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frcl-1418 于 2011-12-12 20:09 编辑
昨天下午打完球,三个球友出门时,聊球聊到了发展年轻队员的话题上,都认为门球要发展,一定要在发展年轻队员上下功夫,但发展年轻队员存在一定的难度。一致认为:
1、各级门协尤其是中国门协,要把发展年轻队员提上议事日程,采取有效的长效机制。比如中国门协举办全国大赛,团体组比赛硬性要求队员中一定要有一名40岁以下的年轻队员,否则不得参赛。这样,各级门协不得不想方设法去发展年轻队员。再就是如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问题,中国门协应该考虑如何协调好与中国工会组织、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关系,把门球这项老、中、青、少、儿均适应的群众运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领域;
2、有一个英明的领头人和英明的群体门球人。基层门协发展的好坏,与门协组织倾心倾力的领导是分不开的,有一个英明的领头人和一群英明的门球前辈,发展年轻队员也不是一件难事。我局门协主席在今年的老年体育运动会上,力排众议,唯有门球项目允许在职人员参加;再如网友新乡门球人前几日在网上发贴倡导发展年轻门球队员,老门球前辈是看到门球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而着急呀!我想着急的不仅仅是新乡门球人,还有许许多多象新乡门球人一样热爱门球、有心推动门球的门球先驱者。
3、年轻队员进得来,要留得住。门球运动一开始就定位在老年群体,长此以往给人的感觉这项运动是老年人的运动,所以要年轻人来打门球,年轻人都迷惑不解地说:“我还年轻呢!”或“我还没退休呢!”08年我开始打球的时候,我局有八九个中青年打球,到现在坚持下来的,包括我在内只有两个人,我们两个都参加了今年的局老年运动会的门球项目。说心里话,我打门球能坚持下来,不外乎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许多老门球队员的厚爱,真心、认真的教我打球;二是受得气,一开始打不好球,指责、给脸色是常有的事,但我保持一个阳光心态,指责、给脸色是因为技不如人,反过来也给了我学打好门球的动力;三是对门球的热爱与执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球友的指点下,我来到了门球官网和民网,现在又加入了门神网,在三大门球网上,我不但汲取了精神食粮,而且还收获了取之不竭的门球技战术理论,从此而一发不可收拾,用在网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我的门球实践。现在双休日我一到门球场,双方的老球员都会争着要我。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局门协主席的关爱和关注。我局的门协主席对我打门球,不仅高看一等,而且格外的关照,派我参加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每年参加一次全省的中青赛和一次全省的中冠赛选拔赛,让我始终保持着一颗兴趣盎然的心态和状态。最后就是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自打门球以来至今,这几年每年都要多次请假,虽说是想方设法请的假,但总归领导都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尤其是今年,我前后外出参加了六次赛事,所以我打心眼里感激单位领导。
发展年轻队员,作为门球人,匹夫有责!!!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