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17-6-21 10:53 编辑
也谈不设教练的球赛
东台老修网友早前发了一个帖子,提出尝试无教练球赛, 改变当前“一个喇叭、五个哑巴”的局面。现在的门球赛,确实都是一个教练指挥着五个不知所以然的人打球,教练指哪儿,你就打哪儿,不问为什么,无条件服从,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有的教练还兼队员打球,往往分神导致指挥失误。 而象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都是打的时候场内无教练,都是靠球员临场发挥,只能在要求暂停的时候进行场外指导。门球比赛有何不可呢?! 当然这样门球规则就要修改了! 门球比赛是团队之间的博弈,群体的智慧总比单个人要强。不设教练,提高了对上场队员的要求,他们既要打球,又要动脑筋怎么打球。那么参加无教练的球赛对队员应有哪些要求呢? 我想首先毎个队员都要基本功强,头脑灵活,配合默契。要懂战术、知球路、顾大局, 团队意识强!如果比赛双方都不设教练,各人的球各人自己指挥,这样就发挥了各人主观能动性,各人都必须密切注意场上态势,自己决定你的球往哪儿打。 打门球要有悟性,要懂门球。怎样才能懂门球有悟性?一是学规则,打门球不懂规则不行。二是学基本技能,擦、闪、打、撞、带,都要一定的规律,不明白球场上的球的运行规律就是盲目打球。三是多看门球比赛或多看球赛视频,看看人家是怎样打球的,取长补短。四是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打一杆想一下结果是不是达到了自己的预想结果。五是加强正规的基础性训练。只有加强长期的科学训炼及理论学习,才会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才会提升球队的整体水平。 作为参加无教练球赛的队员,球技要过硬. 决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机遇球或对方的失误上:好手气只能兴奋于一、二杆;好机遇只能侥幸于一、二场;好球运只能得意于一、二天;好成绩只能幸运于一、二次;参赛球员必须要有主观上的兴趣、自我进取的自觉精神;有理论上不断研讨、实践中反复探索的钻研精神; 有坚持长期练球的刻苦精神;有谦虚好学、不耻下问、集思广益、细心感悟的自学精神;才能做到学有所知、习有所获、练有所成、研有所得;才能成为基本技术过硬、球艺相对全面的技术能手,才能日积月累地在球向思维、心理承受上有所提升;才能在球品、球德等个人修为上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作为参加无教练球赛的队员,战术要精通. 要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门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在杆球员所完成的任务必须为下杆球员服务,或搭桥或保护,以保持各球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界外球入场,就要为场内球,或接应,或制角、或造双杆球等,以使本队组织起有效的攻防体系。又比如,为了战术需要,自球会与对方球“同归于尽”, 牺牲小我,保全大我,以确保己方平安,并最后取胜,这种集体至上、勇于牺牲的精神,是门球人所必须具备的精神。这既是战术,更是互助协作;你帮我,我帮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相依为命,才能夺取球赛全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