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101|回复: 21

也谈槌球(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2 20: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7-7-22 20:37 编辑

       槌球运动发展的历史过程。
       避开中国起源之说,从法国算起大约已有800年左右的历史,经历了法式槌球、英式槌球、日式槌球(即人们所称的现代门球)三个历史阶段。
       法式槌球
       大约始于13世纪或14世纪,直到19世纪中期,约有500多年的历史。这是这一运动逐步形成的时期,这时,打球的人技艺水平很低,器诫(球槌和球)、场地十分简陋,也没有统一的规则、规程等,基本都是各行其是的打着玩。参与的人群范围很小,基本就是一些贵妇人用以玩耍,后来在法国南部又出现了用于病人康复训练,很显然,这时的槌球运动,只是少数弱势群体参与的康乐、养生、休闲性的体育游戏。(见图片)

       t018e5e1f8895024d57.jpg    t016354a12190fd48a0.jpg           到了19世纪中期,打球的人技艺水平提高了,器诫(球槌     球)、场地也有了明显的改进,这时,如果还是少数弱势群体随意的玩耍已经不适应这一运动内在因素发展的要求了,于是,一场“革命”开始了,用哲学的术语说,就是阶段性的质的突变发生了,其结是英式槌球替代了法式槌球。标志就是1861年英国的E劳特利吉编制了槌球运动第一部规则。有了规则,就有了规范的场地、规范的器诫和规范的打法。
      场地:天然草场(后期,美国大部分改用沙场,感到沙场比草场好打),长32米,宽25.6米,场内设6门1柱(美国是9门一柱),门高30.5厘米,且比现在的窄,见图片:

       t01ca77e0c668fdfa43.jpg
      球槌和球:
      槌头,长15.2——25.4厘米,直径6.35厘米(从图片看,有原型,也有方形),球为木制,直径9.2厘米,且以颜色区分。

       u=3521312004,2922393736&fm=21&gp=0.jpg
      打法简单,凸显技术,主要是进门、撞柱。最初只有四个球:蓝、红、黑、黄,蓝黑为一方,红黄为一方,分单打或双打,双打一人一球,单打一人二球,每个球都要往返通过6个门,一次得一分,12分,加撞柱1分,共13分,双方先打满26分者为胜,就是说它是限分不限时。有的资料介绍还有6人制,即双方各三人。还有些资料介绍是双方各5——8人,我只见到了这种资料,
从没有找到类似的图片(只有4球4杆或6球6杆)。英国时代的球,不是用数码区分,而是用颜色区分,16个球怎么区分可能很难。    u=3521312004,2922393736&fm=21&gp=0.jpg u=583071277,1461347251&fm=23&gp=0.jpg   
t013c218d89764aae0b.jpg
     由于有了规范的规则、场地、器诫、打法和赛制,使得这一运动很快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尤其是英美两国最为盛行。全英槌球俱乐部和全美槌球协会,分别於1870、1882年成立。世界槌球联合会,也於1896年成立,正式成员国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英格兰、爱尔兰、意大利、日本、新西兰、苏格兰、南非、美国等11国;观察员国有:奥地利、比利时、法国、格恩西岛、曼岛、巴勒斯坦、俄罗斯、西班牙、瑞典、瑞士、威尔士等11国。这时的槌球运动,已不再是少数弱势群体参与的休闲性的体育游戏,而是,即是范围广泛的社会群众体育,又是能进国运、奥运的竞技体育(1900年第二届现代体育奥运会,槌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04年第三届现代体育奥运会,槌球仍然是正式比赛项目,而篮球这时才开始成为表演项目) 。槌球运动的这一鼎盛期,大约经历了50年左右,到20世纪初,由于足球世界性的狂热、欧美橄榄球的狂热以及美国篮球NBA和英国温布尔登网球的出现,使得槌球这一运动同上述运动相比,显得相形见绌,于是,开始走向衰落。直到20世纪40年代,日本的铃木和珅,对欧美时代的槌球进行了深度的改革,实现了槌球运动史上第二次阶段性的质的飞跃,从而开辟了日式槌球的历史时代。      日式槌球同英式槌球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有两点:一是英式槌球是限分不限时,而日式槌球是即限分又限时的25分制;二是英式槌球是六门一柱,改成了三门一柱,位置近似于三角形。这样一改,使得这两个时代的槌球在打法上出现了很大的差别。英式槌球凸显技术,打法简单,易于看懂;而日式槌球凸显战术,精彩的技术场面不多,神秘多变的战术调球的场面接连不断,尽管趣味性很浓,但一般群众看不懂。是不是倒退了?不是,是发展,是前进。因为它极大地丰富了技术内容和战术内容,尤其是适于中老年人,使已经走向衰落的槌球再度兴盛起来。有人认为现行的这一运动,到目前尚属新生事物,有着强劲的生命力,现在还不是谈论改革的时候,而是进一步完善。这样的认识我不赞同,我认为,现行的这一运动,在经历了一个历史时期的辉煌之后,开始就潜在的弊端,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其表现如下:               
       1.运动量小、节奏慢。缺乏竞争性,适于中老年人,对青壮年人吸引力不大。
       2.过于凸显战术,太神秘,一般人看不懂。
       3.精彩技术展现的场面太少,缺乏观赏性。
       4.融入了棋类的因素,同时也带来了棋类的特点,“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用这一运动的术语来说,就是“一杆子定乾坤”,经常出现半场球,时间过半,甚至还不到一半,就大局已定,剩下的时间纯属垃圾时间,再没有看头。
       5.集中到一点——越来人越老,越打人越少。

