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东城区地坛球场是我门球生涯开始的地方,从2008年学球以来,我已经在这片球场玩了9年。2010年,我高兴地见证了球场从沙土地更换为高级人工草坪球场。草坪球场原本设计寿命是10年,可是改造后短短4年就出现地势不平,草坪起皱等不该有的问题。今年是人工草坪铺设后的第7年,按理说还在使用寿命之内,可不得不面临又一次的改造。我听说改造一块球场的投资成本很大,大约花费12-15万,那么地坛公园南部的六块场地加起来就需要70-90万的投资。作为常年在这里练球打球的青年门球爱好者,我不愿意看到球场使用没几年又面临这样的问题,因此希望给球场的未来维护和经营提些建议。
要提建议,必须了解球场使用寿命缩短的原因——第一就是夏季的暴晒和冬季的冻融作用对球场破坏很大; 第二就是每年庙会,由于要搭建演出舞台,加之观众的踩踏,对球场破坏严重;第三是地铁5号线从球场下部穿过,地面发生沉降。
了解上述原因,就需要有一个解决措施。首先就是希望和地坛公园协调,搭建一个简易的遮阳防雨棚子(可以很快拆装),这笔投资应该不算太大;地坛庙会是公园的主要收入来源,建议可以将门球纳入庙会的游艺项目,这样既可以保障公园在庙会期间的收入,又使得球场免受搭建舞台和踩踏的破坏,还能普及门球。对于地面沉降,希望改造时能够采用控制沉降的工艺。
此外,就球场的经营方面,希望东城门协能够通过多举办比赛,啦赞助,设计一些精品“门球赛+文化旅游”项目,多筹措资金,使得球场能够得到及时维修,延长使用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