就停在哪里;1号球又撞柱,撞柱完后,也是满分球,但还有一次续击权,可以击球或接应,但过门不得分(即跟附则三第一条的规定一样----得分封顶);如果1号球在撞柱的同时又撞击了他球,为双杆球,给予双杆球的待遇。
    这些只是我们一亩三分地的试验,种出的瓜果是苦是甜,只有再经过一段试验,才能知道。不过从目前的试验情况来看,还是受到参与试验球友们的肯定。
我们只是在2011规则的基础上,对规则和附则三第1条作一些试验性的修改,还望大家指正!
更希望有条件的球友也试验一下,用你们从实践中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的试验提出宝贵的意见!







点评

1、“不封顶”,是中国的创造,基本上解决了规则“比赛结束方式多元化”的大问题,这是规则存在的几大问题之一,必须坚持,不能以“接轨”为名说三道四。若坚持接轨就什么也别改,改了还算接轨吗? 2、现在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7 14: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14: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路凡 发表于 2014-4-17 13:07
撞柱不死的另一种良方(对附则1的修改意见)     得分不封顶,把“撞柱即死”变为“撞柱不死”,还可重新过 ...

1、“不封顶”,是中国的创造,基本上解决了规则“比赛结束方式多元化”的大问题,这是规则存在的几大问题之一,必须坚持,不能以“接轨”为名说三道四。若坚持接轨就什么也别改,改了还算接轨吗?
2、现在的问题,一是,撞柱球威力过大,二是,撞柱后就放界外等下伦次再进一门,有“不衔接”的感觉。
3、楼主的解决办法,我们也试验过大概一周时间,几十场吧。衔接的问题解决了,但威力有时更大了,还经常出现“一人秀”,就是撞柱前,已经打了几个球,得了几次分了,撞柱后,又立即再进一门、二门。。。。。总是一人表演,(高水平的比赛可能更多),挤掉其他队员的时间,也不好看。于是,我们又对撞柱后的续击权加以限制,只能接应或站位,不能撞击他球,新问题又出现了:撞击了怎么处理?一次击球撞柱后又撞击他球怎么处理?他球出界 、得分算不算?若依次做出专门规定,又使规则复杂化,觉得也不可取。
4、最后,用了最简单的办法消弱其威力——定点(开球区最左侧)进一门。不衔接的问题只能“这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7 19: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静风闲 发表于 2012-3-15 18:11
  知道一下“得分不封顶”的入规之路,也许很有意思!
  不少网友认为“得分不封顶”具有开创中国门球 ...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得分不封顶没有什么比得分封顶先进多少,实际上是对撞柱的一种最不合理的奖励。撞柱球一般能多得3分到4分,而且能用手拿球出去再等待在开球区重新开球,形成为谁也惹不得的特殊球。  很多门球人提出,对双杆球的两次续击权的奖励不合理,显然有时甚至于比双杆还厉害。
  得分封顶不封顶各有各的战术、技术。不能说一不封顶,都是优点,而且将得分封顶说的一无是处。我也奇怪了,难道日本人真的比中国人苯吗,他们难道就没经过这个阶段,没有人提出过这个问题吗?
  大家都知道门球是日本人在槌球基础上创造改进的,谁知道他们原来就封顶吗?这另我猜疑,不解。

  根据以上原因,我认为得分不封顶不是什么创新,如果从几十年规则的演变过程来讲,而很可能是一种倒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7 21: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凡 于 2014-4-18 18:12 编辑

军旗老师:撞柱球为满分球,不重新过一门,只保留在场上击球的权利。

"撞中柱就如过门,还有续击权,称为满分球,但不拿出界外,也不重新过门得分,可继续参加比赛(权利跟其他击球员一样,只是不再过门得分)。这样就不会出现4打5或3打5的现象。场上始终保持10个队员参赛,这是对附则三第一条的修正。”




点评

可继续参加比赛,又不准打球、不准得分,就剩接应了。怎么叫参加比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18 1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8 06: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分要封顶,双杆要取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