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3939|回复: 45

《就事论事》之154-有趣有意义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5 1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趣有意义的讨论


    大凡吃过“技术饭”的人都很直率,爱较真,这是职业习惯所造就的。中网最典型的当数烨鹤先生了。我亦如此,只是技术系列不同,也只是没先生那样太过“执着”而已。
    灿烂女士当前的热帖“北京市竞技队门球赛 ”很火,仅“竞技”一词就值得观注。翻至81帖,见烨鹤先生问:
“竞技门球赛,我最盼望的是知道他和普通门球赛有什么不同?现在灿烂老师已经回答‘规则和方法是一样的’(18#帖的点评)。那么,还有什么不同?难道‘竞技’只是一个赛会的专有名称?”。
    灿烂女士答说:
    “我个人认为,平时的门球赛多是以老年人为主,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执行规则相对把握松一些,更人性化,技术水平以康乐为主。而竞技队的比赛多数是年轻人,在执行规则上相对要严格一些。竞技队的比赛看的就是高水平技战术的竞争。虽然规则相同,现实中还是不同的,有一定差距的。由于大多数是年轻人,动作潇洒,技术高超,竞技队的比赛除了技战术的比拼外更有观赏性。参赛队大多数是各区县的门协队,是对门球竞技队伍的一次考核。谢谢老师的关注!”。
    看到这里,我先回复了楼主一句“只要各地都这样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我深信,门球终有登上全运会竞技大舞台那一天!”,又意犹未竞,附和楼主的意思,复了烨鹤先生一帖:
    “http://www.menqiu.com/thread-135337-1-1.html遑论中青,看少儿就是一种竞技美的享受!先生可点进去,欣赏一下他们的风采,真是魅力无限!”。
    这下好了, 正在线上的先生一连回了3帖。因篇幅太长, 我只在他第1帖点评了1句“就楼主这帖展开一下讨论,各抒己见很好。先生可看下您下面这两帖,我赞同他们的意见,不再赘述了。”这里我只复制了在我帖上反映的部分, 原帖需进去查看:
    “夕韵风采要我看的两个帖我做如下评论:‘门球比赛要上档次’,很多人以此为出发点思考问题。门球是谁?在哪说了? 门球比赛为什么要上档次?替一个无生命的东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是说不通的……
    “我不否认青少年打门球 会比老年人打得好,更好看。 也不否认动员他们打门球比无休止的泡网吧好。 这里有一个发展门球为什么的问题。 网上常有‘为了发展门球’如何如何的说法。认为只要门球发展,无论什么……
    “我没有认为少儿、中青的门球不好看。 我只是说,适合 少儿、中青的运动项目有几百种。门球太慢了不适合他们,请问你动员你的子女儿孙打门球了吗? 我没有!门球对退休老人是少有的好体育项目……”。

    现就此话题, 我一是上传个我县近期要打的大赛的文件, 请注意文中的“以不断满足各年龄段爱好者参加”这句话, 是过去类似文件中从没有的(顺告:石口少儿又报了名)。二是找了几张图片, 佐证一下儿子曾表过态, 他退休了也打门球。按北京的标准, 至少还可打9年的中青赛!呵呵。至于孙女儿打不打, 我把握不了, 但至少知道, 爷爷留下的“精神遗产”中, 有门球!哈哈。
    此帖上传后, 我会通知烨鹤先生看的。当然, 更欢迎各位网友各抒己见, 参与研讨。

    原帖:

点评

看到了,有兴趣参与讨论。  发表于 2015-5-25 11:19
发表于 2015-5-25 13: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是一项运动,它有自己的特点。不论谁玩,其特点改变不了。当然,老年人动作慢,十秒要求松一点也未不可,玩得照样津津有味;年轻人也喜欢玩门球,不要因为人少就说不适合,只能说多数人对门球不认识,十秒对他们要求严符合条件。非要分出康乐竞技不同特点来,大可不必。

点评

对于门球的“康乐”与“竞技”究竟有何区别尚无定论。我认为只要玩得高兴,身心愉悦、能强身健体才是最终目的。  发表于 2015-7-26 17:5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3: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目前对“竞技”和“康乐”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所谓技术高低和执行规则的宽严这只是一种表象,并不是竞技和康乐的本质区别。现在还没有以打球为职业的专门机构,国家也没有为球员制定等级标准。所以现在的竞技和康乐都是相对而言,没有明确的界限。门球活动适合老年人,这是门球的特点,强强联手,球王争霸,有利于提高门球技术,有利于探索门球理论,有利于推动门球发展。广泛开展门球活动,既是健体强身的需要,也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门球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青少年门球队很有必要。但是进行一定规模的竞赛还是分层次组织为好,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心理、技术、身体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别,但经常举办一些不分层次的友谊赛,也有利于交流。我认为门球现在还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活动项目,还有一个发展进化过程,作为老年人脱离麻将的替代品尚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点评

很好!此见解吾乃同也。  发表于 2015-7-26 17:40
同意您对当前门球的定位. 开县门球氛围这样好,也很难发展到更多的中青年人. 我认为,之所以中青年人不愿打门球,是宣传不到位所致,认为只是老年人的项目. 所以,有待加强宣传,与此同时辅之以多搞些单双打丶3人团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5 15:0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旋转 DSC00008.JPG
2014年春节 跟着奶奶打门球
DSC03600.JPG

点评

门球的希望!  发表于 2015-7-26 1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1: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春节盛山公园 儿子拍的照片
8号和10号为咱夫妻 中为现已86的邵继惠
P2090601.JPG
中为罗掌门夫人周安荣
P2090540.JPG

P2090581.JPG
咋没送进?
P2090598.JPG
观阵的儿媳
P209055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2: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赤马 于 2015-5-25 14:55 编辑

   先搞清楚了竞技队比赛和竞技比赛再参与讨论!

