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门球巡礼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门球传入中国,黑龙江就一直是中国门球的重要发展地区,这主要得益于这里有个长寿公司。为了解长寿公司在门球发展上的历史功绩,记者专门采访了长寿公司董事长、中国门协特邀副主席、黑龙江省门球协会主席马金凤女士。 三十年开拓门球界精英 门球发展三十年,长寿公司是参与首创的单位之一,我也很荣幸地在中国门球运动二十周年的时候被评为中国门球开拓者之一,这是中国门球运动和中国门球人对我和长寿公司多年来付出的肯定。我也很感谢。 现在又过了十年,三十年来我们的企业从无到有,中国的门球运动也从无到有,我经历了它的全过程。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的人生,能把我最有实力的青春的力量全部贡献给了门球。但现在回想起来,我这种贡献是很值得、很有意义。 真正门球的起步是从1985年在石家庄举办的中日樱花杯门球赛。比赛后,请日本客人留下来普及和推广门球运动,要办这个学习班需要七千元人民币,吃住食宿需要找一个企业来支持,我当时决定我们来做。当时很困难,集资了5000元。我也参加并主持了有31个人参加的这个学习班,从开幕式、闭幕式、颁发证书、听课、推介我们的产品等,学习班非常成功。这是我长寿公司起步的非常重要的一步,而且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时刻。没有这次活动就没有长寿公司的今天。 由于我们在86年确立了“源于经营,用于发展,回报社会”的思想,通过我们不断地付出,长寿公司取得了成功。我之所以看到了门球,看到了门球的闪光点,就在于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十一届三中会之后大批的老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中国需要安定团结,需要稳定,这些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的稳定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政治。我看到了,这个门球和政治有关,和稳定团结有关,所以我不遗余力地下定决心地全方位的把门球开发成系列产品。这个企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围着这个走下去,把门球变成中国的第一品牌。于是我决定把它命名为长寿门球。 如今,我已做了24年的门球协会的常务副主席,主抓了门球协会的工作,而且是心甘情愿地在做。因为长寿公司需要黑龙江这片热土,他是我生存的热土,虽然黑土地是肥沃的,门球的这片土地却很贫瘠,这是我发展的机遇。但我没有完全依赖黑龙江,而是面向全国大市场,长寿要走向全国。 今天我再次被扶正,是在上一届单荣范主席帮助我们发展的基础上,当选为黑龙江省的门协主席的。单主席这几年为黑龙江省门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省门球基本建设最好的时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地基础。我站在一个新的高点上,来推动黑龙江门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是责无旁贷的。 首先要加强黑龙江省各级门球协会机构的建设。因为他们是搞好黑龙江门球真正可依靠的力量。这次换届会上,我们通过了秘书长、副秘书长、裁委会、宣传部、市场开发部等。黑龙江应该在东三省起到带动作用,和其他两省共同发展。 各片区内的门球交流也都要纳入全省的门球发展计划中,要抓好三个不同片区的龙头,要调动当地所有的宾馆酒店都要成为我们的战略伙伴,大大降低了门球人参赛的成本,也有利于门球赛事的接待变成社会化管理。 还有在组织机构建设上,在各地市级门协建立党支部,它的好处是把那些退下来的德高望重的老主席做支部书记,有利于新老交替,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这在全国都有指导意义。 杜尔伯特--草原雄鹰 说到黑龙江的门球,离不开草原上驰骋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多年来,她一直是东北地区门球发展的排头兵。 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首先体现自对门协领导班子的配备,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退休下来就被安排到门协做主要领导,这已经是黑龙江的成功经验之一。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泽春退休后接任门协主席,带领一班人把杜蒙门球搞得红红火火。 从基础建设抓起,是他们的重要经验。从一开始的四连片发展到目前的八连片,从主要是沙土场地全部更新成人工草坪,从只有一块室内球馆增加到三块室内场地,从简易的指挥台到新建的正规的赛事主席台,这些年的基本建设投资奠定了杜尔伯特门协在黑龙江门球人心中的“圣地”的位置。 抓班子建设,杜蒙门协的班子是个团结的班子,是个干实事的班子。在主席、副主席领导下设立了竞赛部、场地部等机构,为有效的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 抓队伍建设,一个25万人口的县有34支门球队,有的乡镇也组建了门球队,在全国门球人减少的大形势下,这里却是在实现稳定地增长。 抓经常性赛事,每年除了接待全省的大型赛事之外,他们还坚持本地特色,组织相关系统和单位开展冠名赛,既活跃了门球,也宣传了这些单位,一举两得。多年来,这里无论春夏秋冬每月都有赛事,即使严寒的冬季,室内的三块场地上依然是赛事连连。 2016年“伊利杯”中国门球公开赛(杜尔伯特站)暨全国少数民族门球大赛,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一次门球体育盛会,也是对我省承办门球赛事的一次大检验。