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291|回复: 28

中冠赛今昔对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8 20: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6-11-9 13:19 编辑

      中国门球冠军赛全国总决赛已经打了十几年,前后对比一下,有什么变化?      06    07   08三届总决赛我都参加了,以后,由于年龄的限制没能再参加,但详细的报道和主要的视频都看了,现就个人的感觉谈点看法:
      1.场地的使用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初几年使用的是天然草场,最近几年基本是用人造草场,这是不是脱离了国际运动轨道,要不要予以纠正?我看不必,而且,我认为,这是800年来,这一运动在场地使用上的重大突破,是发展,是前进。任何运动的场地都必须与其自身的特点相适应,比如:足球,天然草场最好,如果是硬板地,球落地一蹦很高,无法控球;相反,篮球就必须是硬板地,如果也用草地就无法运球。槌球也一样,场地要和它自身的特点相适应,它的特点是什么?球在滚动中走直线,不拐弯;阻力均衡;软硬度适中,很显然,人造草场最适于它的要求。              2.使用的器诫越来越先进。槌球运动的器诫主要是球杆,06年我在广州参加比赛,看到的球杆,槌头绝大多数是非金属黑色的圆柱体,杆儿也很普通,现在先进多了。仅就槌头而言,有圆的有方的,有金属的也有木质的,现在最流行的是两头翘起的船体形的槌头,大家都知道,国际规则明文规定一般是圆柱体,某些国际赛事规程干脆就限死了,必须是圆柱体,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还是要以是否有利于技术的发挥为依据。日本人基本都是依托地面侧瞄侧打,圆柱体最适合,如果是方形头,正好是一个棱角着地,肯定不利于技术的发挥;我们中国人是依托单、双脚正瞄正打,多数人更喜欢的是方形头。总而言之,球杆的多样化是好事,不是坏事。
     3.技、战术水平提高了不知多少倍。过(过门)、撞(撞击)、擦(跳擦偏擦)、闪(闪带)、送(送球到位)、粘(粘贴)这六个方面的基本功都有非常明显的提高。漂亮的擦球已经成了打垮对方的杀手锏;有的闪带,无论远近,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过去四米的球不敢打,现在十米以上的球打上的几率很高,比赛场上精彩技术的展现一个接着一个,场面好看多了。
     4.所执行的规则也大不相同。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限多杆,二是分数不封顶,对此历来都有分歧,我个人认为,多杆球是这一运动中的“特权”行为,它给运动带来了不公平,限制是应该的;不封顶解决了个球满分不死的问题,使每个球自始至终充满着活力,极大地调动了运动员苦练基本功的积极性,说不定它就是“中式槌球”和“日式槌球”的分水岭,也可能是槌球运动从第三个历史阶段跃进到第四个历史阶段所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其实这并不仅仅限于“中冠赛”,其它重大赛事,特别是“联赛”也都是这样的,所有这些说明什么,说明“中式槌球”即将形成。
      
      

      ’







点评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导  发表于 2016-11-9 19:43
今昔对比,门球赛事变化太大了。  发表于 2016-11-9 14:08
发表于 2016-11-8 2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有水平!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21: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所言极是,支持!
但愿国际比赛不要再限制球锤的几何形体啦!(下一轮修规、中国要据理力争,解决国际比赛限制球锤的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2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老师观点,其实场地类型可以多选,就算用沙土也行,只要平整就好,成本还低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21: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戈壁梭梭老师的佳作!写得很好,分析到位。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1: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零开始 发表于 2016-11-8 21:21
赞同老师观点,其实场地类型可以多选,就算用沙土也行,只要平整就好,成本还低e

      我就主张场地的多元化,沙场、草场,人造草场并用,但要以沙场、人造草场为主。沙场不但成本低,而且越用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1: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场地的使用在美国时代,已经开始大量的使用沙场了(即使沙场也比天然草场好得多),只是到了日本时代又完全回到了使用天然草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3: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快乐 发表于 2016-11-8 20:45
有理有据有水平!赞!

       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4: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独行牛 发表于 2016-11-8 21:19
老师所言极是,支持!
但愿国际比赛不要再限制球锤的几何形体啦!(下一轮修规、中国要据理力争,解决国际 ...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点评

不用谢!  发表于 2016-11-9 2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4: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门球酷爱,对中冠赛的今昔对比做了中肯的、符合实际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4: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喜西网友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6: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酸宁 发表于 2016-11-8 21:35
谢谢戈壁梭梭老师的佳作!写得很好,分析到位。赞一个!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1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戈壁梭梭2 于 2016-12-23 13:33 编辑

      中冠赛的初期,实际是要成为向国际对接的样板,当时那样做是时代的需要,十几年过去了,我国这项运动已经开展了30多年,还只是学习,不求创新就不是与时俱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9: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理有据有水平!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9: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精彩报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