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229|回复: 3

前苏联顷刻瓦解的“世纪之谜”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 06: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照会 于 2012-3-1 07:05 编辑

       u=2215849358,2580954724&fm=15&gp=0.jpg    u=2822683783,583554081&fm=52&gp=0.jpg
      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了20年前苏联的顷刻瓦解,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20年来,为求解这一“世纪之谜”,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里择要略作综述。
    前车之师,后车之鉴!每一个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普通人不妨学点历史知识,有益无害。

一种观点认为,苏共丧权亡党,在于党的三大优势的丧失。第一个原因是掌权后逐渐地脱离群众,一个权势阶层贪污腐化,失去人心,最后多数老百姓不对苏共投赞成票。第二个原因是由于缺乏党内民主,一党制变成家长制,占据着党政机关重要领导岗位的“精英集团”,逐渐蜕化为不受约束的官僚特权阶层,他们信仰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只关心自己的特权和利益。党的干部制度只有任命制,没有体现民意和实现民选,近亲繁殖、卖官买官盛行,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生命力丧失。第三个原因是没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搞教条主义,使苏共思想理论停滞落后,创新能力衰竭,无力回答广大民众关心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很多学者认为,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高度集权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僵化模式在苏联解体中的影响是根本性和深层次的。其中有学者认为,苏共执政74年,领导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党和国家的各种问题不仅没解决反而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显然与苏联党和国家的体制制度问题关系密切。即使是领导人、领导集团或整个党“蜕化变质”了,这也应从体制制度上去找根源,而且党“蜕化变质”本身就是政治体制和制度问题的组成部分。

有学者认为,历史文化和民族因素在苏联剧变中的因素不能忽视。一是把民族矛盾等同于阶级矛盾、民族进程等同于社会进程,人为地加速民族融合。。二是在对待历史问题和卸历史包袱上,苏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斯大林的大清洗,使成千上万的人遭受不白之冤,积累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既削弱了自己,扩大了对立面,也授人以柄。在对待斯大林错误问题上,赫鲁晓夫很草率、不慎重。戈尔巴乔夫的轻率,社会舆论很快汇成了否定性的颠覆苏联制度的强大洪流,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三是在俄罗斯民族的心理中缺乏理性精神,走“跳跃之路”,埋葬苏联的一支重要力量正是苏联人民自己。两极分化使大部分苏联老百性对国家未来丧失信心,对他们而言,囤积香肠更加重要”,人们欢迎社会变革。  

点评

谈到苏共改体问题,不难想到当今中国有近小半数的副部级以上的家族中有人入了外国籍,成了“裸官”。还有厅局级处县级家中人在外国久住的(在中国拿钱到外国花呀),真可怕哟,  发表于 2012-3-10 20:12
以史为鉴,引以为戒.  发表于 2012-3-1 10:50
发表于 2012-3-10 18: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史为鉴,是必须的!!!!!
发表于 2012-3-10 19: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太复杂、太深奥,涉及到政治、经济领域以及前苏联国情、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变革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矛盾的结果,就是说前苏联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根本原因就在于民心所向。
发表于 2012-8-22 1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苏联的昨天,中国的明天。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