点评

议一议,还是有好处.歪说谬论、拨弄是非在中网应该没市场的,正能量还是主流.您说呢?  发表于 2015-5-26 21:16
老赤马老师说得好!  发表于 2015-5-26 21:11
您好!请您不要与那个网上歪说谬论、拨弄是非的人谈论门球。  发表于 2015-5-25 14:50
就是嘛. 首先我同意灿烂的意见,我县也是这样做的. 为提升竞技水平,2011年换届时将原来的培训队更名为竞技队; 凡县内大型比赛,也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即5人团体与单双打的执裁尺度有所区别). 实践的结果,的确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5 14: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3: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gif




d.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4: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4: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赤马 发表于 2015-5-25 12:25
先搞清楚了竞技队比赛和竞技比赛再参与讨论!

就是嘛.
首先我同意灿烂的意见,我县也是这样做的.
为提升竞技水平,2011年换届时将原来的培训队更名为竞技队;
凡县内大型比赛,也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即5人团体与单双打的执裁尺度有所区别).
实践的结果,的确效果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15: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利川晨曲 发表于 2015-5-25 13:29
我认为目前对“竞技”和“康乐”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所谓技术高低和执行规则的宽严这只是一种表象,并不 ...

同意您对当前门球的定位.
开县门球氛围这样好,也很难发展到更多的中青年人.
我认为,之所以中青年人不愿打门球,是宣传不到位所致,认为只是老年人的项目.
所以,有待加强宣传,与此同时辅之以多搞些单双打丶3人团体,吸引其参与.
正因为中青年人不多,目前分层次办赛也不行.只有康乐和竞技两者有机结合进行,5人团体与单双打的执裁尺度有所区别.实践的结果,的确效果不错.
不久,石口少儿参加全县男子赛,带来生机与活力,别开生面,其融,.



点评

同意您的部分看法和办法。 中青年不愿打门球有主、客观因素,并不是宣传的问题。门球运动是一个很直观的事物,中青年耳闻目睹,应该有所感悟: 1、门球的运动量很少,比不上街舞、乒乓球、气排球等等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5 17: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6: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在当前是属于群众健身体育活动,不属于竞技体育项目。门球要成为竞技项目,首先要有竞技规则,现行的国际规则纯属康乐型的。国际门球比赛没有专用的门球场,并且都是在休息的时间段里比赛,再说门球比赛的30分钟限时制是不符合竞技规律的,因为每个球号击打的次数不一样多等等,所以,门球要发展成竞技项目要全体门球人的努力和国家体育总局竞技部门的认可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7: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夕韵风采 发表于 2015-5-25 15:03
同意您对当前门球的定位.
开县门球氛围这样好,也很难发展到更多的中青年人.
我认为,之所以中青年人不愿 ...

      同意您的部分看法和办法。
中青年不愿打门球有主、客观因素,并不是宣传的问题。门球运动是一个很直观的事物,中青年耳闻目睹,应该有所感悟:
     1、门球的运动量很少,比不上街舞、乒乓球、气排球等等其他体育项目。
     2、门球的趣味性比不上麻将、朴克等。
    3、门球不适合打点小意思,没有多少刺激。
    4、球场上争吵不绝,年轻人受不了那个气!
    5、年轻人要养家糊口。
    6、就算他们有时间、有收入,适合他们玩的东西太多了!
    7、现在老年人打门球退出的多,进去的少,更何况年轻人。

点评

我县门球人口呈逐年增涨势头,因地方媒体对门球报道有力度. 之所以说宣传不足,因我所接触过的,均认为运动量太小,只适合老年人. 而对适合中青年人的单双打,他们一无所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5 2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8: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听到竞技性门球这个词        是几个自认为比别人打得好点的人口中说出的
        当时场上有一方占绝对优势
        但该队一人失误
        输掉了这场球
        旁边观战的几个高手
        即议论道
        这个人不适宜竞技活功
        不属于竞技型选手

        言下之意
        这几个高手自巳
        才是
        就是竞技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9: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别在意怎么说了。
累.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5 20: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零开始 发表于 2015-5-25 17:54
同意您的部分看法和办法。
中青年不愿打门球有主、客观因素,并不是宣传的问题。门球运动是一个很 ...

我县门球人口呈逐年增涨势头,因地方媒体对门球报道有力度.
之所以说宣传不足,因我所接触过的,均认为运动量太小,只适合老年人.
而对适合中青年人的单双打,他们一无所知.

点评

"我县门球人口呈逐年增涨势头,因地方媒体对门球报道有力度."[/backcolor] 我早就说过,开县门球正值壮年期,离更年期还远,可喜可贺!请参阅:[/backcolor] 单双打比5人赛稍好,[/backcolor]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5 2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27 0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