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老客户123

连续进一门、二门得分问题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1 18: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老顽童 发表于 2016-7-21 10:42
各位老师好!
   《2015规则》解读(五)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答复:过二门不得分。
   《门球之苑》第七 ...

我们就是对专家的这种解释产生异议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07: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进一门、二门不得分”的说法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早在《2004门球竞赛规则与门裁判法》彻底与国际门球接轨以来,中国门球运动蓬勃迅猛发展,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连续进一门、二门不得分”问题,中国门球专家学者们的答复是:“二门不得分”。因为规则规定,“在开球区击球使自球通过一门并停在场内,过门有效。若自球通过一门后出界,则过门无效。”
按照2015规则过一门的球,有效通过球门后出界,过门有效。“当自球过一门后出界,过一门有效,将该球放置在出界点外10厘米处,失去续击权。”、“有效移动是指击球员合法击球(或闪击)使球产生的移动。”、“自球有效通过球门后,获得1次续击权。”、“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后方,为过门有效。”等一系列中国门球规则理论,“连续进一门、二门得不得分”的问题,不能以“二门不得分”一句话来否认。2015规则和以前规则对过一门的规定有本质的区别。均用“二门不得分”来断定极不合适,理应有新的解释才能说服人。
赵玉书老师在【品味经典战例  深悟门球内涵】的帖子中,赵玉书老师精彩解读博在第九届门球王争霸赛对阵李兰贵比赛中使用的进一门的技战术牛 弘在2015年门球联赛第五轮客场第二局的收杆球技术刘春芳在2015年联赛11轮江西主场第四局的收杆球技战术,并说当前采用或正在苦练这种“折射战术”者可能大有人在!
    从上述战例中联想到,随着中国门球技战术的不断提高,连续进一门、二门得分的问题,我认为不是太遥远的事了。这在国际自然草坪场地比赛,国际门联的“大老爷们”永远也不会想象的奇迹。可是在中国就实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中国特色门球。希望中国门球专家学者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中国特色门球的未来!

点评

您说得特好,赞一个! [attachimg]1609967[/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2 0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2 07: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客户123 发表于 2016-7-22 07:26
“连续进一门、二门不得分”的说法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早在《2004门球竞赛规则与门裁判法》彻底与国际 ...

您说得特好,赞一个!
说的好.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2 1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泰虎 发表于 2016-7-21 18:51
我们就是对专家的这种解释产生异议的呀!

      泰虎老师您好! 可是《门球之苑》第七期,2015规则解读(五)说的很清楚了,为这个事还咨询过国际门联技术专家。
    还有一个规则条文我感觉也不太合适,规则第十二条四款1题里的9小题(P25页):闪击完成后自球在脚下移动,判击球犯规。您感觉这样判合适吗?

点评

好多球友认为:没有击球动作,只是脚碰了球。我们该怎么和球友解释?  发表于 2016-7-26 15:47
闪击完成后,踩球脚抬起时移动了自球。已经不再闪击过程中犯规,所以判击球犯规。  发表于 2016-7-22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2 11: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硒都门球 于 2016-7-22 11:54 编辑
泰虎 发表于 2016-7-21 18:49
您说得对呀,进一门得分后才能够进二门,所以以前的规则此种情况是不得分的,因为,进入一门必须停在场内 ...

       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同,这个问题,我在前帖中已讲得很清楚:[只有“开球”成功进了一门,才能在下一个击次(依次)击球进二门],不是[进一门得分后才能够进二门]。
          您的“依次”,指的是一次击球进了一门又进二门,依的是进门次序。       我的“依次”,指的是开球进一门后,才能再次击球进二门,依的是击球次序。
       反正规则对“依次”没有明确的界定,上面两种理解都各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1: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客户123 于 2016-7-23 12:18 编辑

“连续进一门、二门不得分”的说法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早在《2004门球竞赛规则与门裁判法》彻底与国际门球接轨以来,中国门球运动蓬勃迅猛发展,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连续进一门、二门不得分”问题,中国门球专家学者们的答复是:“二门不得分”。因为规则规定,“在开球区击球使自球通过一门并停在场内,过门有效。若自球通过一门后出界,则过门无效。”
按照2015规则“过一门的球,有效通过球门后出界,过门有效。”、“当自球过一门后出界,过一门有效,将该球放置在出界点外10厘米处,失去续击权。”、“有效移动是指击球员合法击球(或闪击)使球产生的移动。”、“自球有效通过球门后,获得1次续击权。”、“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后方,为过门有效。”等一系列中国门球规则理论,“连续进一门、二门得不得分”的问题,不能以“二门不得分”一句话来否认。2015规则和以前规则对过一门的规定有本质的区别。均用“二门不得分”来断定极不合适,理应有新的解释才能说服人。
赵玉书老师在【品味经典战例  深悟门球内涵】的帖子中,赵玉书老师精彩解读郭博在第九届门球王争霸赛对阵李兰贵比赛中使用的进一门的技战术、牛 弘在2015年门球联赛第五轮客场第二局的收杆球技术、刘春芳在2015年联赛11轮江西主场第四局的收杆球技战术,并说当前采用或正在苦练这种“折射战术”者可能大有人在!
    从上述战例中联想到,随着中国门球技战术的不断提高,连续进一门、二门得分的问题,我认为不是太遥远的事了。这在国际自然草坪场地比赛,国际门联的“大老爷们”永远也不会想象的奇迹。可是在中国就实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中国特色门球。希望中国门球专家学者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中国特色门球的未来!

