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花秋月 于 2014-12-7 14:45 编辑
林鸥小姝老师,我把党员门球赛秒表计裁的意见发送给你,供修改规则参考。 (一)、秒表计裁超时,今天在深圳党员门球赛上赏试,我有幸摁表计裁了二场球赛,体验如下:1、如果照表行事,队员极不适应,肯定行不通;2、如果照表宣告8秒,然后按过去的节奏宣告9秒、10秒,勉强过得去;3、裁判费力不讨好倒也罢了,对现行的门球会带来伤害。结论:门球目前暂不具备秒表计裁超时条件。
(二)、秒表计裁不是目的,是手段,旨在加快比赛节奏,提高比赛质量。就目前来说,秒表计裁可能还不成熟,或者说不一定会被大多数人所适应,尤其是老年朋友,对他们秒表计裁恐怕不现实。
(三)、我历来不主张使用秒表计时。我认为所谓10秒,只是控制比赛的基本节奏,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故意拖时,门球比赛只要击球员积极动作,没有主观故意拖时行为,没必要死扣,时间效应主要表现在最后一轮,如果在前几轮有故意拖时的需要,利用增加传递次数占时,远比挨时起棒效果好。客观上也不可能使用秒表计时:一、老年门球赛进行不了;二、试想②将④从二角闪到四角,④能在10秒之内跑到四角从容的击球吗?(队员只能绕场外跑,然后从容镇静击球)。三、裁判的呼号和秒表的启动时间又可能成为新的矛盾。有的裁判等击球终结马上呼下号;有的等下号到位后再呼号;有的随便呼;有的用手指着球号呼等等。10秒只是基本节奏,关键是整场比赛的节奏要统一,利用10秒规则,对故意拖时者进行惩罚。
(四)、坚持用秒表计10秒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对裁判员和运动员都不信任。有一位裁判员对我说,70%的人都会超时。为什么?绝大部分打球的都七老八十的老年人,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怎么叫10秒。不是我们不会计时,不是我们不认真,而是我们要为这些老年朋友负责。日本人战后引进门球运动的初衷不是为了老年人,而是为了青少年学生,后来才被老年人接受。现在打门球的绝大部分都是退休后的老年人。还是现实点好!
|