       这说明什么?说明它的辉光时期已经过去,衰落的时期已经到来,还是死抱着不放是不行的,唯有改革才有出路,唯有创新才有未来。
       了解它的发展史,不是为了解而了解,也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寻求它运动发展的规律。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换言之,就是带有必然性的东西。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
        1.槌球这一运动,800年来,一直都是运动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净止是相对的,发展是绝对的。      
        2.它的变化带有阶段性,总有一个阶段是相对静止的,虽然也有变化,但变化不大,这叫“渐进的量变”,渐进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大的变化,促使这一运动从现行的阶段进到新的历史阶段,这就叫“质的突变”。它总是通过渐进的量变达到质的突变,这样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向前发展的。
        3.每次阶段性更替之后,总是使它自身走向反面。从法式槌球跃进到英式槌球,使法式槌球走上了反面,即  由少数弱势群体参与的休闲体育,变成即是范围广泛的社会群众体育,又是能进国运会、奥运会的竞技体育;同样,由英式槌球跃进到日式槌球又使它走向了自身的反面,即  从即是范围广泛的社会群众体育,又是能进国运、奥运的竞技体育重新回到了主要是弱势群体参加的休闲体育。
      
       4.现行的这一运动已经进入衰落期,它还必然再度跃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再度走向自身的反面,这个反面是什么样,人们可以想像而知。








发表于 2017-7-22 21: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消现行规则的闪击,凸显过门、撞击、撞柱的吝种技术。外行也看得懂。
也谈竞技门球随想
http://www.menqiu.com/forum.php? ... &fromuid=107238
(出处: 中国门球网)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20: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00年奥运会上的槌球比赛,参赛国有: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2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戈壁梭梭2 发表于 2017-7-22 20:44
1900年奥运会上的槌球比赛,参赛国有: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

      1904年奥运会,槌球的比赛,只有法国参加,原因有二:一是这时槌球运动已经开始衰落;二是承办国曾答应解决食宿,但事到临头不管了,因此,很多国家或很多项目不参加了。20多项比赛,也只有20多个国家参加,所以,可能有不少项目都是只有一两个国家参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22: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式槌球是9门一柱,中间一行5个,两侧各两个,这样的场地怎么打,尚不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2 22: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史料,有分析,有结论, 槌球又一次变革的时机已经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00: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兴铭 发表于 2017-7-22 21:36
取消现行规则的闪击,凸显过门、撞击、撞柱的吝种技术。外行也看得懂。
也谈竞技门球随想
http://www.men ...

        欢迎您积极参与讨论,只有把各种意见都讲出来,才会对问题认识得更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0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壶浊酒 发表于 2017-7-22 22:35
有史料,有分析,有结论, 槌球又一次变革的时机已经到来。

      讲得非常好,希望多交流,多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07: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兴铭 发表于 2017-7-22 21:36
取消现行规则的闪击,凸显过门、撞击、撞柱的吝种技术。外行也看得懂。
也谈竞技门球随想
http://www.men ...

       认真研究、探讨竞技门球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08: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下的结论只是一家之言,希望有不同看法提出来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08: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收获!详实的图文史料,有理有据的分析,鲜明的观点、结论!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4: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过去有利于研究现状,也有利于展望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23 16: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赏楼主的认真考研精神,但我不赞成把历史淘汰的槌球,再让其死灰复燃。没多大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8: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快乐 发表于 2017-7-23 08:21
拜读!收获!详实的图文史料,有理有据的分析,鲜明的观点、结论!赞!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欢迎参与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8: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问题还要重提一下,就是槌球与门球的关系,它们是同一运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至于称谓,叫门球是民约俗称的叫法,本来的称谓就叫槌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