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球职业化尚远,很远。目前职业赛是不可能的。但竞技型比赛,在中国其发展趋势已经是势不可挡。谁也挡不了,包括门球的另一个婆婆——涉老部门的高层领导,尽管他们对门球比赛,连“赛”字都讳莫如深,避而远之,称之为“门球交流活动”,可实际除了比赛,没有其他“交流”活动,只是不排名次,只分两等,不发奖金,发优胜和优秀奖状,作为报销凭证,(因为都是公款参加)。但官办、民办的完全自费的赛事不断,参赛者相对技术较高,奖金几万、几十万。这样的赛事,早已没有健身的味道了。目前的“联赛”作为竞技型比赛的尝试,可能更贴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