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福地 常来常熟 常熟是一座吴中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沿岸新兴的港口工业城市。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以其悠久的人文历史、秀丽的山川景色、丰饶的物产资源享誉江南,素有"鱼米之乡"美称。近年来, 常熟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等荣誉, 是全国同类城市中首家国家园林城市、绿化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 常熟是著名的状元之乡、院士之乡。自唐至清,出了8名状元、9名宰相、485名进士。及至当代,这个小小的县级市竟然出了王淦昌、张光斗等24位院士。 江南福地是这里的山和水。“七溪流水皆入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城内十里虞山峰峦起伏,尚湖、昆承湖面山而卧。千百年来,就是这一泓碧水、一脉青山守护着这座山水古城。常熟古城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城市格局,琴川河穿城而过,小桥流水举步可见,雅园古巷点缀其间。小河窄街,街河并行,傍河构屋,粉墙黛瓦,桥含远山,水留塔影,构成一幅婉约柔美的江南水乡风情画。 常熟下辖9个镇,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高新区各1个(国家级经开区和碧溪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和东南街道都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1个中国常熟服装城(2015年市场成交额突破1300亿元),1个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虞山尚湖和沙家浜景区2013年荣膺国家5A级景区),市域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6.8万,常住人口151万。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2.39亿元,增长7.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3.58亿元,增长10.1%。 常熟是全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地势平缓,气候温和,历史上因年年丰收、“故岁常熟”而得名。如今的常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精致城市建设,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竞争力,着力促进城乡均衡协调,着力加强文化名城保护,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入推进法治常熟和平安常熟建设,夯实社会和谐稳定根基。百万勤劳质朴、性格刚毅、勇于创新的常熟人民正朝着“打造精致城市,建设强富美高新常熟”的目标定位而努力奋斗。 (熟门 2017-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