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基本功 提高精准率 对于门球运动中的击球、过门、闪球、擦球、送球、撞柱等基本功,都要做到“精准”为先。精准率提高的程度是检验球员技术水平的标准。教练指到哪里,击球员就应该把球打到哪里;能正常发挥并出色完成教练下达的战术任务,才是合格的击球员。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要求击球员苦练“精准”的过硬本领。 “精准”从何而来? “精准”首先来自对击球动作特点、规律和要点的认识. 如击球点、瞄准线、瞄准面、槌头中心线、击球方向线或击出方向、击出距离以及目标位置等构成了击球的诸多要素。只有理解和熟悉了这些“要素”的内涵,才能炼出“精准”的本领。以打擦边球为例,当我们用自球擦打他球边缘时,一般把瞄准点设在他球边侧约3厘米处,而两球瞬间侧撞时的厚度不能超过0.3厘米。否则,就难以完成擦边球的任务。 “精准”也来自对各种类型门球场平整度和对手状况等的认识。 门球运动场地分为草萍、沙土两种。有各自特点,因地理环境和气侯条件差异而形成各自的差异。参加比赛前要熟悉和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地。要基本了解对方教练和队员的战术特点和技术特长,适时调整心态,乐观面对,平静沉着,紧扣瞄准、控力等技术要领,打好毎杆球,“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精准无误”。 “精准”还来自刻苦的训练、细心的体味、关键点的把握。天才来自勤奋,功夫来自训练,只有在刻苦的训练中,细心体味个中奥秘,把握关键点,才能把“精准”的本事学到手。要发挥“精准”的威力,就要处理好瞄准、击球和控力的关系。为什么明明瞄目标时瞄得很准,可是击打后就是不能命中目标。问题出在哪里?一般说来,出在击打时眼睛没有注意击球点,眼睛继续盯着前方的目标,手中的槌头移动了位置,自己却不知道,因为槌头偏离了击球点,哪怕只有毫厘,“精准”就会化为乌有。“精准”靠控力支撑。如果控力不当、用力过大,自球出界、擦边球出界、送球出界等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胜负易位。只有施力适宜、恰到好处,才能使“精准”发挥作用。 优秀的门球队会十分重视门球基本功训练;教练要制定科学的门球技战术训练方案、训练计划、训练内容以及考核办法等,并要抓落实,出成果。门球队员要服从教练,认真苦练基本功,切实提高精准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