在为期三天的运动会上,竞赛进程有条有理,紧凑而有序,效率高,成果喜人。这次门球赛是一次成功的盛会,是一次和谐的盛会,更是一次民族欢聚的盛会。使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门球人的风采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门球人的竞技意志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多年来,他们创建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场馆、一流的裁判员队伍、一流的竞技成绩、一流的管理领导班子,成为了黑龙江门球发展的标杆、样板。 松嫩江畔门球旋风--肇源 肇源县,原名后郭尔罗斯,位于松嫩两江左岸,历史上曾是金太祖肇基王绩之地,有6000多年的文明,人口近50万。 肇源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门球的发展,退下来的主要领导被派到门球协会主持工作,他们的场地建设、人员培训、赛事安排都做到井井有条,走在了全省的前面,为此被授予黑龙江省门球之乡的称号。 在此基础上,肇源县党政领导班子从门球的基础建设抓起,重新调整了门球场地的布局,县委三任县委书记、三任县长和五位副县长、县人大和政协的多位领导同志,为全县发展门球事业做了许多实事好事。 县领导把门球事业当作民生大事来抓,县财政先后拨款50多万元,为门球协会增加基础设施,建成一个宽敞的灯光门球馆和两块人造草坪门球场。现在,中心门球场已经是6块连片场地花园式的、标准化的门球场。八年多,县政府逐年增加投资和社会各界赞助的资金和物资近150万元。县门球协会已经有6000平方米的场地,建起活动室和办公室240平方米。 他们每年都要安排全省及本地的各种赛事十几次,除全省的赛事外,他们突出本地特色,举办“工会杯”、“会员杯”、“战友杯”、“巾帼杯”、“夫妻杯”、“迎七一”、“老年节”、“教师节”、“基本功”等形式多样、球友们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活跃了老年人的退休生活。 2003年前,该县仅有10支门球队,70-80人打门球。由于县门球协会广泛宣传、深入细致地工作、滚雪球的发展,现在门球队扩大到30支,门球队员增加到300人。队员们经常活动在门球场,尝到了甜头,产生了兴趣,感到门球场是健身健脑、延年益寿、安度晚年,和谐幸福的乐园,许多人把门球场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经过学习和锻炼,走出去的肇源门球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吉林油田举办的全国网友邀请赛获得双打第二名,杜蒙民族团结杯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在长春北方城市邀请赛中获得冠军,在吉林松原全国知青门球赛中获得第三名,在科尔沁门球友谊赛中获得第四名。 边陲重镇门球增辉--穆棱 穆棱市是牡丹江市所辖的计划单列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是全省25个边境县之一,人口32万。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门球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11年被授予黑龙江省门球之乡的称号。 2014年市政府投资4000万元,建成奥林匹克花园,其中六连片的人工草坪门球场就投资1000多万元,还为四块场地扣上了棚,十分大气、壮观。 2015年4月,为迎接省第四届巾帼杯女子门球锦标赛,购置电脑、财会软件、音响、饮水设施、场地浇水设施,使配套设备达到省级大赛需要的水平,新建了指挥台,政府共投资10万多元。10月为加强门球场地管护,政府又出资10万元,给门球场地加上了护栏,有效保护人造草坪不受损坏。市委书记赵荣国听说本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门球园建设得最好,就亲自赶去参观。2014年11月,他看到老干部在露天场地打门球,关切地说:“这场地冬天打球冷,明年给你们建门球馆”。 他们的做法:一是走出去,请进来,树立开放的门球观念。以往穆棱门球关门自己办赛,思想封闭,技术落后,省市门球比赛即使有人参加,也是少数人的个人行为,很难打出好成绩,近两年组织了市门协代表队,参加了省市所有重要比赛,还请兄弟市县门球队来我市传经送宝,穆棱门球人,眼界开阔了,竞技水平也有了提高。二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着力培养尖子人才。有了一流的场地,裁判员队伍却不能适应大赛的需要,承办省女子门球赛,裁判员行不行,大家都提心吊胆,我们下定决心,抢时间连续搞了三轮裁判员培训,信心大增,为比赛提供了高水平的裁判服务,省门协领导给与了高度评价。赛后,我们又请牡丹江市专家来我市讲课,并晋升了一批国家二级裁判员。运动队水平也有提高,黑龙江省农村大联动伊春赛、少数民族杜蒙邀请赛百队杀进16强。三是加强门球协会班子建设,积极发挥引领作用。2013年,为了加强对门球协会的领导,市政府委派刚刚离任的市人大副主任王兆林接任门协主席,王主席到任,立刻带领门协班子成员到杜尔伯特、肇源、等地学习参观考察,一个学先进、追赶先进的热潮正在龙江大地上形成。 黑龙江门球,春潮涌动。除了以上几个典型单位外,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绥化、伊春等地都在酝酿着,或兴建人工草坪场地、或筹备大型赛事,纷纷成立门球协会党支部、组织适合当地的各种活动。可以预见,塞北的严寒即将过去,一个暂新的门球运动的新格局即将出现在黑龙江大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