请看折射进攻、战术的几幅附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07: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客户123 于 2016-7-23 12:00 编辑

         删除。因为后边有完整的补充。









转发赵玉书老师.jpg图6.jpg
图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07: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客户123 于 2016-7-23 11:45 编辑



删除。因为后边有完整的补充。


转发赵玉书老师.jpg图5.jpg
转发赵玉书老师.jpg图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09: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客户123 于 2016-7-23 12:09 编辑

      对不起,上一贴子没发好,太乱了,只删除了文字,图片删不了。故重发一遍。
                    转发赵玉书老师【品味经典战例  深悟门球内涵】帖子中有关折射攻击“折射战术”部分的原文:
             为便于各位寻找、观看、学习钢铁锤老师的视频资料,我所做的每个复盘仍使用原帖的《标题》。
      第一个、郭博在第九届门球王争霸赛对阵李兰贵比赛中使用的进一门的技战术。见(图一):

转发赵玉书老师.jpg

    说几句供参考:进一门时用力撞击右门柱,使自球走折射路线尽量逼近二门,这一技法早已有之。但能够象郭 博这样娴熟运用、操纵自如者却不多见。不要小看这一击,它是力度控制、角度锁定、场地熟悉、稳定心态、拼杀意识、求胜欲望、必胜信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熟练掌握这一绝技需要相当的功夫,若说战术的话,不妨把它叫做“折射攻击”!
      我一直认为:郭 博的球有意境,有内涵。观看他的每一场比赛,都可以发现、捕捉一些意味深长的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他的超前战术意识、大胆预设铺垫、娴熟细腻技巧、行云流水运作……实在令人叫绝!

第五个、牛 弘在2015年门球联赛第五轮客场第二局的收杆球技术。见(图五):
                     

转发赵玉书老师.jpg图5.jpg

   说几句供参考:牛 弘的连续两杆折射过门、最终完满撞柱,打的非常精彩!若说是偶然……似讲不通;若说是必然……堪称绝技!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折射战术”。若与前面介绍的郭 博的折射进一门结合起来,继之折射过二、三门、最终撞柱,肯定能成为竞技门球个人表演项目中的最大看点。

第六个、刘春芳在2015年联赛11轮江西主场第四局的收杆球技战术。见(图六):

转发赵玉书老师.jpg图6.jpg

   说几句供参考:刘春芳的这一杆收杆球,打的确实精彩绝伦,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结合郭 博、牛 弘的例子来看,当前采用或正在苦练这种“折射战术”者可能大有人在!
       能做到如此娴熟细腻、炉火纯青、手拿把攥,只能是心到、功到的必然结果!这要是拿到竞技门球个人表演、比武、打擂项目中一展风采,那还用发愁没人蜂拥而至、挤破脑袋、高价买票、尽情欣赏吗?!


图9.jpg


   说几句供参考:刘 鹏是河北廊坊人,是近几年少儿门球大发展成长起来的一员小将。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已参加过不少全国性的大赛,可谓久经沙场。这个年轻人的突出特点是心态稳定、操作细腻、不畏强手、敢打敢拼。从图中这一杆球的全过程,就足以让我们领略他的独特风采,深知他的综合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11: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泰虎 发表于 2016-7-22 07:52
您说得特好,赞一个!

谢谢泰虎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3 14: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进一门、二门得分问题的讨论
老客户123
连续进一门、二门得分问题。我的观点:即开球时,球碰到一门右柱后折射直接进了二门,按照2015规则,从进一门后自球为有效移动的理论来说,二门应该得分,且有2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3 14: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一个万年都不会遇到的问题,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点评

三球互相接触,你的门球生涯里遇到过吗?但是 规则里有四球互相接触时的拾球要求。  发表于 2016-8-1 10:54
那么专家为什么还要解读,而且还要请示世界门联的技术专家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5 08: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08: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woslong18 发表于 2016-7-23 14:18
讨论一个万年都不会遇到的问题,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那么专家为什么还要解读,而且还要请示世界门联的技术专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09: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老师们说清楚 连续进一门、二门,二门不得分的道理来,让人们心服口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25 17: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进一门、二门,二门不得分的道理来。规则规定了的,没有另外的道理。就按规则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