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169|回复: 37

也谈撞柱后再进一门时放球——学新规谈体会之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5 08: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廖兴铭 于 2016-3-15 08:42 编辑

参加讨论:撞中柱后再进一门时,自球究竟是放在左侧端线上还是必须压左侧端线外沿?
“开球区为长方形,其两条长边与第四线丶限制线重合。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丶3米。”【见规则P3】我理解端线就是端线,並非其外沿之外就不是端线。这条所指“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丶3米。”那是对开球区区域的界定线。因此,进一门时在开球区放球,必须放在开球区以内(包括投影压线外沿);而撞柱后,下轮再进一门时,“须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开球”。【规则P15】明明白白说的是放在“左侧端线上”。只要压在左侧端线上(包括投影)都行。怎么逐级学习班传达到我们这里,是“必须压左侧端线外沿才行”了呢?这个说法,是有解释权的中国门协解释的,还是个人在学习班上的意见,或个人理解讹传下来的呢?压左侧端线未压端线外沿怎么就不行?怎样才算正确理解规则规定?敬盼网友指教。

点评

谢谢老师的报道老师辛苦了  发表于 2016-3-15 20:48
沈阳门球老师好!你说的开球区的四线,是不是指与场地四线外的界制线重合那条线?如是,应放在左侧的端线上。  发表于 2016-3-15 19:06
谢谢老高头 老友支持!  发表于 2016-3-15 18:58
谢谢海兰老师支持!  发表于 2016-3-15 18:57
赞同您的说法!  发表于 2016-3-15 12:13
你认真学习新规的态度很好,请看我在马扎里的回答。  发表于 2016-3-15 10:00
我完全赞成廖兴铭老师的观点。规则上明明写得明明白白的:撞柱后,下轮再进一门时,“须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开球”而有些老师提出“压在左侧端线的外沿上”令人费解。  发表于 2016-3-15 09:11
压在开球区的四线上可不可以!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6-3-15 09:06
发表于 2016-3-15 09: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完全赞成廖兴铭老师的观点。规则上明明写得明明白白的:撞柱后,下轮再进一门时,“须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开球”而有些老师提出“压在左侧端线的外沿上”令人费解。  

点评

不费解呀!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丶3米。 外沿才是端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5 21:04
咱们慢慢的理解吧!  发表于 2016-3-15 12:28
一点也不费解。请看马扎。  发表于 2016-3-15 0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9: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内沿,还是外沿,就应该算压在端线上了。

点评

谢谢天意宏老师支持!  发表于 2016-3-15 19:08
错!请看马扎。  发表于 2016-3-15 09: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09: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廖兄共探讨:首先必须弄清楚“线”的概念,初中几何就告知线是无宽度的,而门球场的“边线”、“限制线”、“端线”都是1~5厘米宽度的白色带状。这是为什么呢?我理解是为了醒目,便于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及观众辨认而为之。线就是线,不能用带状代替。为此,规则规定以其外沿为确认标准。         为什么确定是外沿呢?因为开球区的两条短边(端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3米。这就是说开球区的尺寸界线是其外沿。故撞柱后再次进一门时,球必须压在开球区左侧端线的外沿的道理所在。在四川川省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上,省门协裁委会主任吴润平(国际级)在理论课及现场演示均将球放在开球区左侧端线的外沿上(以垂直投影为准),这可不是哪个臆想出来的啊!顺便说一句:只要把尺寸界线弄清楚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能看懂机械制图及建筑制图者都很明白这个道理。

点评

其实规则说的很清楚。请认真阅读《规则》p3 (2) 5. 。  发表于 2016-3-15 20:40
歌声嘹亮老弟,规则说得很清楚。端线就是端线,没有说外沿。到省丶市学习的裁判都如你听理解。那是用开球区区域以外沿来界定去推理,硬说外沿才是端线,除外沿就不是端线。  发表于 2016-3-15 19:20
同意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16-3-15 1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利川晨曲 于 2016-3-15 10:21 编辑

   “左侧端线”。说到底还是规则本身没道明白,线有宽窄,何谓线上?内沿外沿都是线的一部分,所谓以外沿为准,只是推而得之,规则并未明确。
    我认为修规还不如不修:不仅带来困扰,还花大量的经费和精力来搞培训。从左侧端线进一门,削弱了进攻二门的战术发挥,又增加了对三门的威胁。从左侧端线进门形成沟槽以后,对进门毫无难处,没实质性意义。门球是技术战术的有机组合,单纯限制进一门的战术发挥,有悖于门球机理,没什么意义! (在人造草坪上击球准确率高了,就在战术上进行限制,这是不科学的,应该有利于战术发挥的多样性和巧妙性)  





点评

赞同利川晨曲老师观点!  发表于 2016-3-15 19:10
这个问题规则说得很清楚。请看马扎。  发表于 2016-3-15 1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0: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沈阳门球好友:只要将球压在开球区左侧端线的外沿上的任何点位都是可以的,当然也包括外沿最上端与四线相交的点。但是若球仅仅压在四线上而未压住左侧端线的外沿,那是不允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1: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须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开球”。规则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从哪冒出来个外沿?

点评

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丶3米。 外沿才是端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3-15 21:06
怎么说“从哪冒岀来个外沿?”是规则书上明明白白印有“外沿两个字。同志哥:读书因认真仔细,可别发陡音啊!哈哈!  发表于 2016-3-15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2: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您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17:0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认可寒江老师的观点。
来自: 微社区

点评

赞同zjsmzadmq老师的观点。  发表于 2016-3-15 1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21: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高头 发表于 2016-3-15 09:13
我完全赞成廖兴铭老师的观点。规则上明明写得明明白白的:撞柱后,下轮再进一门时,“须将自球放置 ...

不费解呀!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丶3米。
外沿才是端线!

点评

有矛盾了!外沿是端线的外沿呀,球压在端线上,就是好球!  发表于 2016-3-16 1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21: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寒江垂钓 发表于 2016-3-15 11:11
“须将自球放置在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开球”。规则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从哪冒出来个外沿?

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丶3米。
外沿才是端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21: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3米。"这是开区的规定。压左侧端线未压端线外沿怎么就不行?当然不行!因为外沿才是端线。

点评

线是没有宽度的!端线也是线。  发表于 2016-3-16 22:05
外沿不是端线全稱,只是界定开球区域大小。垂直于第四线5厘米宽的短边都是端线。  发表于 2016-3-16 0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5 23: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已经争论的无数遍了,没有必要在争论了,规则怎样规定就怎样执行,谁不理解谁就按自己当地的规矩办也未尝不可。

点评

赞同这个观点!比赛规程还可以临时决定,如再次进门须摆放在草坪没有路子的左侧或角上。  发表于 2016-3-16 0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6 1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零开始 发表于 2016-3-15 21:04
不费解呀!两条短边(端线)垂直于第四线,其外沿垂点分别距离第一线1米丶3米。
外沿才是端线!

有矛盾了!外沿是端线的外沿呀,球压在端线上,就是好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16 19: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有不理解的,可补习初中的几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